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对联的八大禁忌(贴春联的讲究和忌讳)
贴春联的讲究和忌讳对联的禁忌有哪些挥笔战瘟神,舞墨定乾川此对联公稳不贴春联有什么讲究,贴春联禁忌对联的八大禁忌,对联的禁忌有哪些关于对联的禁忌贴对联有什么讲究
2020春节到,贴春联抒发人们美好的愿望,大家知道贴春联有什么禁忌吗?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带来贴春联有什么禁忌,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贴春联有什么禁忌
禁忌一:左右联勿贴错
贴春联时,上下联不可贴错。面对大门,右边贴上联,左边贴下联;左与右则以面对大门或壁柱来分。
之所以这样张贴,是因为直行书写都是从右到左,所以念对联也是从右向左念。
禁忌二:贴春联的时间
民间传说,春联实际是天上的神仙,当春联撕破后,就会升上天庭,去向玉皇大帝报告家家户户的情况。
为了让天神给自己的家庭带来好运,贴春联最好是除夕早上6点到中午12点之间,把旧春联撕破,表示破除不好的运,有除旧布新的意思。
禁忌三:单数才吉利
中国人一般讲究“好事成双”,双数意味着心想事成。可是春联的字数却要讲究单数,单数才象征吉祥,与供奉神明的数目相同。 单数1、3、5为阳,偶数2、4、6为阴,容易招阴。因此,在大门口贴春联时,一定要记得贴象徵吉祥的单数。
此外,家门口不要单贴「春」字,可以贴福、招财进宝等 ,因为古代,只有声色场所会在大门口贴春字,此举也容易招来烂桃花。
禁忌四:福字不可随意贴
在中国,新春贴春联的同时,也有很多中国人喜欢贴“福”字,而且喜欢把“福”字倒贴。但贴“福”字并不是都要倒着贴。
1、大门上的福字必须正贴
大门上的福字有“迎福”和“纳福”之意,而且大门是家庭的出入口,一种庄重和恭敬的地方,所贴的福字,须郑重不阿,端庄大方,故应正贴。
2、箱柜上的福字要倒贴
柜子是存放物品的地方。倒贴福字,表示福气(也是财气)会一直来到家里、屋里和柜子里。
3、特殊情况
如一年中家中有意外发生,希望转运的朋友可以将福字倒贴。
禁忌五:门神贴反
贴门神要注意两张门上的人物脸是相对的,不要贴反了。
老式建筑的大门都是对开的两扇门,门神正好一边贴一张,而现在的住房都是单扇门,两张门神只能贴在同一扇门上,粘贴时要注意位置的美观大方。
禁忌六:在旧春联上贴新春联
有的中国人贴春联,为贪图方便直接将新春联贴在旧春联上,这是不对的。
把旧春联撕破,表示破除不好的,再把新的春联贴上去,才能达到除旧布新的意义。
禁忌七:使用不吉利的字眼
随着社会的发展,近些年出现了不少客制化、有个性的春联。一些人在春联中加入个人喜好、期望或心情。
然而,无论是自己写或在外面请人代笔,都应注意别将灭、绝、死、亡等不吉利字眼写进去,另外,也应避免让上述的同音字、同义字出现。
禁忌八:丧事不到一年贴春联
家中若有丧事不到一年就不适合贴春联,避免有庆祝意味;
另外,有些地方还讲究不包粽子,因有象徵「包中」一个接一个,非常不吉利。
春联讲究什么
1.挂春联有讲究
过了春节春联也不随便揭下来,而且贴得越牢越好,最好能够保持一年,来年春节前再贴春联的时候,贴在旧春联的上面。 正确的格式应该是,当你面对门的时候,右边是上联,左边是下联,因为当中国文字竖着写的时候,应该从右向左读。但是春联的横批是从左向右写的,这也是当代阅读规矩使然。
2.写春联讲究
春联应该讲求个性化,应该把自己的感受、喜好、自己家的特点和期望都写进去。比如某家院子里有棵桃树,另一家院子里有颗枣树,都可以把这些写到春联里。写春联的时候还要注意,“绝”、“死”、“亡”等字是绝对不要出现的,而且同音字也不要出现。
春联讲究左右对仗,句式工整,压韵,取义吉祥,上下联和谐,横批总领.一般用红色做底色。
一般对联是仄起平收,即上联的最后一个字为仄音(三四声)揣下联的最后一个字为平声(一二声)。上联居左、下联居右,此左右是门的左右,即你站在门前,背对门时的左右。还有,横批也是对应上下联的,即横批的第一字靠近上联,望采纳!
首先要分清上下联。正规的对联,只要看每一联的最后一个字即可。尾字为平声(一二声)为下联,尾字为仄声(三四声)为下联。 其次,对联沿用古老的书写方式,所以贴的时候右侧为上,贴上联;左侧为下,贴下联。 最后,要注意词句的含义,要与贴的地方贴切。对于城里人,没有那么多房舍,一般只贴一两副对联,不会出什么问题。
对联的禁忌有哪些?
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对联都不陌生吧,对联源于中国文字语音的对称性,出现应该在周朝以前,造纸术和书法的发展,使对联成为独立文体。什么样的对联才经典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对联的禁忌有哪些?,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动机
1、忌无决心、无恒心。对联是文学,不是“笔墨游戏”,而是“做学问”,社会功能极广极大。三日打鱼两天晒网不行,须持之以恒。“持之以恒”并非要放弃或削弱本职工作(指在岗和寻觅生活者),意指经常妙巧地抓紧安排“读、想、练”。想学不想学,不想学又想学的动机难以成功。
2、忌贪快。决心很大,追求“快”,恨不得“一举成名天下知”,世间哪有那么“便宜事”。从小学到大学,要十多年;从懂得做对联到出佳作,绝非朝夕工夫,短得要两三载,此亦“恒”也。别被吓住,朝夕能出精品,这就在于个人基础。
3、忌贪长厌短。对联一般宜短而精,一味认为“长联易得出名”,非高手反而弄巧成拙。因为长联易犯“重字”,内部结构对应关系等复杂较难匹配。
4、忌贪奇贪异。实用对联作法尚未过关,便去搞巧、奇、怪之类的对联,则会失去重心。
5、忌贪多。懂得对联基础知识后,就年产对联几百甚至千余副,欲以“高产”称著,或者赶时间,急于出集子,操之过急。正确的方向是“少而精,精后多”。
6、忌骄。发表几副或一些作品,或得过一两次小奖(一指地区不广,二指含金量不足),便不想钻读报刊上的`好作品(包括理论等),守株待兔无益。“功夫到家”这个话实难结论,在甲次征联获甲等奖,乙次不一定获奖,总有间破的。
(二)、句式
7、忌句子长短不一。古传有这种例子,如“红颜配老翁,妙;知己成佳偶,堪欢。”这不是“对联”。有的联书收入它,贻误初学知多少?!
8、忌节奏不相称(注意“假对”例外)。如某书中:“掌握/科学/创/大业;黄土/育出/金和玉”,除了缺乏对联味,上句是二二一二式,下句是二二三式,属对不成。
9、忌把律诗对偶句式与非律诗对偶混谈。律诗对偶句式是固定的,有二二三(或二二一二)和二二二一两种节奏(音步)。非律诗句式,每个节奏的字数不能固定,以词、词组语意而定。总之,音步必在同一“点”上,如周恩来一联:
与/有肝胆人/共事;
于/无字句处/读书。
(三)、音韵
10、忌音步平仄不协。对联基本原理——音韵(或叫声律)方面,是要讲平仄对仗的:
本句之中,第一音步用平,第二音步必仄,第三音步又要回复用平……叫平仄相间(或交替)。
对句之间,第一音步必仄,第二音步必平,第三音步必须用仄声……叫平仄相对(或相反)。
此说既适应律诗对偶句式,也适应非律诗对偶句式。例如我的“祖国颂”百佳联:
日出(●)东方(○)九万里(●)就无(○)哪个(●)重谈(○)冷;
斗悬(○)北国(●)两半球(○)难得(●)有人(○)不道(●)明。
不过律诗对偶型,句子的平仄要求严谨些,仄起句子(指上联)要避拗句,平收句子(指下联)要避孤平。犯了“拗、孤”要补救,因而要正确理解古传的“一三五不论”。如果你听某些人“不要提拗句、孤平”的说法,那就对于律诗对偶格律型和非律诗对偶格律型混淆不清,你上当了。例如:“金盾杯”全国征联赛有个出句:
金盾耀金辉,题词五载千军奋;
五、七句子都是律诗句式,平仄严谨。获奖的对句中有:
警威凭警德,造福一方百姓安。(一等奖)
从句脚“德对辉”来看,是古声,因“德”在今声中为“平”,那么七言句的“一”古乃仄声,便犯了孤平。如以今声论,不是孤平,但“德、辉”乃平对平,亦失律。终于留下遗憾,不能忽视。
11、忌同声(同调)落脚。上下联尾不能平对平、仄对仄。应“仄起平收”。古有个别例子,不能视为合理的平仄格式。
12、忌三平尾。这是专指律诗对偶型而言的,三连平影响音韵铿锵;三仄尾在遣词无法解决时可不避,因为仄调有上去入,(今声有上去两种),它们本身有高低升降之别,不可能同为去声(或上声)。
13、忌长联句脚平仄乱阵。通常是保持“马蹄格”形式,也可同字连脚(这是押韵式的一种),如“看我非我,我看我,我真非我;装谁像谁,谁装谁,谁就像谁”以及某些排偶自对等有规律的形式。不宜把句脚搞得时而平对平、时而平对仄、时而仄对仄。米汤煮芋子,糊糊呷呷乏味。
14、忌邻音字安排不当。并非禁止使用,安排不当念起来拗口,有些像绕口令,则欠韵味。
15、忌不突出读音重点。对联虽与诗词不同体裁,但同属音韵文学这一范畴。虚词宜少用,音节上恰到好处时,选择音节响亮的词(开口呼的词),配合平仄安排,一念朗朗上口,更臻协调风趣和色彩。
所以,只保持“上仄下平收尾”的宽对,而不讲究以上音韵常识的作品,除少数意境出奇者外,大多过不了美学关。只能说“大多”,因为对联“美”是多方面的。
;
这副对联对仗工整,但不合律。下面是这副对联的平仄:
上联:平仄仄平平
下联:仄仄仄平平
对联的基本规范如下:
1、上下联字数相等、结构相同。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
2、对应位置词性相同。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对的位置上。
3、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按韵脚来分,上联韵脚应为仄声,下联韵脚应为平声,谓之“仄起平收”。按音调平仄区分。上联最后一个字为仄音,下联最后一个字为平声,一声二声为平,三声四声为仄。 按因果关系区分。因是上联,果是下联。 按事情大小区分。小在前,大在后。时间先后区分上联在前,下联在后。
对联的八大禁忌:
对联的八大禁忌:一忌合掌二忌重,三忌失对欠平衡。 第四失替应留意,五为乱脚六孤平。 第七切记三平尾,八忌上重下边轻。
1、 门联应区分上下两联
一般来说,门联有两个直接对联和一个水平对联。如果直接对联的最后一个字是平声(国家拼音字母表中的第三和第四个声调),那么它就是上对联,而平声(拼音字母表中的第一和第二个声调)就是下对联。请记住,它是从面向门的右侧粘贴到左侧的。如果上下对联最后一个字的平调相同,则应根据其含义加以区分。
2、 不要只是在门口贴一个“春”
在古代,只有音色俱佳的地方,如宜弘院,才会在门上贴上“春”。因此,也建议不要在家门口贴“春”,以免吸引腐烂的桃花。相反,你可以粘贴“福”。
3、 春联不是倒贴在门口的
由于“到”和“倒”在古代仪式中是同名和同义的,所以把春联倒贴有“财富”和“祝福”的含义,但门是进出的空间。如果将春联倒贴,就有了倾注所有祝福和金钱的意义。因此,建议在窗户、米罐等地方使用倒置技术。
4、 贴春联和奇数是吉祥的
众所周知,红包只有在偶数时才是吉祥的,而春联则恰恰相反。人们认为奇数1、3和5是阳,偶数2、4和6是阴。因此,在门口贴春联时,记得贴象征吉祥的奇数。如果你不小心粘贴了偶数,可能很容易吸引阴。然而,房子里的春联不受此限制。
5、 贴春联的最佳时间
从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北)或二十四日(南)开始,你应该在有空的时候打扫卫生。最好在大扫除后开始贴春联。贴春联的最佳时间是“除夕早上6点到中午12点”,因为在这段时间里,阳气是最活跃的。
6、 旧的春联应该撕下来
有些人贪图方便,把春联贴在旧春联上。他们想说,如果看不见他们,他们会没事的。事实上,他们必须把它们撕下来,撕下来,然后粘上去。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真正象征着消除旧的和新的,并带来好运的新的一年。
7、 避免使用不吉利的词
随着时代的进步,许多现代风格逐渐出现在春联中。然而,在充分发挥创造力的同时,我们必须记住避免使用“灭绝”、“厥”、“死亡”和“死亡”等不吉利的词语。最好不要出现意思不好的同音词。
8、 葬礼上不允许贴春联
如果在家里举行葬礼不到一年,不要在新年时贴春联,以免看起来像是庆祝活动。
1.对联的八大禁忌:一忌合掌二忌重,三忌失对欠平衡。
2. 第四失替应留意,五为乱脚六孤平。
3. 第七切记三平尾,八忌上重下边轻。
4. 对联,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
5.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华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
6.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
【对联的禁忌】
1、忌同声落脚
这是就上联或下联各分句句脚之间的关系而言。由多个分句组成的对联,各分句句脚的平仄安排,严格说,可以马蹄韵为规则。所谓马蹄韵,指的是句脚平仄安排如马之走步,后脚踏着前脚印走。其平仄格式为:平仄仄平平仄(仄平……),或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但是,作者认为,从对联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出发,考虑到对联“联无定句,句无定字”的特点,以及对联句式的复杂性等因素,其句脚平仄安排的格律要求亦可以“忌同声落脚”为规则。准确一点说,此规则有两点要求:(1)、每边二至三个分句者,要求各分句不能全是同声落脚。(2)、每边四个以上分句者,要求各分句不能连续三句(上下联起句及中间分语段时可以例外)或三句以上同声落脚。这种规则理论上简洁明了,运用上灵活多变,既体现了原则性和理论性相结合,又能包容在句脚平仄问题上的几种主要不同意见。以每边五分句长联之上联为例,按“马蹄韵”的规则,只有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中间分语段时)两种正格,另有仄平平仄仄一种变格,共三种格式。按“忌同声落脚”的规则,那么,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中间分语段时)、仄平平仄仄、仄仄平仄仄、仄平仄平仄、仄仄仄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平仄仄等十一种格式皆为合格,且无须分正格与变格。
2、忌同声收尾
这是就上联联脚与下联联脚之间的关系而言。准确一点说,此规则也有两点要求:(1)一副对联不管长短如何、分句多少,都要求上联仄声收尾,即上联最后一字应是仄声;下联则要求平声收尾。一般不能上联平声收尾,下联仄声收尾。(2)上下联不能同声收尾,即上下联最后一字不能同是仄声或同是平声。
3、忌三平尾或三仄尾
指的是在一个句子的最末三个字,应尽可能避免都是平声或都是仄声。如“缘深因厚坐莲台”,若将“坐”改为“登”,就成了三平尾。又如“依法修行能入道”,若将“能”改为“可”就成了三仄尾。三平尾或三仄尾,在平仄单调上并无二致,为体现理论上的一致性,应将二者都作为禁忌,不能只忌三平尾而不忌三仄尾。
4、忌孤平或孤仄
指的是在五言或六言的句子中,应尽可能避免全句只有一个平声字,或只有一个仄声字。如:“万事皆如意”,若改为“万事俱如意”,即是孤平;又如:“菩提当下现成”,若改为“菩提当下圆成”,即是孤仄。在此,作者对孤平问题拟略加论述。作者认为,联律不必完全依从传统诗律,从联律来说,“在五言或六言的句子中,若只有一个平声,就犯孤平”,此定义更加简洁合理。因为:其一,此定义对平仄的要求,总的看是宽松了一些,符合对联格律的发展趋势。其二,依传统诗律,所谓孤平,还要除句脚外,但对联与近体诗有一个较大的不同,就是尾字(句脚)的平仄要求有所不同,且不要求押韵,所以在联中,尾字(句脚)不一定要单独划出。其三,以字面看,孤,就是一个,孤平的字面含义和实际含义若完全一致,有利于理解和操作。传统诗律的孤平是:在五言平起、七言仄起的句式中,除韵脚的平声字外,如果句中只有一个字是平声字,就犯“孤平”。这种定义,实际上,已经把孤平定死在一两个句式上了(具体说,五言“平平仄仄平”变为“仄平仄仄平”,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变为“仄仄仄平仄仄平”,就是孤平)。因此,对孤平二字,必须加以附带补充说明,人们才能实际理解和操作。其四,以五言联而言,若只有“仄平仄仄平”是孤平的话,那么,再来看看“仄仄仄平仄”,比较这两种格式,从平仄的死板、单调来看,究竟哪一种更死板、更单调?其五,近体诗,主要是五、七言,因此,在六言联中,传统诗律的孤平概念就不能加以解释,而六言联中,同样可能存在孤平现象。
另外,孤平或孤仄,在平仄单调上,也没有什么不同。古今诗联作者,不管对于孤平,还是对于孤仄,实际上,都是能避免就避免。因此,将二者同时作为禁忌,不仅体现理论上的一致性,也是源于现实情况的。附带指出,依作者上述定义,孤平或孤仄的现象,实际上只存在于五言和六言句中,因为在七言以上的句子中,如果遵守了平仄交替的基本要求,是不会出现孤平或孤仄的。
5、忌同位重字和异位重字
对联中允许出现叠字或重字,这是对联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只是在重叠时要注意上下联保持一致。如“世事纷纷”对“红尘滚滚”,其中,“纷纷”对“滚滚”,就是叠字相对;又如:
修道是修心,心空即是涅盘岸;
见因如见果,果苦莫如地狱人。
其中,“修”对“见”、“是”对“如”、“心”对“果”,就是重字相对。但是,对联中应尽量避免同位重字和异位重字。同位重字,就是同一字出现在上下联同一位置,如“法界”对“世界”、“成道”对“成魔”。但有些虚词(之乎也者而矣哉,等等)的同位重字是允许的,如:
漏网之鱼,世间时有;
脱天之鸟,宇内尚无。
异位重字,就是同一字出现在上下联不同位置。如:
业流不住勿贪境;
命运相同莫恨人。
若将下联的“莫”改为“不”,就与上联的“不”字异位重字。
同位重字和异位重字是对联之忌。不过,有一种特殊的异位互重格式是允许的,如:
本无月缺月圆,它随顺你;
虽有花开花落,你任由它。
联中的“它”对“你”,就是异位互重。
6、忌同义相对
同义相对,又称为合掌。所谓忌同义相对,指上下联相对的语句,其意思应尽量避免雷同。如“旭日”对“朝阳”、“史册”对“汗青”、“神州千古秀”对“赤县万年春”等,就属合掌。当然,出现个别非中心词语(尤其是虚词)的合掌,或者合掌部分在联中比重很小,无伤大雅。一些含义相近的语句相对,也未尝不可。
贴春联的禁忌
禁忌一:左右联不能贴错
上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仄声字结尾,下联则是平声字结尾。在张贴春联时,往往有的人把上下联贴错位置,这是非常不好的,注意要区分上下联关键在最后一个字。
禁忌二:贴春联的时间
贴春联最好是除夕早上6点到中午12点之间,把旧春联撕破,表示破除不好的运,有除旧布新的含义。
禁忌三:福字不可随意贴
贴春联的同时,有的人家还喜欢贴‘福’字,但贴‘福’字不是都要倒着贴。注意大门上的福字必须正贴。大门上的福字有迎福和纳福之意,而且大门是家庭的出入口,一种庄重和恭敬的地方,所贴的福字,须郑重不阿,端庄大方,故应正贴。箱柜上的福字要倒贴柜子是存放物品的地方。倒贴福字,表示福气(也是财气)会一直来到家里、屋里和柜子里。但是特殊情况,如一年中家中有意外发生,希望转运的人们可以将福字倒贴,用来改运。
贴春联有什么讲究
1、贴春联时间有讲究
根据传统,贴春联的时间是大年三十的上午,7点12点之间,在这个时间贴春联有传说:春联即为天上的神仙,当春联撕破,就会升上天庭,去向玉皇大帝报告家家户户的情况,希望天神能给民间的家庭带来好运等。
2、上下联有讲究
人们张贴春联时,看上下联关键在最后一个字,上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仄声字(普通话三声、四声),下联则是平声字(普通话一声、二声)。
3、张贴字数有讲究
大门上贴春联,要贴单数字的春联用单数象征吉祥福气好运。
贴春联的原则
(1)贴春联的时间
各地习俗的不同,贴春联的时间也稍有差异。俗话说:二十八,贴花花,也有些地方的民谣里有二十九,贴倒酉(意即贴春联)一说,春联一般在腊月二十八、二十九这几天贴春联。
(2)春联的张贴
传统习惯,春联的上联要贴在右手边(即门的左边),下联要贴在左手边(即门的右边),横批也是从右往左读的。上下联不可贴反。譬如,红梅含苞傲冬雪;绿柳吐絮迎新春,从内容看,上联与下联具有时序递进关系,贴反了就错了;从平仄看,通常尾字是三声、四声的(即仄声)是上联,尾字是一声、二声的(平声),是下联,注意不能贴错贴反。
标签: 对联的八大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