李海山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新华社西宁2月11日电题:告别贫困沟壑,“搬”进新生活——青海最大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报道。
新华社记者陈杰
“你好,请不要把车停在消防通道,停到旁边。”春节期间,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七里店安排社区的人来来去去。52岁的李海山站在路口观察过往车辆,维持小区车辆的停放秩序。
七里店安置社区是目前青海省最大的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在乐都区马厂乡、马营乡等12个乡镇有近7000名村民。
李海山所在的乐都区马营乡八家山村地处偏远,大部分村民靠种地收入生活。李海山年迈的父亲患有腿部疾病,无法照顾自己。很长一段时间,务农和照顾父亲是李海山生活的主题。
1月27日,七里店安置小区文明辅导员李海山在维护停车秩序。(新华社记者陈杰摄)
2019年,在扶贫搬迁政策的支持下,李海山只花了1万元就搬进了七里店社区的新房。“等我老了,离开农村,离开土地,我未来的收入会靠什么”一想到这些,李海山的心里不禁担忧起来。
得出结论,还要稳。七里店社区结合搬迁群众需求,从烹饪、家政等技能培训入手,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定期开展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让搬迁群众掌握一技之长。
七里店社区党委书记李燕说:“2021年,安置社区举办了11场现场招聘会、16场就业技能培训班,通过微信平台、招聘信息角等渠道推送就业信息,向搬迁群众推荐易学易找的岗位。”
1月27日,群众在七里店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服务大厅咨询就业信息。(新华社记者陈杰摄)
考虑到照顾父亲,村委会安排李海山在社区一个公益岗位工作,成为一名文明辅导员,负责劝导居民不文明行为,改善社区生活环境。妻子通过介绍在一所学校找到了一份清洁工作。住在宽敞明亮的新家里,每年稳定的收入超过3万元,李海山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在小区的一家超市里,老板段志英正在整理货架上的商品。“附近的集市开业后,进货非常方便,每天都有新鲜的果蔬供应。”段志英告诉记者,现在来超市购物的人越来越多,大家的消费习惯也在逐渐改变。
1月27日,超市老板段志英正在整理蔬菜待售。(新华社记者陈杰摄)
城市生活的巨大变化曾经让一些人觉得“不适合”。2019年,乐都区李佳乡甘沟岭村村民李善荣从土坯房搬进电梯房。
“我以前在老家烧柴。刚搬进来的时候,我担心没有炉子生火。”李善荣的母亲刚存贵说,在邻居的帮助下,她很快学会了使用电梯和燃气灶,融入了社区生活。
在城市定居后,公交车直达社区,就学、就医、就业等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活有了保障,一直在外地工作的李善荣结束了流浪,回到家乡做村委会会计。
“复工减少了租房等费用,工作稳定。”李善荣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现在他不仅每年能多存几千块钱,还能多陪陪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