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功利作祟,《通则》不惜牺牲平仄格律,放纵对联出律失替泛滥成灾-今日头条

#一分钟懂平仄#征联方不惜牺牲平仄替、对、律,迁就纵容平仄出律,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赚取流量,牟取暴利,是导致对句五花八门,越对越离谱的深度根源,无疑是功利思想在作祟!

对联始于桃符,成熟于格律诗对仗。平仄,是格律诗与对联的基石。平仄的替、对、律,是对仗的基本规则。否定了平仄格律,就摧毁了格律诗和对联体裁宫殿的基石!“桃符”也好,“通则”也罢,如果没有系统理论依据,都不是否定对仗的平仄替、对、律基本规则的理由!

只有平仄替、对、律,才是科学鉴别对仗与对偶的客观量化标准,不受征联方主观左右!

观音山上观山水,

怀瑾文中怀瑾文。

平平平仄平平仄(出句),

平仄平平平仄平(对句)。

有人说,对句用的是“非典型”句式,实质上就是“三拗五救”的翻版。

马蹄韵两平两仄交替,启功先生《诗文声律论稿》平仄竿截句法,是格律诗四种基本正格句式的系统理论依据。对句第二字仄声,末字平声,可快速截取相应的正格平仄句式如下。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省略号表示两平两仄交替的平仄竿向两端无限延伸。括号内表示表示按照字数和平起非韵句的要求截取的正格句式。

“前宽后严,仄宽平严”,是平仄变格的基本原则。依据变格原则,可正确推知平起非韵句正格基础上变格而来的宽格平仄句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正格)

中仄平平仄仄平(宽格)

“中”字所在位置平仄可变,其余位置平仄忌变,否则犯三字脚孤平或孤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正格)

平仄平平仄仄平(宽格)

仄仄仄平仄仄平(孤平)

仄仄平平平仄平(孤仄)

正格第一字变平,在宽格之例。

正格第三字变仄,犯三字脚孤平!

正格第五字变平,犯三字脚孤仄!

至此,“一三五不论”不攻自破!

本句“拗救”也好,对句“拗救”也罢,都是受“一三五不论”的误导,拿古今诗话中的只言片语作令箭以讹传讹,没有系统理论依据,且无法通过正格诗词网站高科技平仄工具检验。“拗救”论者,以诗病“救”诗病,病上加病,无异于雪上加霜,换汤不换药,等于没救。罗列一大堆平仄不拘的古体诗张冠李戴为格律诗,以平仄不拘的古体诗做“格律诗”的论据,岂不滑天下之大稽!王力《诗词格律》中“拗救”诗例,不能顺利通过正规诗词网站高科技平仄工具检验。

月夜 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看”读kān)

第三、四字互换出律失对,都拜以讹传讹的“锦鲤翻波”所赐!

遥怜小儿女(平平仄平仄),

未解忆长安(仄仄仄平平)。

何时倚虚幌(平平仄平仄),

双照泪痕干(平仄仄平平)。

上下句第四字同平失对,是平仄不拘的古体诗常见现象。可见“拗救”诗例绝不是五言律诗,而是平仄不拘的五言古风。用五言古风做论据来“论证”所谓的“拗救”,不能自圆其说,都拜“一三五不论”所赐!

总之,一三五慎变,二四六交替,才是宽格平仄律句的正解!

对仗与对联不同点在于对仗必须平声押韵且在同一韵部,对联可以无须押韵,除了“仄起平收”的习惯之外,既可以“平起平收”,也可以“仄起仄收”。

“趣联、机关联允许孤平”,是征联方主观人设,随时都可能有变化,没有系统理论依据,不能自圆其说!例如:

观音山上观山水,

福禄寿中福寿乐。

平平平仄平平仄(出句),

仄仄仄平仄仄仄(对句)。

第三字仄声出律,导致第四字平声被两仄所夹,是孤平格律硬伤!

第五字仄声出律,导致三仄尾,属于三字脚非律调之一。

“只是不允许平仄改变字词句意”,这不就是“平仄害义”的翻版吗?不是平仄害义,而是不学无术,驾驭不了平仄的人字词句贫乏,千方百计找借口妄图否定和摧毁格律诗和对联的基石,从而找借口理直气壮地出律、失替、失对。

对句与出句词性与语法结构相同,还不够。

对句还必须符合平仄替、对、律基本规则才行。

普通话第一、二声为“平”,第三、四声为“仄”。

句中双数位置平仄交替,简称“替”。否则失替!

上下句双数位置平仄相反,简称“对”。否则失对!

句中单数位置平仄变格后不出现孤平或三字脚非律调,简称“律”。否则出律!

平仄出律、失替、失对,不是对仗,也不是对联,而是使用了对偶修辞手法的民间常见的标语口号!

我说明白了吗?

【怎样区别对联与对偶】

专题文章链接

什么是平仄,对联为什么也要讲究平仄格律,怎样区别对联和对偶 - 今日头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