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头条-向阳而生!儿子自sha后,父亲卧底“约死群”

4月4日下午

发生在张家界天门山景区的一起

“多人跳崖”事件

让“约死群”“自杀群”

又回到了公众的视野

经公安部门侦查

在张家界跳崖的4人均系自杀

他们于现场留下遗书

遗书中有免责声明

称自杀是他们自己的想法

与他人无关

“这起事件是典型的‘网络约死’”

心理咨询师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记者

实际上

在2016年12月

就有媒体对“自杀群”做过深度报道

6年多过去

“约死群”“自杀群”并没有消失

而是出现了各种变体

现在的“约死群”更隐蔽

对外界的防范心更重

监管起来也要更困难

儿子自杀后,他成为“网络劝生者”

“一些特别负能量的人,会进入到一个百人的网络大群。本来在里面就是吐槽的说几句负能量的话,但是聚在一起越说越难受,这些人就会再形成一个小群。如果这时候群里再有人怂恿,可能就一起约着去死。”徐世海说,这种网络群被称为“约死群”,里面基本都是年轻人。

在成为“网络劝生者”之前,徐世海的儿子,也因为“约死群”结束了年轻的生命。2020年5月12日,徐世海17岁的儿子浩宇跳楼自杀。在父亲徐世海眼里,浩宇阳光开朗,出事前没有任何征兆。

儿子去世后,徐世海找技术人员恢复了一部分孩子加入的群和聊天记录,在这些蛛丝马迹中,他发现了儿子阳光背后不为人知的角落。“走之前,他浏览的都是一些日本的黑动漫,他还加入各种游戏为主题的群,里面特别阴暗,就跟聊天一样谈着自杀。”为了调查清楚孩子的死因,徐世海用孩子的QQ号“伪装”了身份,加入了众多这样的网络“约死群”。

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了“约死群”的秘密,并遇到了其他有轻生念头的少年。一旦发现“约死”苗头,就会出面干涉,尽力搭救这些有轻生念头的年轻人,他也因此被称为“网络劝生者”。

某个“约死群”的内容

“网络劝生”更是一场异常艰苦的“战役”,因为面对的是对方可能积累到满负荷的压力。这同样是一场不能后退的战役,因为背后可能就是年轻人鲜活的生命。

让徐世海难过的是,每一个自杀的人,在做出错误决定前,其实都曾经发出过求救的信号。只是自己错过了儿子的信号。“他们会自救。有些年轻人,会省出自己的零花钱,去买抗抑郁的药。”

徐世海说,做出极端事情之前,很多人会意识到自己“生病了”,他们会有意无意地对外界发出求救的信号,如果有人能够捕捉到这种信号,鼓励一下他们,开导一下他们,甚至只是听听他们说什么,也许就能把他们从情绪的泥潭拉出来。

“压力正在走向低龄化。以前是初中、高中,现在小学都已经开始了。”徐世海说,他开始理解当代孩子的压力。

他观察过一些家庭,父母自认为成了孩子的朋友,但孩子并不认可。很多孩子的压力,父母也并不认同。

曾经有个男孩重度抑郁,原因是学习成绩一般,父母给他托关系转学到了一个重点中学,结果成绩更差了,孩子提出想要回以前的学校,父母却激烈反对,“我为了你花这么多钱去求人。”

从早到晚,徐世海时刻都要关注自己所在的群

每一个在网络阴暗角落里说着“不想活了”的年轻人背后,几乎都有一段他们无法向亲人启齿的纠结历程。

他们需要的

或许是陪伴和重视

像这样“潜伏”在“约死群”的心理救助志愿者,还有很多,王珍也是其中一个。

2010年,她走上专业心理咨询师道路。为了快速提升自己的水平,王珍与人接触时,会不由自主地分析对方的心理状态,很快,这种分析延续到了网络世界,她加入了很多QQ群,在观察群友聊天的过程中,发现了不对劲。

几年前,王珍在一个由几名情绪低落、有轻生意向的年轻人组成的小群里,救回了一名男生。当时,男生正准备服药,王珍一边劝解他,一边在群里找到他曾透露过的地址信息,联系当地警方。20分钟后,警方和男孩父母破门而入,救下了男孩。

最终,男孩经过1年多的心理咨询和其他专业治疗,情况不断好转。现在,这位男孩已成为王珍团队的志愿者,用自己的经历鼓励那些失意者坚强起来。

此后,王珍建立了一个由4位专职心理咨询人员、20多位志愿者组成的心理志愿者团队,努力查找这样的群,进行干预和挽救。

在“卧底”的过程中,他们发现,这些群友的年纪都很小,大多20岁左右,有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创伤、抑郁症状,聚在一起,就有可能导致彼此的负面情绪越来越深,产生极端想法。

在观察过程中,他们发现,有些人,可能并不是真的想要轻生,他们需要的是陪伴和重视。王珍记得,一天夜里,有个男孩在群里发了一句“再见”,王珍警觉,由于没有收集到男孩的相关信息,她只能不停地给男孩发微信。“在吗?”“怎么了?”“我们聊聊好吗?”

在王珍的微信“轰炸”下,男孩终于回话,慢慢地敞开了心扉,两人一直聊到凌晨3点多,男孩说:“谢谢你,我不会死了!”王珍长舒一口气。

仅靠心理援助,远远不够

救援这些“约死群”成员,最难的,就是怎么发现这些群。这些年,相关部门也不断在清理类似的群,但每次经过一段时间的清理之后,往往会以更加隐蔽的方式出现。

记者也针对这一话题,向多地警方进行了咨询了解。目前,从公安的角度,要治理类似的群,存在不少困难。“一个群里,各个省的网友都有,属地很难确定,而且很多用的是暗语,也很难察觉。”一位民警对记者说,他希望更多的网友能够提供相应的线索,见到类似“约死群”立刻举报。同时,从平台治理的角度观察,遏制“约死群”,也应积极作为、主动干预,将防范和封堵做在前面。

“约死群”的出现,对所有互联网经营者和网络公共空间管理者来说,都不是“红利”,更不能成为“流量”,而只能成为实实在在的责任。记者在某中文搜索引擎上输入“约死群”三字,提供的第一条结果就是属地24小时免费心理危机咨询热线,且还有“这个世界虽然不完美,但总有人守护着你”的劝慰。

“这个搜索引擎对‘约死群’的引导就比较正面,也认可了心理帮扶对挽救试图轻生人员的作用。”王珍说,心理帮扶只是一个方面,要挽救这些人,需要全社会的参与。

根据相关分析,“约死”之人很多并非真的想轻生,而是无法为自己好好活着找到一条出路。这条路可能是现实或者社会给予的,也可能是自己给自己的,认知一旦进入了死胡同,人容易失去思考能力,更是无法给自己的生活有多种选择的可能了。而要为好好活着找一条出路,需要自我的认知调控,也需要家庭的温暖和社会的支持。

“对于青少年而言,家庭的关怀显得特别重要,八成以上的青少年试图轻生者,都是因为缺少家庭的关爱。”志愿者方燕说,与孩子的沟通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聆听,并具备同理心,能够站在对方的立场上理解对方的情感。那些一味埋怨孩子的家长,大多不能去体会孩子的痛苦。

王珍曾挽救过一位27岁的群友,他试图轻生的原因,是父亲病重,自己又失去了工作。了解到这位群友的情况后,王珍带着一位志愿者来到这位群友所在的城市,找到他并进行劝说,还通过自己的关系,找到一些社会救助机构。

“我们通过‘水滴筹’等方式,帮他父亲筹集到了10多万元医疗费,社区也帮他找了一份工作,虽然没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看到这么多人在帮助他,他非常感动,说再也不做傻事了。”王珍说,和这位群友一样,不少“约死群”的群友,因为各种失意站到了悬崖边,只要大家多用点心,拉一把,也许就能够把他拉回来。现实社会和网络空间都应该形成一种相互关心、抱团取暖的氛围,能让更多人摆脱困境,好好地生活。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