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对联的发展过程
对联的发展过程
春秋战国时期,
齐国有一位名叫舒耳如的专家,
他发明了现代对联,
被誉为写对
联的始祖。
据史料记载,
舒耳如曾在春秋战国时期编写过几千咏,
其中有很多是
对联。汉代的典籍《史记》中的信物下及全文的附文中也有不少对联的记载。隋
代时,
《萧宝剑》中说,
“春节时,新官去取联词。
”这表明
,
当时已经有新官去官
府里取联词,作为年俗用于对联了。
唐代,对联流行得更为出众,王维、李白等文人及书法家多有关于对联的著作。
宋代,对联的结构更加完善,形式更加多样,体裁更加丰富,宋代也有不少文人
杰作、书法作品及专门的咏对、联伴诗等。
明清时期,对联的流行几乎遍及全国,文人多以写对联活跃以赚取名誉。
《宋词
大全》
、
《唐诗宋词大全》以及《文运楷书大全》中,都有大量的对联精品出现,
此时,对联已形成了完整、成熟的艺术形式。
到了晚清时期,对联受到了更多欢迎:新官上任,仪式上登记联词,这是官府礼
仪也是宴会上供客人们聊天的一个重要环节;
而婚庆,
也常常用大幅对联来作为
纪念物。同时,晚清也有大量收录于书写本中的书法作品,沉痛、慈祥、历经的
对联,
以及大量的新词新语的特色作品,
加上晚清书法家的巧拼,
这一切都为丰
富了中国文学艺术的延续。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