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刘墉斗法乾隆爷的“免死”对联(原创) (下)(伶牙俐齿对什么对子)

话说刘墉等一干人送走了乾隆爷,算是长长地出了半口气。真是伴君如伴虎啊,他心里明镜似的。但不管怎么说,今天的轻君之罪是成立的,只要皇上想治他的罪,也就在谈笑之间。他心里明白,今天不过是一幕序曲,明天在船上得足足一个时辰,不但皇上可以找任何借口信手治他的罪,同行的还有和珅。那小子年纪轻轻,一肚子坏水。

第二天正值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龙舟入水还是蛮气派的。前后两艘大船,从玉渊潭码头出发沿着昆玉河向西南方的清漪园前进。

龙船在河道里走了一阵子,乾隆、刘墉、和珅在船舱里边喝茶聊天,也算是气氛融洽。大约有一袋烟的功夫,乾隆发话了。

“刘墉啊,咱们上船有一阵子了,你昨天欠我的下半句联呢?

“啊,万岁爷,微臣没忘。我这就说给您听。”

“您的出句是“避暑秃驴藏床下,驴皮何在?”

刘墉刚说完,和珅插嘴到:“皇上,那秃驴怎么一点规矩都没有,躲到床下头避暑?这是谁家的牲口啊?”

乾隆扑哧一笑没说话。

刘墉瞪和珅一眼继续向皇上说:“万岁爷,您的出句是“避暑秃驴藏床下,驴皮何在?”我的对句是:“猫冬奴才坐药房,阿胶是也。”

乾隆怎么也没想到刘墉避实就虚,从他们家内室引到了御医房。其实乾隆的这句上联,不过就是为了给光着身子的刘墉难堪,逗一乐儿,也就是随嘴说说,没想到刘墉这么用了心思。

听罢刘墉的对句乾隆一笑:“刘墉啊,这个对句究竟是虚对虚呢,还是上虚下实呢?”

“皇上,一切都听您的,微臣瑾尊圣命!”

“昨天是不是有头秃驴钻到了床下,让朕看了个正着,对吗?”

“正是,正是!”

“按此说,我这是实句。今天咱们就一“实”到底如何呀?

“好得很,微臣正要孝敬皇上呢!”

“怎么说?”

“微臣在去猫冬的时候,在御药房亲自下手,为皇上熬了上好的山东东阿的阿胶。如今酷暑当头,出汗多,您是可以用这阿胶缓补滋阴。”说着,刘墉就把一大盒包装非常讲究的阿胶呈了上来。

“算是你孝顺”!乾隆笑着说。

大船行走的昆玉河上,两岸草木茂盛,野花灿烂。

看到乾隆心情不错,同行的和珅凑上前:万岁,今天是端午节,看赛龙舟的日子,太后老佛爷怹老人家……

“啊,这几天城里太热,老人家前天晚上就已经驻跸清漪园了。一会儿一块看。”

听到这话茬,刘墉赶忙说:“还是万岁爷替太后想得周到。百善孝为先嘛“

乾隆听了刘墉的一番话,非但没点头认可,还把脸一沉:“刘墉啊,话是说得好听。我问你,你对朕如何呀?

“回禀万岁,天地可鉴。”

“怎么说?”

“微臣万忠于吾皇。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君让臣亡,臣不得不亡”。

“看你伶牙俐齿的,此话当真?”

“臣无戏言,一诺千金。”

“既然如此,刘墉啊,你看这船已经进了清漪园了。昆明湖水面开阔,游鱼可见。”

“是、是!万岁孝敬老佛爷的地方,瞅着就那么痛快,漂亮!”

乾隆并没有接刘墉的奉承话,他抖了抖龙袍大声说到:“刘墉接旨!”

闻声刘墉跪在地上,心里不停地转,这莫不是昨天皇上说的“船上见”的话应验了?

“臣刘墉接旨”。

“刘墉接朕口谕。”

“遮!”

“朕命你接旨平身。”

刘墉懵懵懂懂地站了起来:“谢万岁!”

“刘墉,你现在正步向船头,不得回身,不得止步……”

“臣接旨谢恩”。

刘墉战战兢兢地站到乾隆身边,挺直了身板。

“皇上,微臣得走到哪儿停下来呀?”

“朕不喊停,你不得擅自妄止。”

“可是,万岁,前边船头就是……”刘墉此刻真的有些紧张。一旦乾隆不喊停,他必须大步流星地往前走,一脚迈出去,他这个“旱鸭子“真是要万劫不复了。皇上是真的要我死吗?

刘墉脑子里急速的转圈儿。

和珅见此急忙插话:“崇如兄,皇上的谕旨可非同儿戏,违令者斩!”

刘墉不满地瞪了和珅一眼。

“臣刘墉,不得怠慢。朕数到三,你便启程”。

“臣遵旨!”

刘墉长出一口气,向乾隆一拱手“万岁爷,刘墉此生,活是您的人,死是您的鬼。此生未能尽孝的,刘墉来世做牛做马,定当为圣上是用!”

“刘墉告辞了!”刘墉满眼含泪,一转身,大步向船头而去。

船上的人,除了乾隆,所有人都站了起来,凝神摒气地看着刘墉一步一步地向船头迈去。

“万岁,你这是真要要赐死刘墉啊?”和珅问到。

“是死是活,就看他刘爱卿的造化了”。乾隆不慌不忙端起茶杯,轻轻地呡了一口茶。

在众目睽睽之下,只见走到船头的刘墉停下了脚步。

和珅见此,在身后喊:“崇如兄,皇上没喊停呢,抗旨不遵,可是死罪!”

刘墉里也不理和珅,他慢慢蹲下身子,似乎在与昆明湖水面的什么人对话。

“哦,对对。刘墉不知。是是,刘墉明白,我问问吧。”刘墉说完,慢慢站起转身,疾步走向乾隆。

“大胆刘墉!朕让你往前走,你敢抗旨吗?”

刘墉噗通一下跪在地上:“臣为万岁尽忠,万死不辞。此来臣绝非抗旨,而是有话要问万岁。”

“有话问朕?”乾隆满腹狐疑地看着刘墉。

“正是。”

“快讲”。

“不瞒万岁,我刚才走到船头,正要再往前迈步,您猜我碰见谁了?”刘墉不紧不慢地说着。

“谁?”

“屈原!”

“你满口胡言!刘墉,这是昆明湖,不是汨罗江,哪来的屈原?”

“启禀万岁。今天不是端午节嘛,屈原估么着也是待腻了,顺水而上,原说是要会会万岁爷。”

“你说什么?”

“我说万岁爷今天没空,还要陪着太后老佛爷赏龙舟呢。有什么话你先跟我说。”

“一派妄言!他都跟你说什么了?”乾隆问。

“他问我走得这么急,干嘛去?我说我效忠皇上,让干嘛就干嘛?不问。”

乾隆不屑地哼了一声:“我看你接着怎么编。”

“屈原一脸的不解。他说,再向前走就是水了。好端端的你弄一个和我一样的下场,不应该呀!为什么不问问皇上,叫你来干什么呢?”

乾隆噗嗤一下,差点没笑出声来:“屈原怎么劝你呀?”

“人家屈原老人家果然是史上大家,名人之后。特别是还是个诗人。”

“你哪儿那么多话,快讲实情。”

“嗨,人家屈原不急不躁,送我一副对联,我一听真的不大是滋味。”

“怎么说?”

“上联是:吾遇昏君当死;下联是:汝逢明主何来?”

“我一想是啊,屈原是遇楚怀王昏庸不治,因冤屈而自沉汨罗;可我们当今圣上,一代明君呐,盖世奇才,礼贤下士、万民敬仰,怎么可能和昏聩的楚怀王相提并论呢?经屈原一提醒,我想我是不是听错了什么?我们如此圣明的万岁爷,怎么可能让臣下白白送死呢?”

“巧舌如簧!”乾隆说到。

“想到这儿,我就说,我回来禀奏万岁爷。如果是我领会错了呢,我去告诉屈原一声儿,若万岁爷认为口谕不改,罪臣刘墉当赴死不辞。”

刘墉一番话下来,乾隆虽也明知是刘墉杜撰的故事,用来化解这件事情;但他又当着众人不便自认“昏君”。特别是,眼前这个“游戏”乾隆是心知肚明,他不过就是拿刘墉开了个小玩笑。不想,油嘴滑舌,满肚子鬼点子的刘墉,在紧急时刻还编了一副楹联为我自己救命,看来智者无敌呀!

乾隆皇帝为此事感慨万端。遂挥了挥手,免去了刘墉的死罪。

昆明湖上,随着乾隆的龙舟驶入,掀起了一片欢呼声。

(下)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包罗万千,其中就包括了对联文化,对联在古代,也被称为对对子,古代的人们聚会,通常会吟诗作对来助兴,对对子没有诗歌音律、平仄等诸多限制,创作空间更加自由,但是,为了增加对对子的难度,也出现了叠音、谐音、叠字、应景、数字等多种形式。

古往今来,不乏一些千古绝对,也不乏一些对对子的高手,其中就包括纪晓岚。纪晓岚曾被誉为天下第一才子,关于纪晓岚的坊间传说,不在少数,其中一部分被拍成影视作品《铁齿铜牙纪晓岚》,一经播出,引起了巨大的反响,纪晓岚这个人物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和珅是清朝的一个大贪官,纪晓岚曾与和珅斗智斗勇,因为纪晓岚思绪敏捷,伶牙俐齿,因此和珅时常落于下风。据说有一次,和珅和纪晓岚一同跟随乾隆皇帝下江南,微服私访,一行人来到一家客栈,点了一桌菜肴,和珅看到一碗五花肉,卖弄才能,出了上联:“三斤四两五花肉”,乾隆皇帝让纪晓岚对出下联,纪晓岚灵机一动,对出了下联:“五两六钱七把葱”。

乾隆皇帝觉得诧异,对纪晓岚问道:“这么贵的葱,谁会买啊”,纪晓岚答道:“御膳房啊”,听到这里,为内务府总管的和珅,在一旁吓出了冷汗。

有一天,纪晓岚来到保定府,当地的一位想了县官平时自认为学识过人,于是出了个上联来为难纪晓岚。这位县官出的是应景联,他看到猫儿在庭院的一片竹子下乘凉,于是说道:“猫儿竹下乘凉,全无暑气”

这个上联的难度极高,纪晓岚周围的人都一筹莫展,而纪晓岚扫了一眼四周,很快出了一幅下联:“蝴蝶花间向日,更有风来”,这下联与上联,对仗工整,十分巧妙,周围的人听了拍手称快。

但是这个县官并不服气,他早就另外准备了一个上联,来继续刁难纪晓岚,这上联便是:“鼠无大小皆称老”,这上联相对于前一则,难度更加高,老鼠不分大小,名字中都带有老字,这是符合日常逻辑的。

纪晓岚不甘落后,他刚刚扫视四周时,就发现庭院上挂着两只鹦鹉,因为鹦鹉也能成为“鹦”和“鹦哥”,很快,纪晓岚给出了下联:“鹦有雌雄都叫哥”,纪晓岚这个下联,是临场发挥的,体现了他对周围环境的洞察力,而且这下联还是应景联。

听到这里,周围的人再次拍手称快,而那位县官也对纪晓岚的才思敏捷,佩服得五体投地。

纪晓岚虽然才思敏捷,天底下没有他对不出来的对子,但是有一则上联,纪晓岚虽然能对得上,却不敢对。据说乾隆皇帝曾故意开玩笑给纪晓岚出一上联,叫:坐北朝南,吃西瓜,籽往东放。

这则上联虽然并不难对,而纪晓岚却不敢对,并且对乾隆皇帝说道,普天之下没人对得出这则上联。你知道纪晓岚为何这么说嘛?

苏小妹与苏轼的小妾对对联,上联:大嫂翻书心想汉,下联脸红不止

苏轼,这是中国唐宋八大家之一,出身在一个书香门第,从小就接触诗词歌赋,自然深谙此道,他一生留下了很多的传奇诗文,大家都非常喜欢,但是,你知道吗?在民间,流传最多的还是苏轼的对联,他与苏小妹、好友佛印等人之间的对联,一直是大家都喜欢的民间文学,因为这几个人说的对联,都不是那些高山仰止,让大家都难以理解的诗文,而是深入生活,由生活出发,展现出来的生活画卷的对联。

苏小妹,作为苏轼的妹妹,自然从小就学习了不少的诗文,她也是古代一个非常出名的女子,流传了很多事情下来,出了爱情之外,最多的也是对联,今天,小编要来给大家介绍的,就是她与苏轼的小妾,朝云,两个人之间的一副对联,非常传奇,非常经典,绝对值得一看!

王朝云,这是苏轼的小妾,12岁,成为苏轼的侍女,18岁,被纳为侍妾,绍圣年间,苏轼遭贬岭南,姬妾遣散,唯朝云执意相随,但是,因为此地潮湿,朝云身体不好,整日寻医问药,苏轼一直想要让对方早点儿康复,但是,因为身体问题,根本难以适应这里的气候,最终,拖着病体,溘然长逝,年仅三十四岁,她的死亡,也是苏轼非常伤心的一件事,苏轼曾经说:“知我者,唯有朝云也。”

朝云与苏小妹的关系也相当好,有一日,两个人聚到一起,在家里没什么事情,朝云就在翻看一本汉书,当时,苏小妹一看到嫂子的样子,就随口说出了上联:

大嫂翻书心想汉

苏小妹平日里就是一个古灵精怪的模样,这个对联,自然也是在调侃自家的嫂子,苏小妹伶牙俐齿,让朝云红了脸,苏轼不在家,自己思念也是人之常情,没想到苏小妹竟然调侃自己!当时,正值大中午,日头晒着,非常热,而且,照的人眼睛疼,苏小妹就遮了一下日头,朝云一看苏小妹的动作,灵机一动,想出了一句下联,这句下联非常经典:小妹怕日手遮阴。

这个对联上下工整,非常不错,苏小妹听了下联,脸红不已,但是,这又符合情景,她根本无话可说,只能吃了这个哑巴亏!看来,文人之间的急智,真的让人赞叹不已啊!到现在还是经典!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