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公开课(20) 幽默-让你的课堂更有魅力

?各种课堂,风格迥异。有的课清新淡雅,似涓涓细流;有的课激情澎湃,如滔滔江水;有的课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每一节课都如此不同,又如此精彩。新课改如火如荼,精彩纷呈。但即使精心打造的优质课堂也难免出现落针可闻的冷场,让上公开课的老师尴尬而束手无策。此时,教师如不采用一些机智幽默的语言来化解这种危机以渡难关,课堂的僵局是无法打破的。01什么是“幽默”?“幽默”,自1924年5月林语堂从英语“ humour 一词音译以来,一直没有确切定义。这种不确定性反映了幽默本身的复杂性和人们认识的差异性。关于幽默的理解大抵分为两类:一是主张把所有逗笑的事物都叫幽默,即广义的幽默;二是把幽默和仅博一笑的滑稽逗乐加以区别,即狭义的幽默。《辞海》对幽默的解释是:(1)发现生活中喜剧因素和在艺术中创造、表现轻喜剧性因素的能力,真正的幽默能够洞悉各种琐屑、卑微的事物所掩藏着的深刻本质;(2)一种艺术手法。以轻松、戏谑但又含有深意的笑为其主要审美特征,表现为意识对审美对象所采取的内庄外谐的态度。幽默在引人发笑的同时,竭力引导人们对笑的对象进行深人思考。近来,美国大众心理学家特鲁.赫伯在其《幽默的艺术》一书中精心区别了三个相互联系又容易混淆的概念,对我们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幽默很有帮助。在他看来,幽默、幽默感和幽默的力量是三个不同的概念:所谓“幽默”,是指一种行为的特性,能够引发喜悦,带来欢乐,或以愉快的方式使别人获得精神上的快感。“幽默感”是指一种能力,是理解别人的幽默和表达自己的幽默的能力。而“幽默的力量”则是一种艺术,是运用你的幽默,应用你的幽默感,来增进你与他人的关系并改善你自己的人格和品质的艺术。并且他还极力主张:“所有的人都来学习幽默的艺术,以免使这世界干涩、枯萎。”02课堂教学幽默艺术英国学者 M.鲍门在《幽默教学一门表演的艺术》中指出:“理想的教师应达到艺术化的教学水平,善于利用幽默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学得更好。”幽默最基本的特征是笑,笑给人以愉悦,给人以美感。在笑声中活跃课堂气氛,融洽师生关系,幽默所产生的力量是不可低估的。课堂教学幽默艺术,是指将幽默运用于课堂教学并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在学生会心的微笑中提高教学艺术效果和水平的活动,其特点既有幽默的一般特点——机智性和娱乐性,又要有其特殊规定性——教育性。可以说它形神兼备:其“形”是幽默,而“神”则是教育;也可以说它寓庄于谐:其外部表现是“谐”,给人以愉悦感受,而里面的内核是“庄”,给人以教育收益。教学的幽默艺术是一种使教学活动在意外的倒错或矛盾中表现出某种教学意图并使学生获得轻松愉快、典雅含蓄的笑声的一种操作机智,“是教师在组织教学、传授知识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机敏、风趣和巧智”。教学幽默艺术以其较高的审美趣味和显著的教学实效,赢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如特级教师魏书生则明确地向自己提出“每堂课都要让学生有笑声”的要求,他在课堂上一向力求使用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不仅使优秀的学生因成功而发出笑声,也能使后进生在愉快和谐的气氛中受到触动。幽默是一位称职教师应具备的优秀品质之一,幽默是一个人具有乐观主义精神的具体表现,是开朗个性的反映。幽默是教师魅力、活力、能力的重要标志,是教师知识、智慧、灵感、修养在教学中的集中体现,是教师提高自身影响力和创造力的一条别致的途径,也是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有效手段,同时也是聪明才智的一种表征。如果教师经常在教学中恰到好处的运用幽默艺术,则会使学生受到影响,开启心智,激发灵气,充分活跃教学气氛。良好的教学幽默艺术具有增强情感弥漫性和提高情绪感染力的作用,它能使枯燥乏味的理论学习变成令人愉悦的精神享受,能很好的活跃课堂气氛,乃至唤起学生的学习激情。人们为什么这么重视教学幽默艺术,并主张教师必须具备教学幽默艺术的能力呢?这是因为教学幽默艺术本身具备多方面的独特的教育功能。调研表明,幽默感在高年级学生眼中,是教师第三位最有价值的品质,仅仅次于“本学科渊博的知识”和“尊重学生个性”。一份调查表明:“一半以上的被调查学生喜欢擅长说笑话的教师。”03课堂教学幽默的功能幽默是和谐师生关系的润滑剂。“亲其师,信其道”;“信其道”才能“亲其教”。学生只有亲其师,教学效果才会达到理想的境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善用幽默,师生关系会更加融洽和谐。课上,教师幽默委婉的提醒,在不伤害学生自尊的前提下,也可实现批评的目的。德国著名学者海因.雷曼麦说:“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比直截了当地提出更能为人接受。”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语言等都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机智、轻松的幽默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幽默也是教师批评学生的润滑剂。例如:有位老师看到某学生伏在桌上打瞌睡。他停下课来,诙谐地讲道:“听说有一个小企鹅,在跟师傅垒巢时,总是爱把头和长长的脖子贴到地面上呆一会。它师傅问:'你这是什么意思?'小企鹅回答说:'我是对师傅的礼貌'。由此我深受启发,有的同学上课总喜欢把头贴在桌子上,可能也是出于对老师的礼貌吧!”话音刚落,全班同学哄堂大笑,那个睡觉的同学在笑声中被惊醒,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又如,在听到有学生在讲悄悄话时,某老师巧妙地说:“听,两只蜜蜂在嗡嗡地叫呢!”小学生虽然年纪小,但也能听出老师的言外之意。这种随机的幽默马上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使课堂气氛更加和谐融洽。如某位新教师上第一节数学课时,她这样向同学们介绍自己:“我叫 xxx ,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成为朋友了。”“先介绍一下我的毛病,我这个人好动,贪玩,尤其是好下五子棋。同学们谁不服气,我们下课后可以较量。(笑声)我还有一个毛病,说话冲人,要是得罪了谁,这里得先请你原谅。”“我先把上数学课的规矩说一说:讲课时允许打瞌睡。(生笑)自己讲不好,还不让人家打瞌睡,这不太霸道了吗?(大笑)允许不听,看别的书也可以,但不能出声,一出声就影响了别人。你们听不懂允许提问,允许批评(包括批评老师),(生笑)谁的意见对就听谁的。”“大家说这样好不好?"满堂炸雷似的回答:“好!”稍停,她又接着说:“我这个人有个脾气,听我的课,我总要问你几个为什么,所以,大家听课时可要专心一点哟!大家要勤动脑子,先问自己几个为什么,免得被我难住了。同学们也可提问题难老师嘛!”“大家说这样行吗?”学生异口同声:“好!”“好,一言为定,我们就算达成君子协定了。”这些幽默的话语,既说明了上数学课的要求,又较完整地体现了这位新教师的性格,缩短了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有效地建立起了和谐的师生关系。研究表明,幽默是缓解人与人之间紧张关系的安全阀门,它可冰释误会、释解责难、缓和气氛、淡化矛盾和减轻焦躁。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如果教师缺乏幽默感,就会筑起一道师生互不理解的高墙:教师不理解儿童,儿童也不理解教师。”事实证明,师生关系紧张对立,学生就会拒绝接受教育者的一切要求。这会阻碍他们对正确要求意义的真正理解,即“意义障碍”。而教学幽默是和谐师生关系和消除意义障碍的良药。所以海特认为:“幽默是一个好教师最优秀的品质之一。幽默有多种功用,最明显的功用就是它能使学生富有生气和积极注意。在教学中,幽默的真正目的更为深入更有价值。它在快乐之中把教师和学生联结在一起。”因此,教师要善用幽默语言,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享受快乐。幽默是有效课堂的兴奋剂。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常人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在一件事上,而不被其他思想打扰的最长时间只有11秒。一个人的情绪、思维在不同的状态下,接受新事物的快慢会不一样。当人们的情绪、思维处于兴奋、积极的状态时,接受新事物就快,反之则慢。教师要想学生长时间处于兴奋状态,最好的教学手段首选幽默。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教学《草》一课时,引导学生学习古诗后进入了复习阶段,他创设了背“课”给家人听的情景。老师先后扮演了妈妈、哥哥、奶奶三个角色。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巩固古诗的内容,显示了他的幽默智慧。精彩片断如下:师;谁愿意回家背给哥哥听?(找一个学生到前面来)现在我当你哥哥,你该怎说?生:哥哥,我背首古诗给你听,好吗?师:哪一首?(生答《草》)弟弟,这首诗我也学过。他是唐朝大诗人李白写的。生:哥哥,你记错了,是白居易写的。师:反正都有个“白”字。(众笑)我先背给你听听: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哎,最后一句是什么?生:春风吹又生。师:还是弟弟的记性好,谢谢你。(众笑)谁愿意背给奶奶听?(指一生到前面)现在,我当你奶奶,你奶奶没有文化,耳朵有点聋,请你注意。生:奶奶,我背首古诗给您听,好吗?师:好。背什么古诗?(生答背《草》)师:草?那么多花儿不写,为什么写草啊?生:因为草有一种顽强的精神,野火把它的叶子烧死了,可是第二年春天,它又长出了新芽。师:哦,我明白了。你背吧。(生背)“离离原上草”是什么意思?我怎么听不懂?生:这句是说,草原上的草长得很茂盛。师:还有什么“一岁一窟窿”?(众笑)生:不是!是“一岁一枯荣”。枯,就是叶子黄了,干枯了;荣,就是茂盛。师:后面两句我听懂了。看俺孙女多有能耐!小小年纪就会背古诗。奶奶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哪有钱上学呀?(众笑)于永正老师有这样一句教育格言:语文教学应当充满情趣。只有情趣盎然的课堂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情趣盎然的氛围才能引领学生进入语文学习的自由王国。幽默是打造魅力课堂的强化剂。课堂气氛是构成课堂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幽默具有快速弥漫性和情绪感染力,恰能有效地活跃课堂气氛,而不至于让课堂像一潭死水。教学经验告诉我们:课堂上的笑声会营造出积极的气氛,使“教”与“学”变得轻松而有效。实践表明,只有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学生才能积极地参与教学中的思维创造活动,才能与教师一起把课堂教学搞得有声有色,共同创造出良好的教学艺术效果。如特级教师钱梦龙教《故乡》一课,在学生争论灰堆里的碗碟到底是谁埋的时,十分风趣地说:“这个问题是个历史的悬案!"当一个学生说鲁迅之所以写二嫂这个人物是要反映旧社会的妇女问题时,他幽默地说:“好啊,他考虑问题可真广,还考虑到了妇女问题!这问题提得很高级!”钱梦龙老师上课时课堂气氛始终是活跃的、积极的,其中的奥秘之一就是他善于使用教学幽默艺术。又如一位老师在数学课外兴趣活动中,让学生解答一道“鸡兔同笼”问题:数头共有84个,数腿总数190只。请你算一算,多少只鸡多少兔?学生看完题目,议论纷纷,有的用心算,有的用笔算,但始终算不出结果。学生在想,如果每只鸡和每只兔的腿数一样,那就好办了。于是,教师说:“我命令:全体免子提起前脚立正站好。”全体学生哄堂大笑,个个睁大了神奇的眼睛。“现在,鸡与免的腿数一样了,上面有84个头,下面有多少只腿呢?“84x2=168(只)”学生齐答。“和原来的条.....了多少只腿呢?”“少了190-168=22(只)”学生马上作出回答。“这22只腿到哪里去了呢?”“被免子提起来了。”“那么,现在你们该知道有多少只

免子了吧。"“有11只兔!”许多学生欢叫着。这样一个抽象而难解的题目,在活跃的、积极的课堂教学气氛中,变得是那么浅显、生动而有趣,犹如满天迷雾被太阳驱散,一切都看得明明白白。调查表明,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喜欢具有幽默感的教师,因为这样的老师能给学生以亲切、平易近人的感觉。许多发达国家甚至鼓励孩子说些有趣的俏皮话。他们认为:教师和家长用微笑和闪烁智慧的目光看待人生,用幽默诙谐的语言解释生活的现象,正是对儿童幽默感潜移默化的感染和熏陶。幽默是巩固知识的速凝剂。在教学中,若教师照本宣科,语言无味,就等于向学生唱催眠曲,学生当然会昏昏欲睡,40分钟过去,学生脑中还是一片空白,如果教师善于运用幽默语言,使学生轻松愉快的掌握知识,在谈笑风生中实现教学目标。现代教学不仅要求学生“学会““会学”,而且要使学生乐学。要达到这样的目的,途径多种多样,而幽默就是一条重要的途径。有一次写字课上,有不少同学把“视”字的左边的“ネ”写成了“衣”,某老师拿起了一件衣服,大声地说:“同学们,我们先看看电视再写字吧。你们看,到你们最喜欢的动画片了。”我故意把衣服展开,拿得高高的。有同学奇怪地问:“老师,哪有电视呀?”“这不是吗?我刚才看到不少同学家的电视都是用“衣”来做的呀,要不,你们怎么会把“视”字写成“衣”字旁呢?”同学们哈哈大笑,从那以后再没人把“视”字写错了。幽默是批评语言的清新剂。有位哲人说过:“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比直截了当更能为人接受。”有时一两句巧妙的幽默语言胜过许多平淡无味的说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时会遇到一些事先未曾预料到的问题,如学生上课迟到、讲空话、做小动作等小毛病,这时如果运用幽默来解决突发事件,既能保持教师的权威,又不至于使学生陷入难堪的地步,化被动为主动,不仅不会使偶发事件干扰教学秩序的正常运行,反而使它运行的更加稳健灵活。比如某天天气闷热,有位学生在课堂上睡着了,某老师高声说道:“春眠不觉晓,有人睡大觉”;还有一位老师面对同样的情境则说“一寸光阴一寸铜,寸金难买瞌睡虫”。全班同学立刻哄堂大笑,睡觉者也脸红了起来,立即变得精神饱满了。总之,幽默为课堂注入一脉新鲜血液。有了它,课堂如同磁石般富有吸引力,成为学生流连忘返的殿堂;有了它,课堂如同一首和谐明快的歌,旋律流畅,荡气回肠;有了它,课堂如同一幅构思不凡的画,精彩纷呈,美不胜收。当然,我们也要看到幽默只是一种手段,并不是目的,如果脱离教材内容和实际需要,一味逗乐搞笑,那就会误入歧途,本末倒置。因此,适时地运用幽默感在我们教师的语言修养中是不可缺少的手段。列宁说:“幽默是一种优美的、健康的品质。”让我们把幽默请进课堂来吧!在幽默的欢声笑语中,给学生以智慧、情感和力量。(未完待续)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