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搞笑的对联(精选5篇)

搞笑的对联范文第1篇

【中秋节搞笑的对联】

上联:中秋赏月,天月圆,地月缺;

下联:十五驱鬼,大人怕,小人乐。

上联:占得清秋一半好;

下联:包子馒头吃个饱 。

上联:玉蟾清冷乡思起;

下联:多整几杯搞基去。

上联:今夜羁人独向隅;

下联:除去炒饭不盖浇。

上联:楼高百尺思摘月;

下联:我诱红杏出墙来。

上联:独立寒秋,望断天涯寻雁影;

下联:光景太慢,歇斯底里等包裹。

上联:榕江两岸无边风月催人醉;

下联:滨江路上好多交警抓酒驾。

酒如钱,因斟乃见;

下联:饼似月,遇食则亏。

上联:皓月一盘耳;

下联:红星二锅头。

上联:踏梯望月;

下联:坐井观天。

上联:时逢佳节玉盘转;

下联:人遇故知琼汁流。

上联:几处笙歌留朗月;

下联:独家小酌待基友。

上联:一江一月一思念;

下联:两山两人两相知。

上联:无钱无粮中秋一到便可饮风吃月;

下联:有情有意年关一过就可娶妻纳妾。

上联:美酒佳人伴身侧,春风自得意;

下联:夜市千灯映皎月,人月俩团圆。

上联:中秋八月中,月月明,赏好月,赏月好;

下联:小屋活动时,日日欢,作美文,作文美。

上联:佳节美酒佳,酒酒香,把欢酒,把酒欢;

下联:天涯一片天,片片云,剪云片,剪片云。

冬至冬冬至,每冬先寒节而至。

月明月月明,按月以圆时愈明。

清代徐稚小的时候,老师出上句,他对出下句。"月明"指每月十五,有时也用来指"中秋"与"冬至"相对。

中秋赏月,天月圆,地月缺。

游子思乡,他乡苦,本乡甜。

"地月缺"指人不团圆。中秋节又称团圆节,每逢佳节倍思亲。

唐代诗人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中有一名句:"天若有情天亦老",有人以为是绝对,后来曼卿对"月如无恨月常圆",可谓天衣无缝。

厦门虎溪岩是赏月胜地,"虎溪夜月"是厦门名景,对曰:

虎踞迎风爽,溪流印月清。此联也属"鹤顶格"。

东林寺也有一对联: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星。意境甚为辽阔高远。

赏月佳处杭州西湖,平湖秋月处有一对联:

静观万物,欲平天下有如湖。

佳景四时,最好秋光何况月。

重庆巫峡瑶上有一副妙联:"月月月明,八月月明明分外;山山山秀,巫山山秀秀非常。"此联运用叠字手法写出了"月到中秋分外明"的特色,与巫山秀色为内容的下联相对,堪称工整自然,珠联璧合。

搞笑的对联范文第2篇

“恶搞”这个词从什么时候开始流行的?这个恐怕无人能够说清,目前的《现代汉语词典》也没有收入该词,也没有一个对“恶搞”这个流行词汇的统一定义。恶搞一词中的“恶”显然有“恶作剧”的意思,“搞”则有“搞笑”之意。按照一般的理解,它有着“夸张”、“解构”、“戏仿”等含义,类似于先前出现的“大话”、“戏说”之意。对于“恶搞”的普遍理解是,对公众熟悉的人物或事物根据自己个人的意愿进行大胆、夸张、具有讽刺意味的重新定义和打破传统理解的没有明确因果关系的重新诠释。这种诠释具有强烈的感官刺激,个人主观色彩和感彩强烈,对被“恶搞”的对象在一定程度上构成正面或侧面的讽刺与嘲弄,以达到某种滑稽、幽默、搞笑的喜剧效果。本文认为,网络“恶搞”是指网民以网络为平台,针对有一定影响的人、事物、事件或作品,应用拼贴/移植、消解意义等各种手段炮制出来的,违背常理、让人啼笑皆非的网络恶作剧。

究竟应该怎样看待这个在全国闹得轰轰烈烈,吵得沸沸扬扬的网络“恶搞”现象呢?本文拟从学理的角度从几个方面予以审视。

网络“恶搞”产生的时代背景

物质和技术上有了较为充分的保证。我国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05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已达1700美元,人们的生活条件有了极大的改善,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公民的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家用电脑普及率迅速上升。

据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第十七次报告显示:截至2005年12月31日,我国的网民总人数为11100万人。①一年后中国网民总人数增加到13700万人,一年时间增加了2600万人。此外,2005年中国博客数量达到了1600万。2006年随着博客规模面临井喷,中国博客规模达到6000万。②这标志着博客正式从精英走向了大众,开启了互联网个人化时代的帷幕。

加拿大著名传播学者麦克鲁汉的“媒介即讯息”观点认为,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每一种新媒介的产生,都开创了人类感知和认识世界的方式,传播中的变革改变了人类的感觉,也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创造出新的社会行为类型。因此,媒介又是区分不同社会形态的标志。③与“媒介即讯息”观点相联系,麦克鲁汉还提出了“媒介即人体的延伸”的论断。在麦克鲁汉看来,任何媒介都不外乎人的感觉和感官的扩展和延伸,广播是人的听觉能力的延伸,电视则是视觉、听觉和触觉能力的综合延伸。④

由于电脑巨大的信息储存量和互联网、联网数据库、邮件目录群、新闻讨论组和电子邮件等多种采集途径的同时使用,使得网络媒体拥有超常规信息容量。

互联网实验室认为当今互联网发生如此深刻变化的背后是互联网带给社会和网络层面的巨大跃迁。它是个人在经历作为互联网信息的被动接受者,到信息的创造者,并进而成为机会的创造者这一系列过程后,终于成为互联网的中心,并引发个人生产力的巨大提升和生活方式的变革。这些都为网络“恶搞”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表演平台。

政治环境越来越宽松,公民有了充分的言论自由,文化上越来越多元。改革开放前中国社会的性质是一种高度一体化、权力高度集中的政治社会,而相应地,它在文化上的突出特点是:文化的政治化、一体化和计划化。国家对于所有文化资源与文化活动实施全面控制,不存在或基本不存在民间文化活动。一些以“民间”团体或“群众”团体名义进行的艺术与文化活动实际上与政府高度一致,没有真正独立意义上的民间艺术或文化,独立意义上的民间文化活动即使偶尔出现也被认为是非法的、不允许的。这一格局导致了文化活动的高度政治化,文化活动与政治活动界限不清,甚至直接就等于政治活动,文艺批评与文学活动成了政治斗争的同义语。政治社会缺乏对不同话语领域的划分,更没有建立不同话语的独立的游戏规则,而是由国家当局与中央政府制定统一的话语规范。这种一元化的政治社会在文化上片面地强调“政治挂帅”、“以阶级斗争为纲”,所有的人文科学话语规范与文学艺术的游戏规则都只能为这个原则服务。官方文化差不多是全社会唯一的文化,官方意识形态渗入了民间与知识界所有的文化艺术活动,变成了大众与知识分子的政治无意识,而大众与知识分子则普遍地陷入了“失语”状态,没有自己的文化与艺术。

改革开放后,随着中国的经济逐步融入全球经济中,尤其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政治环境也越来越宽松,文化上也越来越多元,随着报纸、广播、电视、电脑的普及,传统上占统治地位的精英文化在逐渐走下神坛,相反大众文化却日益勃兴。

西方思想的影响。从西方传入的解构主义、后现代主义等思想日益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生活。在法国哲学家德里达看来,西方的哲学历史即是形而上学的历史,它的原型是将“存在”定为“在场”,借助于海德格尔的概念,德里达将此称作“在场的形而上学”。“在场的形而上学”意味着在万物背后都有一个根本原则、一个中心语词、一个支配性的力、一个潜在的神或上帝,这种终极的、真理的、第一性的东西构成了一系列的逻各斯(logos),所有的人和物都拜倒在逻各斯门下,遵循逻各斯的运转逻辑,而逻各斯则是永恒不变,它近似于“神的法律”,背离逻各斯就意味着走向谬误。

而德里达及其他解构主义者攻击的主要目标正好是这种称为逻各斯中心主义的思想传统。简言之,解构主义及解构主义者就是打破现有的单元化的秩序。当然这秩序并不仅仅指社会秩序,除了包括既有的社会道德秩序、婚姻秩序、伦理道德规范之外,而且还包括个人意识上的秩序,比如创作习惯、接受习惯、思维习惯和人的内心较抽象的文化底蕴积淀形成的无意识的民族性格。

这些西方的各种思潮也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尤其是中国的年轻人。他们大多是20世纪80年代后出生的,都接受了良好的教育,视野比较开阔,接受新事物快。伴随着历史剧变,处于转型期的他们难免对旧有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产生厌倦、怀疑,甚至嘲笑,他们不再认为对社会的发展负有责任,宁愿将个人生活置于随心所欲、纷乱无序的状态中。中心变成多元,永恒成为变迁,绝对变成相对,整体成了碎片。

数字经济的出现、影响。在信息时代,信息呈爆炸式指数递增,已经到了泛滥成灾的地步。信息并不缺少,缺少的是注意力经济。无论是网络游戏、网站BBS,还是当下的网络“恶搞”,大量的商业网站为了吸引人们的眼球,从形式到内容都进行了创新,现在的网络恶搞不过是以前的延续。

网络“恶搞”的类型

文字类网络“恶搞”。文字类网络“恶搞”是以网络为载体,以文学名著、历史名人、名著中的主人翁等为主要对象,以带有一种现实距离感的文字、语法、语气为表现形式的恶作剧和爆笑作品。文字类网络“恶搞”既有完整的“恶搞”作品,亦有模拟名人进行互动式的聊天调侃。⑤

图片类网络“恶搞”。图片类网络“恶搞”是以网络为载体,以名人肖像、名画和其他各种图片为主要对象,以将各种图片胡乱拼贴/移植、联想替代等手法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图片恶作剧和爆笑品。

声音类网络“恶搞”。“曾经有一份真挚的爱情放在我面前,我没有珍惜,等我失去的时候……”就是这句《大话西游》的经典台词,曾经被翻译成了各个地方的方言,传遍了大江南北。“黄健翔解说”的各地方言版也再度红遍网络,随后更是演化成各种音乐版本,诸如摇滚、Rap、古乐等。

音乐类网络“恶搞”。音乐类网络“恶搞”是以网络为载体,以经典音乐、流行音乐为主要对象,以改变原音乐作品歌词、演唱风格等为表现形式的恶作剧和爆笑品,这类“恶搞”相对少一些,但也出现了模仿《吉祥三宝》的“恶搞”作品,如它的“小偷版”、“离婚版”均已出现。

影视类网络“恶搞”。影视类网络“恶搞”是以网络为载体,以著名影视剧为主要对象,以剪辑改编、原片配音、角色反串等手法为表现形式的恶作剧和爆笑品。影视类网络“恶搞”需要有一定的创意,其内容往往和“恶搞”对象大相径庭,“恶搞”作品需要借助的只是“恶搞”对象的名气。

游戏类网络“恶搞”。游戏类网络“恶搞”是以网络为载体,以娱乐、爆笑为目标来制作网络游戏。这类“恶搞”的对象极其广泛,只要“恶搞”者兴之所至,名人、著名影视片中的角色、名画、动画片、游戏本身等都能成为“恶搞”的对象。

网络“恶搞”的基本特征

拼贴/移植。何谓拼贴?就是指一种关于观念或意识的自由流动的、由碎片构成的、互不相干的大杂烩似的拼凑物。它包容了诸如新与旧之类的对应环节。它否认整齐性、条理性或对称性;它以矛盾和混乱而沾沾自喜。这种手法主要运用于语言的拼贴和音乐的拼贴。

游戏。在后现代大众消费文化的语境中,人们对传统的经典文本进行改编、篡改、戏说,即所谓的“大话”文艺思潮。最先出现的是周星驰的《大话西游》,把传统的师徒四人形象世俗化;漫画版的《红楼梦》十二钗一副日本动漫少女的打扮,林黛玉还染上了紫色头发;林长治的《Q版语文》让《背影》里的父亲会唱周杰伦的“快使用双截棍,哼哼哈嘿!飞檐走壁莫奇怪,去去就来”;《河塘月色》里的“我”居然希望在河塘看见“MM”在洗澡。“对传统的经典话语秩序以及这种话语背后支撑的美学秩序、道德秩序、文化秩序等进行戏弄和颠覆”。⑥

消解意义。法国著名哲学家福柯在谈到坚持批判乃至现有制度的主张而非以某种理想制度取而代之时,曾非常敏锐地指出,“任何社会都需要合理化、秩序、规范等,都必然是一种权力关系网络。任何替代性秩序在本质上与旧秩序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只是形式上的变化。因此,人应该随时随地进行反抗,但反抗的目的不是建立所谓理想国,只是反中心、反规范、反权威,解放人的潜在意志和欲望”。⑦网络“恶搞”的目的就是消遣,而且甚至要消解一切:化中心、去主题、游戏、追求无深度平面叙事等,瓦解和嘲弄主流文化的严肃性,摧毁精英文化的根基。

无中生有。这是一种随心所欲的“恶搞”。许多网络恶搞者心中想到的就是怎么才能令人惊讶、发笑,只要能达到这个效果,连牵强附会都不用,想怎么编排就怎么编排。如“恶搞”《西游记》时,孙悟空偷吃了“伟哥”;“恶搞”《红楼梦》时,贾宝玉变成了“”中的造反派等,这等无中生有的编排,目的只有一个――吸引眼球,引来爆笑。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网络成为普通民众的工具,任何人都可以在网络的平台上发言和创作,并且其言论和作品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迅速广泛的传播;技术的门槛逐渐放低,形成了一批网络创作者。这些人具有强烈的反叛和藐视权威的精神,网络的虚拟性使他们减少了现实生活中的约束和顾忌;社会转型期的各种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在短期内无法彻底解决,人们需要一个可以发泄的渠道和路径,并且渴望自己的行动得到关注和认同。

作为一种搞笑的世俗文化,网络“恶搞”能娱乐大众,有其存在理由。然而,网络“恶搞”存在许多问题,不能让其漫无边际地发展下去,“搞笑”不能演变成“恶搞”。网络“恶搞”不能伤害别人,不能突破道德底线,更不能超越法律红线。显而易见的是,确立恰当的边界规范,让这种世俗文化步入健康正常的轨道,是构建和谐中文网络社区所必须的,在当前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更有其必要性。

注释:

①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06/1)。

②互联网实验室《2005-2006中国博客发展报告》。

③④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⑤王天意、张妙龄:《透视“网络恶搞”》,《红旗文稿》,2006(14)。

⑥陶东风:《“大话文化”与文学经典的命运》,《中州学刊》,2005年7月第4期。

⑦刘北城编著:《福柯思想肖像》,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

搞笑的对联范文第3篇

猎人是如何练成的

这帮以拍摄、制作、上传网络视频为乐的猎人们在互联网上有很多不同的称呼:拍摄记录社会现象的人被称为“拍客”;在视频中做出千奇百怪壮举的角色叫“牛人”,例如那位唱《忐忑》的;自拍自导自演,不剪接别的影片一个镜头的,有一个专业的名称,叫“原创视频制作人”;若他们都很年轻,例如85后,那就专称“青年导演”或者“新锐导演”;将人家好端端的一部大片左拼右接,按照自己的恶搞思维重新演绎的人就是“恶搞者”,例如那位因《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而成名的“胡哥”;也有一帮人如狗仔队般敬业,没日没夜跟踪明星,记录点滴,有时候他们也把自己当明星,自我拍摄……

这些猎人们追猎的目标之一就是数亿网民的眼球。恶搞能引爆笑弹,那就恶搞吧;大家很久没哭了,来颗感人至上的“催泪弹”,打打人情牌;迷失太久、穿越太多,来点返璞归真、引人思考、触动心灵的小桥段……回顾一下,网络视频猎人发展至今走过了三个历史性的阶段———

1

“无聊”挂帅

事情开始于2006年前后,差不多这个时间点,国内出现了一批模仿美国Youtube的视频网站,后者因创造出一个供网民上传自拍视频、继而分享给全世界的平台而火热。还记得上世纪末电视屏幕上经常出现的《笑笑小电影》吗?当时,外国网民们上传的视频就是这种日常生活中的“无聊”视频,一个引人捧腹大笑的小意外,一张搞怪表情的脸,一段街头卖艺人的笨拙表演……这些都是当时互联网视频网站的热门素材,反正,核心点是透过互联网跟朋友分享生活。

2

“恶搞”至上

网络视频进入恶搞时代的标志就是《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看网络视频的人多了,自然就吸引了一批有专业知识背景的人参与其中,例如电影学院的学生们。他们有制作视频的专业知识,懂剪辑,也有草根网民特有的搞怪创意,再加一点点年轻人叛逆而不羁的心。于是,当时大银幕上的电影都成了他们恶搞的对象———操作不复杂,按照自己的思路重新剪接电影镜头,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全部颠覆,怀着恶搞至上的情怀,故事情节能自圆其说也就OK了。

“恶搞”比“无聊”更吸引眼球,而且恶搞的题材往往都是时下热门的话题,恶搞的网络视频就像热火上再浇点油。这时候的网络视频猎人们不光要有娱人娱己的大智慧,还要有针砭时弊的高度,以及统观各行各业的眼界,才能从生活中发现恶搞的源泉。

3

“梦想”追寻

如果说前面两个阶段的网络视频猎人用散兵游勇来形容的话,那眼下这个时间活跃在各大视频网站的猎人们可就是“有组织、有纪律、有预谋”地拍片了。过去在互联网上走红的视频都有很大的偶然性,捕抓一个罕见的镜头或者一个属于个人头脑风暴式的创意,说不定就能引起网民持续一两个星期的热论;但我们现在再细看互联网视频,走红的几乎都是集团式操作,网络视频猎人已经发展出了属于自己的组织:拥有专业电影知识的“网导”,编剧、拍摄、演员、后期制作、包装推广、网络营销,各个环节都有专业的人才参与其中。

我们暂难以作出判断,说“散兵游勇”的互联网创意更具叛逆精神,还是说“集团军”给网民提供了更好的视觉享受;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现在都是集团军的时代了。这些集团军都是对视频行业充满梦想的人,无论追寻飘渺不定的艺术理想,还是向往拍摄短平快而利润又很高的创意广告视频(又称病毒式广告),谁都能在互联网上找到自己的价值。对中国的4亿多网民而言,网络视频猎人集团化的结果,就是互联网上呈现出更多的网络原创视频,选择更多,可看的内容更多。

网络造就“万人迷”

1

网民:对于大多数80后、90后甚至00后而言,上网看视频的吸引力绝对要比呆坐在电视机前看节目高得多,数亿网民的眼球就围绕着少数几个较大的视频网站转,哪些原创视频好看、值得一看再看,只有网民的鼠标有投票权。

2

视频网站:他们是制造网络视频猎人的推手,谁更有吸引网民眼球的能力,就出钱出力捧红谁。但猎人们现在都很明白商业规则———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所以对视频网站都基本不搞排他性合作,今天在这个视频网站混,明天就在那个视频网站发新作,不得罪谁,也不偏好谁。

3

广告商:有钱好办事,尤其对于拍摄原创视频这种有技术含量、也有金钱含量的活。鉴于网络视频容易吸引眼球的特性,精明的广告商自然乐于将自己的广告理念植入网络视频。于是,视频网站作桥梁,广告商出钱,网络视频猎人出力,一则网络视频营销由此产生。应该肯定的是,广告商介入网络视频,让许多喜欢这个玩意的人们有了生存的空间;但也要客观地指出,那些笨拙地植入广告的“烂片”让大家的视觉很受累。

4

搞笑的对联范文第4篇

“恶稿”正热得发烫。

《恶搞9?11,广东惊现炸弹标志》、《公映恶搞先行》、《恶搞名著,再流行》……每天的新闻里,藉“恶搞”名义吸引眼球的不计其数。而入夏以来,一场关于“恶搞”的论战也在如火如荼地持续着。这边厢管理部门要发文禁止视频恶搞、立法者要限制恶搞,那边厢草根代表者举着“文化多元”招牌,拼力死争。看客也迅速分为两大门派,捧鲜花者有之,抡板砖者无数,火上浇油者更多。

这场仍无胜者的论战,注定了“恶搞”必将闯入2006年关键词三甲之列。

恶搞之前生今世

恶搞并非“忽如一夜春风来”。有评论以为,从王朔的拿崇高开涮,就隐约已见恶搞的影子,后来解构经典的《大话西游》亦是,被网友们热爱的“小胖ps照”更是。

网络的普及,或许是恶搞流行的最大推力。

2005年年末,搔首弄姿的芙蓉姐姐网络贴图,迅速传遍大江南北;“后台男生”凭搞笑创意红透网络。最终,胡戈的《馒头血案》在笑骂声中将“恶搞”推到了极致。

颠覆传统、挑战权威、草根文化代表……此时的“恶搞”虽然受到争议,但因为满足了群众的文娱诉求,在传媒的烘托下一路勇猛前行。“恶搞是社会宽容开放的标志之一,一个多样化的社会,必然有多样化形式,有不同品位的定位,才能满足民众不同层次的消费需要。”文化评论者潘采夫为“恶搞”辩护说。

然而2006年一哄而上的“恶搞潮”,不仅让观众迅速地“审美疲劳”,还令“恶搞”沦为一味宣泄和出名求财的工具。

《馒头血案》之后,《春运帝国》、《闪闪的红星之潘冬子参赛记》等恶搞原著的视频作品层出不穷。芙蓉姐姐之后,石榴哥哥、猴子妹妹继续丑态百出。可惜,均未获得群众好评。

相反,对红色经典、正面人物的恶搞,遭到了舆论的强烈评判。

雷锋死于帮人太多,被骗炸碉堡,诸葛亮需要吃伟哥,鲁迅、岳飞等等也无一幸免。粗糙的剪贴组合技术,“恶心不搞笑”的所谓创新作品在网络里泛滥成灾。

恶搞是否应该有底线?争议中,拷问声不断。

中国青年报的一项调查显示,89.9%的人认为“恶搞”应该有底线。有63.0%的人表示,如果自己成为被“恶搞”的对象,会感到愤怒。“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评论说,“这应当成为恶搞第一层次的自律”。

还有71.7%的人担心,无限制“恶搞”的流行,受影响最大的是价值观尚未形成的青少年。“成年人看了一笑而过的东西,却给孩子们带来价值观的模糊与混淆。”华师大心理系教授桑标称,“青少年的个性、人性都尚未发育成熟,但青春期又特别喜欢追求新鲜和刺激。道德标准的模糊,对青少年的危害尤其大。”

还有学者直指“文化多元”理由的脆弱。“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以‘恶搞’为能事,以群体狂欢和媒体追炒代替严肃创作,没有真正的文化创新,那就是最大的可悲了!”

“恶炒”炒糊“恶搞”

除了底线问题,“恶搞”当下的另一个困境是――“恶炒”中面目模糊。

因为“恶搞”的眼球效应,借“恶搞”变身“恶炒”以追求短暂利益,传媒在市场竞争压力下的媚俗趋势,正引发更为严重的问题。

“炒作是中小媒体的生存方式之一。”潘采夫说。

从短信竞猜遇难者人数,到热炒兔唇女;从大炒案情内幕,到渲染血腥色情细节,“恶炒”竟成为传媒激烈竞争中的“制胜法宝”。

陕西特大杀人案件的侦破,引发的是媒体连篇累牍的“杀人狂变态心理”“狂魔心路全剖析”,恐怖血腥的详细描述争夺读者眼球。女职员夜宿公司遇害,有网站立刻制作奸杀过程图,图文并茂以博点击率。

为博出位迎合市场,为点击率收视率折腰,传媒角色与商业角色的错位,令“恶炒风”如野草般烧不尽,吹又生。

“媒体‘逐利’现象严重,是传媒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缺乏职业道德的表现,如不加以自律,早晚会失去话语权。”传媒学者的警示,并非危言耸听。

恶果已经初露端倪

2005年年末,一位家境贫困的女大学生因为母亲重病,上网发帖求助。但求助被传媒“恶炒”成“卖身救母”,由于此前过多炒作“女大学生”和“卖身救母”类新闻,消息一出即引来质疑和谩骂的蜂拥而至。2006年,重病的母亲因缺乏治疗费,撒手人寰,成为“恶炒”的最大牺牲品。

2006年夏天,“桑美”袭击浙闽地区。某媒体的采访车因解救市民被困,报社工作人员上网发求救信息。跟帖者中,竟没多少人相信事件真实性。“切,又想炒作了。”“哈,温州人有钱,发辆坦克去救你们好了。”冷嘲热讽倒不少。

逐利不可避免地引发新闻造假,假新闻层出不穷,媒体的公信力就逐渐丧失。恶性循环的后果令传媒重创。

当“恶搞”与“恶炒”联姻时,其轻松逗笑的草根文化诉求原貌已经相当模糊,即便是无恶意的“恶搞”,也可能在铺天盖地的炒作中,变得面目狰狞,后患无穷。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郭于华表示,“恶炒”汹涌中,“恶搞”这个词早已定义不明,所指内容模糊不清,相关的争论也变得无意义。

“恶搞”走到了悬崖边

接二连三的事件,令人们对“恶搞”的批判越发严厉。

“极品男”是其一。―名大学生被恶搞成一个在火车上与邻座女生疯狂搭讪的“极品男”。网络上暴增的口诛笔伐,几乎使其精神崩溃。利用网络来恶搞或搞垮―个人的案例,“极品男”不是第一起。早前“铜须门”就借桃色事件,吸引网民的注意力,并引发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网络暴力。

被恶搞吸引了眼球,却模糊了辨别真伪冷静分析的能力,一味地喊打喊杀,宣泄情绪。“铜须门”的教训还在,恶搞却没有绝迹。

如果说网络大肆讨伐,是“全民恶搞”的话,那么此前更热闹的“流氓外教通缉令”,则让全国网民彻底尝到了“被恶搞”的滋味。

一个“流氓外教玩弄中国女性”博客被广泛传播,惹得不少网民振臂高呼,要来一场“全球通缉、驱逐流氓外教”行动。然而境外媒体报道称,这个流氓博客,实际不过是一个恶作剧,几个所谓“行为艺术家”试图以此试探中国民众的反应。“煽动起来的公众愤怒最后撞在于一堵棉花墙上”,评论者认为,这场公众情感戏有点可笑。

“9?11”前后,全世界在为无辜的牺牲者默哀时,“恶搞9?11”系列却不断冒头。《北京双子座大楼被轰炸》的恶搞还在继续,广东又出现了炸弹符号和大楼被炸图片。

一位读者不无担忧地问:“‘狼来了’听多了,会不会有一天真的灾难来了,我们还以为是恶搞,一笑而过?”

搞笑的对联范文第5篇

马克·亚伯拉罕斯的谐趣科学

2012年9月21日,在哈佛大学的桑德斯剧场,搞笑诺贝尔奖举行了第21次颁奖。与以往一样,这个颁奖仪式极尽搞笑之能事:一位银发女士,手提文件包,挽着一位手持扫帚的男宾的手走到台上,掏出一叠发言稿,然后只说了一句“welcome,welcome”后就直接下场。而获奖者们只被允许用60秒的时间来致获奖词,超时就会被8岁的甜便便小姐打断——她会走到演讲台旁边,盯着演讲者说:“请停下。我讨厌。请停下。我讨厌……”一直说到演讲者停止。

到底什么是搞笑诺贝尔,且让我们回顾一下本届搞笑诺贝尔奖中的几个奖项:

文学奖:美国政府责任署发表的一份标题为《应采取行动重新评估估算成本报告和研究的努力所造成的影响》的报告,获奖理由是,该政府部门的做法阐释了“如何准备一份报告的报告的报告的报告的报告……”;

和平奖:俄罗斯的SKN公司将老旧俄国弹药制作成钻石的回收利用的研究;

心理学奖:AnitaEerland等人所做的一项“身体靠左侧倾斜让埃菲尔铁塔显得小一些”研究;

化学奖:JohanPettersson等人所做的一项“因为这里的水中含铜量太大,瑞典某小镇上有居民毛发会变绿”研究;

物理学奖:KelerandGoldstein等人所做的一项“马尾辫运动时的力学分析”研究;

流体力学奖:RouslanKrechetnikov和HansMayer所做的“人们在端着咖啡杯走动时咖啡的溅出情况,在你走到第七步至第十步之间,咖啡最容易溅出”研究。

先发笑,再思考

与一般人所认为的搞笑诺贝尔奖是在奖励那些“搞怪以及恶作剧”的科学研究成果不同的是,马克·亚伯拉罕斯实际上旨在鼓励人们解决那些“伟大的困惑”,所有做出了“乍看之下很好笑,实则发人深省”研究的人,都有机会参与甚至获奖。正因如此,很多人疯狂地爱上了它。

马克·亚伯拉罕斯于1991年创办搞笑诺贝尔奖。与真正的诺贝尔奖相比,搞笑诺贝尔奖虽然是搞笑模仿,但其奖励的那些科学成果,也可能只比真正的诺奖成果更“细碎”些。“没有人是孤身入睡的,所有人都有几百万个微小的生物陪睡,而这些生物还是由我们自己身上的皮肤碎屑所滋养的,这些生物的排泄物可能导致过敏反应或其他慢性病……螨虫的觅食时间,集中在下午6-9点和早上0-3点。”这是搞笑诺贝尔奖的一项生物奖,研究对象是陪伴我们的螨虫。再比如,荷兰的两位科学家发现哮喘症可用过山车治疗;日本研究人员利用黏菌确定铁路的最优线路;而新西兰的研究人员发现,在冬天结冰的人行道上,如果在鞋子外面套上袜子,会比较不容易摔倒……看了这些,你还认为,这个奖项只是单纯在搞笑吗?

每年,10项“搞笑诺贝尔奖”都要授予那些取得了“无法也不应该被复制”成就的人。但每一项被“搞笑诺贝尔奖”选中的成就,都能够让人:1.开怀大笑;2.惊讶地摇摇头。

许多成就是纯科学方面的。挪威生物学家评估了麦芽啤酒、大蒜及酸奶油对水蛭的胃口的影响;一位纽约兽医把从猫耳朵上抓到的螨虫塞进自己耳朵,并详细记载了之后的症状。

有些成果关乎经济。一位智利商人凭一己之力使自己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损失了0.5%;美国经济学家向人们展示,死亡与纳税之间有着十分奇特的密切关系。

还有些成果关乎艺术、文学、政治、军事……

每年的颁奖礼上,按照传统,观众会在颁奖典礼上向讲台抛纸飞机。获奖者自费来到现场,在纸飞机的飞舞中与真正的诺奖得主济济一堂。

马克·亚伯拉罕斯在他的《笑什么笑,我们搞的是科学》中这样说:大多数奖项,要么赞颂优胜者,要么嘲弄失败者。总的来说,这个世界似乎喜欢把事情划分为非此即彼的两类……“搞笑诺贝尔奖”却与此不同,它旨在表彰那种伟大的困惑。要知道,我们大多数人许多时间都处在困惑之中……大多数人总会做成点什么事,却从未获得过什么让人春风得意的奖项。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颁发“搞笑诺贝尔奖”:这是向你及所有人表明,你已经做成了一件事情。那件事情本身,可能比较难解释,甚至可能完全无法解释。你的成就是否能够造福公众,很难说,甚至都难以评价,但事实是,你做成了这件事,并且也为此得到认可。

中国也有“搞笑诺贝尔奖”

其实,在中国,也有“搞笑诺贝尔奖”——“菠萝科学奖”。今年4月,首届“菠萝科学奖”颁出,发起者之一是著名科普网站果壳网。

“菠萝科学奖”的颁奖典礼以欢乐的开场白开始:“女士们、男士们!请把手机、呼机、联合收割机、时空穿梭机……通通关机。我们为您准备了能自动升温的坐椅,使用方法是:扭动您的腰肢,不停地摩擦坐椅,包暖!让我们怀着爱咋咋地的心情,共同迎接2012‘菠萝科学奖’的到来!”

比照诺贝尔奖,“菠萝科学奖”颁出物理、化学、数学、心理等9大奖项。它对自己的定义是:“一个横空出世的正规科学奖项,有着有趣,甚至古怪的取向,它可能会改变你的思维。”

化学奖由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团队的“瓦罐鸡汤主要滋味物质研究”获得。瓦罐鸡汤为什么比普通鸡汤好喝?该研究发现,瓦罐鸡汤中的鲜味物质,明显高于其他方法熬制的鸡汤,因为,瓦罐受热更均匀,鲜味物质更不容易降解。组委会给出的获奖理由有点小幽默:“这项研究的出现,为陶瓷产业提供了新的利润增长点,也为中华文化引领世界潮流提供了强有力的科学支持。”

其他奖项包括:中山大学获得的心理学奖——“数钱能减轻人的疼痛”;复旦大学获得的医学生物学奖——“Y染色体鉴别曹操身世之谜”。

“向好奇心致敬”是中国版搞笑诺贝尔“菠萝科学奖”的口号。与一般的学术研究不同的是,不好玩的科学研究,绝对得不了“菠萝科学奖”。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