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对联的传说 抄对联20副

对联的名人故事20个字名人与对联的故事有很多 , 例如:

1、郑板桥在山东当县令时 , 有一天来了位告状的老先生 。原来有户人家年初的时候 , 请他到家中教书 , 那年月没有劳动法 , 也没签用工合同 , 双方口头讲定一年酬金八吊钱 。没想到 , 到了年底主人不但分文不给 , 反说老先生胸无点墨 , 误人子弟 。待要和他理论时 , 竟被乱拳打出 , 眼见一年白干 , 衣食无着 , 无奈之下老先生只得告官 。

郑板桥听罢 , 决定先考考老先生的文才 , 就指着大堂上悬挂的灯笼出联:

四面灯 , 单层纸 , 辉辉煌煌 , 照遍东西南北;

老先生对的是:

一年学 , 八吊钱 , 辛辛苦苦 , 历尽春夏秋冬 。

郑板桥一听二话没说 , 马上传唤那家主人 , 责令其加倍付钱 , 并留老先生在衙中做事 , 解决他此后的衣食 。

2、祝枝山的故事

传说有一次祝枝山碰见了一个叫徐子建的师爷 。这位师爷自命不凡 , 傲气十足 , 夸口说没有能难住他的对子 。这回相遇 , 他提出要和祝枝山比对子 。祝枝山问:“谁出?谁对?”“当然是你出 , 我对喽!”师爷满不在乎地说 。祝枝山微微一笑 , 说出上联:

三塔寺前三座塔;

徐子建一听:就这个呀 , 有什么难的?张口对出:

五台山上五层台 。

师爷正催促出个新对子时 , 祝枝山说 :“还没完 , 我能加字 。”“这有什么?我也能添字 。”祝枝山继续说:

三塔寺前三座塔 , 塔、塔、塔

徐子建想都没想 , 就说:

五台山上五层台 , 台……

他说不下去了 , 总不能说五个 “台”字吧?祝枝山说了句:“‘抬’不动了吧?”哈哈大笑 , 扬长而去 。

对联来历(20字)对联 , 又称楹联或对子 , 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言简意深 , 对仗工整 , 平仄协调 , 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 。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 。它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春节时挂的对联叫春联 。

春联的来历20字春联的来源是春贴 , 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 , 后渐渐发展为春联 , 表达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

据说这一习俗起于宋代 , 在明代开始盛行 , 到了清代 , 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现在贴春联已成风俗 , 红色的对联贴在大门上 , 房子顿时生辉 。

春节普天同庆 , 故除了各家门口要贴春联外 , 猪舍 , 鸡鸭舍等处也要贴对联 , 寓意六畜兴旺 , 格式一般鸡鸭满圈 , 牛羊成群 , 六畜兴旺等 。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 , 依其使用场所 , 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批、春条、斗斤等 。“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批”贴于门楣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 , 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 , 为正方菱形 , 多贴在家具、影壁中 。

扩展资料:

春联的书写要求:

1、词性一致

对联的横批应该如何对 横批是牛年大吉的对联

对联的贴法 春联上下联左右顺序

对联古代是什么样子 中国十大著名对联

对联九天旭曰千家暖下面是什么 春风送福千家暖 对局

对联颜色蹭到衣服上怎样清洁 红色文化对联

对联的组成和特点有哪些 对联的六个基本要素

对联和春联的区别 上下联一样的对联

对联里的笑一般对什么 千万对联对什么词语

对联有哪些形式 对联的形式有哪些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