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对联-对联-语言的艺术剖析
该【对联——语言的艺术剖析 】是由【lajie】上传分享,文档一共【52】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对联——语言的艺术剖析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漫话对联
漫话对联
漫话对联
对联的起源及历史发展
对联起源于桃符。相传在东海度朔山上有一棵大桃树,树干弯曲伸展三千里,叉枝始终伸向东北方的鬼门,鬼门下山洞里住的鬼怪每天都由此门进出。树下有两位神将:神荼(读作申舒)、郁垒(读作郁律)把守。这两位神将只要发觉害人的恶鬼,就用芒苇编成的网子去捆住他们,并丢去喂一只老虎。周朝起,每逢年节,百姓就用两块长六寸、宽三寸的桃木板,画上两位神将的图像或题上他们的名字,悬挂在大门或卧房门的两侧,以镇邪驱鬼、祈福纳祥,这就是桃符。
神荼
郁垒
发展:到了唐以后,起先把桃符上的门神神荼和郁垒换成了秦琼(秦叔宝)和尉迟恭(尉迟敬德)。
秦琼
尉迟恭
再发展:到了五代,桃符上起先出现联语,代替了神荼和郁垒的名字,人们一般都在上面写上一些吉利的词句。宋太祖乾德二年,后蜀君主孟昶于除夕令学士幸寅逊题桃符志喜,蜀主对学士所题词语不满足,即挥毫书写了“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孟昶(chǎng)的题词变更了传闻中桃符的内容与性质,使桃符由原来驱鬼的桃木牌变为表达某种思想的特殊文体——联语。有些专家认为孟昶的题词是我国的第一副春联。
盛行:明太祖朱元璋建都南京,为庆贺开国立业,在除夕时传旨,公卿士庶门上须贴春联一幅。这种把“题桃符”变成张贴春联的****俗,一夜之间,由宫廷豪门推广到了百姓门户。其次天清早(大年初一),朱元璋微服出行,闲逛大街小巷,鉴赏春联。当他发觉有一屠户人家因没钱买纸所以没贴春联时,他便命人取来纸墨,当下挥毫,为屠户题下一联: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斩断是非根。
现在我们说的对联,又叫对子、楹联、楹帖、联语,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体制短小、文字精练、历史悠久、雅俗共赏的传统文学形式。常见的有春联(含节日联)、门联(含行业联)、喜联、挽联、堂联、名胜古迹联、文艺作品联、杂类等。
识尽庐山真面目
——对联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