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对联的基本知识简介

对联的基本知识简介

对联(

Couplet)

,又称对子、对句、双行诗,是一种以两句构成的古典诗歌体裁,其

结构为两句对立,内容为表达对一件事物的描写或表达的观点的议论文。它拥有浓郁的民

族风情,深受少数民族的喜爱,常在重大祭祀活动,宴席,婚礼场合或家居内部飘扬,镀

金它们敦厚复古的传统文化气息,并因其典雅活泼的美感而留下流芳千古的佳话。

对联最早产生于秦朝,发展为盛极一时,在明清时期便发展成为一种独具特色的民族

文学。自古以来,在农历春节岁首,人们把对联贴在家家户户的门前,祈求新年里平吉安

康、生意兴隆。人们的衷心祝愿用对联的文字表达出来,用气势磅礴的文字铭记美好的生

活“好兆头”和新的祝福。

对联的内容和形式是密不可分的,形式须和内容相互配合,以显示其艺术美感。对联

通常以韵以做句子之间的联系,因此,勤加练习,深入理解韵和结构,是写出优美的对联

的基础。此外,用字的眼界也很重要,要选择形神兼备的字眼作代表,以表达出文字的韵

味,而且还要考虑到字眼的对应关系,所以,字的艺术表现力也是一项不可低估的技能。

对联写作不是什么新鲜的东西,它是中华文化的精华,平常人也可以学习它,利用它

来表达自己的感情、思想。让这一传统文化发扬到家家户户,重新引起大众的关注,用平

凡的文字说出生活中的伟大和精彩,用这样文字自我修养自我思考,而且绝不仅限于文字,

为多样的中华文化锦上添花。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