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对联的九十个常用术语释义(附录诗钟二十六格)

对联的九十个常用术语释义【附录诗钟二十六格】

对联的九十个常用术语释义和诗钟二十六格

一、【对句】即“对联”中的“对”,是彼此成对而没有统一中

心的上下两句。一般有出句和应句,多由两人以上互响应对完成。如:

张之洞,陶然亭。

二、【联语】在对句的根蒂根基上有统一的中心和正题的上下两

句,一般由一人独自完成,多自力吊挂出来。如:水清鱼读月,花静

鸟谈天。

三、【对联】是对句和联语的合称,是由两串等长、成文和互相

对于仗的汉字序列构成的自力体裁,它以对偶句为基本情势,讲求声

韵,格式自由的自力的文学艺术,它萌生于非官方的具对偶特点的对

句,尔后孕育于诗歌、骈赋,最后脱体于律诗成为对自力的对联。它

具有民俗性、文学性、艺术性和实用性。它既自力于与诗、词、曲、

赋、散文、谜儿、俚语等各种文字艺术表现情势之外,但又能包容这

些艺术情势的拿手。因已经往对联常题写在楹柱上,所以也称楹联。

四、【对联的汗青】目前以为,它萌芽于律诗之前,发展于律诗

然后,鼎盛于诗、词一天比一天衰落的清朝,直到现在仍被广泛地施

用。从汗青朝代来讲,对联的萌芽阶段:从汉晋到唐;发展阶段:从

五代到元;繁盛阶段:明清两代。

五、【桃符】据传,古代东海度朔山有大桃树,桃树下有神荼

(音“图”)、郁垒二神,主管万鬼,如遇作祟的鬼,他们就把它捆

起来喂山君。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华夏春节就户悬“桃梗”,又

称“桃符”,即在桃木板上写上神荼、郁垒二神的名儿,吊挂在门两

旁,为驱避鬼怪。到五代时,桃木板上的神像就嬗变为书写文字的对

联。

六、【对联与文字】汉族语言差别于其它少数民族语,其它少数

民族语往往很难做出文字上的两两相对于和情势工整协调的对联。汉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