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头条-神十六发射在即,杨利伟或再上太空?航天员能量餐为何特殊?

原标题:神十六发射在即,杨利伟或再上太空?航天员能量餐为何特殊?

据权威媒体最新发布的讯息,神十六将在本月择机发射,届时神十五上的航天员为期半年的“太空出差”任务即将圆满结束。

与此同时,神十五和神十六这两个乘组将于中国空间站完成会师,神十五和神十六的在轨交接,也必然将成为历史性一幕。

此外,大家所关注的航天老将杨利伟,到底有没有可能再上太空创造新的纪录呢?

我们都知道前几天(5月10日晚),天舟六号携带以太空方便餐为首的太空食品,在无数华夏儿女期待的目光中划破苍穹,在入轨后顺利完成状态设置,并且于5月11日凌晨5时16分成功对接天宫核心舱的后向端口,不仅圆满完成了此次发射任务,还为即将发射的神十六提供了各项前期保障。

正如我之前所说,按照咱们以往的惯例,神十六乘组大概率会延续“1 2”或者“2 1”的模式,那么什么是“1 2”和“2 1”呢?

通俗来讲,所谓的“1 2”或者“2 1”指的是1航天老人 2航天新人或者2航天老人 1航天新人,通过新老交替的方式完成既定任务。

再回到上面那个问题,航天老将杨利伟到底有没有可能再上太空,完成新的壮举呢?其实通过早前航天日发布的照片,就可以解读出一些“蛛丝马迹”。

就目前公开可查询到的讯息来看,目前第三第四批次的航天员虽说并未公布,但第一第二批次的航天员清晰明了,再加上中国载人航天办公室曾公开表明,称:从神十六开始,将有载荷专家进入“天宫”,并且从神十六开始将启动第三批宇航员。

正如我上面所言,我国航天员大都采用“老带新,新老交替”的模式,再结合当下可查询到的信息,我们不妨大胆猜测进行猜测分析。

首先是队长,毫无疑问这是一位航天老人,再排除掉正在执行神十五任务的3名航天员,也就只剩下景海鹏和杨利伟没有参与了。

那么杨利伟到底有没有可能再次“圆梦”,完成再上太空的壮举呢?

有概率但极其渺茫。

为啥这么说呢?首先,从现有的人员配置来说,杨利伟是有概率入选的,毕竟航天员邓清明也是备战了24年才圆梦。

但杨利伟此前已经多次登上太空,在这种情况下,考虑年龄、身体机能以及其他多方面的因素来说,杨利伟再上太空的概率极其渺茫。

相较之下,已经完成过三次任务的航天员景海鹏,有较大的概率会成为神十六的队长,将带领“新人”完成神十六的既定任务。

说完神十六的“指令长”后,咱们再来说说说即将返回的神十五。可能有网友觉得,神十五有啥好说的,过段时间他们不就回来了吗?

其实不然。

“神十五返航”这几个字看着似乎很容易,可实际上飞船在起飞和返航过程中的危险并不少,就拿返航来说吧,不仅要穿越可怕的“黑障区”,还要抵抗近乎2000℃的高温,只有顺利穿过黑障区,返回舱才能顺利着陆。

那么什么是黑障区呢?

用最通俗的话来讲,黑障区位于大气层内,距离地面的高度大概在30km-80km之间。

我们都知道,飞船的飞行速度极快,一般会达到7.9km/S,也就是物理课本中俗称的第一宇宙速度。在这个速度下,当飞船进入大气层时,会因为高速度和大气中的电离子产生摩擦,继而发生电离现象。

在此过程中,返回舱的舱体的温度会快速升高,会在短时间内飙升到1000度甚至2000的恐怖高温,这对于航天员来说,无疑是一个不小的考验。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杨利伟当时在太空吃航天员能量餐的名场面?

但事实上,那是因为飞船在起飞过程中,航天员所承受的重力加速度过大,使得航天员的身体能量消耗巨大,需要及时补充一种特殊的高能压缩食品。

可能大家对于高能压缩食品的第一看法,就是压缩饼干。

其实这两种东西有着本质的区别。

航天员返回地面人员无法快速对其进行搜救,航天员可能要自行生活一定时间。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使得航天员在能够摄入足够的能量和营养素,从而保障他们的安全和健康,需要发明一种能量高、体积小、携带方便的食品,而高能的压缩食品无疑是满足这种要求的首选。

但在可公开查阅到的专利及非文献中,所有的压缩食品均不能满足能量密度高、原料多样化、功能性好的特点。基于此,航天员能量餐应运而生。

航天员能量餐的目的,就是在于提供一种能量密度高、能够快速且持续补充能量、增强机体耐力、快速消除疲劳的高能压缩食品及其制法。

这里需要着重强调的是,航天员能量餐是基于航天员在特定情况下所食用的一种具有能量密度高、吸收快、体积小、原料多样化、提高机体耐力、抗疲劳、携带方便的特殊食品,它执行我国军用标准的《航天食品卫生要求》指标,高于我国《军用食品》标准,更高于我国《食品质量通则》标准。是航天员在神舟飞船及空间站专用的食品,是中国航天员中心的专利技术。

也正是基于此,航天员在起飞结束后,或者说在飞船穿越“黑障区”后,在感觉到身体消耗过量的情况下,都会用航天员能量餐作为太空第一餐的原因所在。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航天员能量餐作为一种特殊的食品,可用于的范围十分的广泛,也能适用于多个场景,譬如上班早起、户外探险、旅游登山、熬夜加班、长途驾车、应急救援等一系列场景。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