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皇帝上联 灯明月明,大明一统!无人敢对,仅一神童对出下联

明朝永乐年间,京城之中有个名为彭印山的孩童,他自幼聪慧过人,有着很大的名气,被誉为神童。

封建王朝,名气想要体现,诗词歌赋就占据了半壁江山,基于统治的需要,所创造出的内容也得切合于“维护统治”的需要,在这一点上,朱棣也比较在意。

每到节日的时候,北京城内的各种活动也不少,朱棣也是希望通过各式各样的活动,来表明自己所创造的盛世。

永乐年间的一个元宵节,京城里面四处都是张灯结彩,人们高高兴兴地走上街头,来共庆佳节。

朱棣也想好好感受一番,他本身就是乱世出生,也要求官员们能体恤民情,自己能做的时候,也会如此。

他微服出宫,观赏着灯火,结果发现一户人家门口并没有彩灯,屋内,竟然还有一个童子正在读书,这样的情况,确实极为少见。

他感觉到非常奇怪:孩童的天性是贪玩,为何这个孩童还能在闹市中读书?

朱棣推开门进去,发现这名孩童只有七八岁的样子,正点着灯读书。

孩童看到朱棣之后,也觉得对方风度翩翩,家中有客人来了,孩童便起身施礼。

朱棣询问孩童的姓名,孩童回答名叫彭印山。

彭印山是京城中出名的神童,朱棣微服,也有所耳闻,一位随从问道:“是那位小神童吗?”

彭印山说道:“过奖!”

朱棣一听,便来了兴趣,趁着今日是元宵节,也想让大家一起乐乐,于是就想着出个对子,大家一起作答。

因此,朱棣口吟了上联:明灯明月,大明一统。

上联三个“明”字,也印证了明朝,而嵌入了一个“一”字,也同样代表着朱棣是想要赞扬如今大明王朝空前繁荣统一的景象。

身边的随从们都知道这是一个表现的机会,可听到这句后,就有点担心起来。

这也不难理解,朱棣似乎一生都在证明自己的能力足以当上一个正统的皇帝,所以他才会将统治下的繁荣看得如此之重要,若是对错了句子,惹得皇上不高兴,按照朱棣的性格,极有可能要掉脑袋。

就在一片沉默中,彭印山对出了下联:君乐民乐,永乐万年。

彭印山的下联,可谓是直接击中了朱棣的内心,连用三个“乐”字还嵌入了“永乐”年号,可谓是对仗工整、构思巧妙,同时,他还充分赞扬了永乐皇帝的功绩,表现出皇帝治下兴旺强盛的繁荣景象。

朱棣听闻之后更是龙颜大悦,当即夸赞了彭印山一番,几天之后,他的圣旨就下来了:传彭印山进宫伴读。

不过,关于这位神童后来的记载,却不多了。

民间有一种说法:这位被寄予希望的神童还是没有逃脱“慧极必伤”的命运,匆匆离世,朱棣在听闻后非常悲伤,还让大学士为这名神童写了墓碑。

朱棣虽说是“武将”出身,不过从很多地方也都能看出,他的一生非常重视文学,他本人也极为爱好字画,沈度因为书法温润,被其称为“我朝王羲之”。

他在位的时候,也逐渐完善了文官制度,后来的内阁制度的雏形也在这一阶段形成,他大力宣扬儒家思想,改变了明初道教之风。

而且,朱棣还组织过一系列的编书活动,比如《永乐北藏》、《圣学心法》等等,很多内容中,都阐述了他的治国理念。

当初的马苑对联,也能看出朱棣和朱允炆的性格差距。

当朱元璋即兴说出“风吹马尾千条线”的时候,朱允炆的回答是“雨洒羊毛一片毡”,而朱棣的回答却是“日照龙鳞万点金”。

朱棣和明朝的其他皇帝都不太一样,按理说,开国皇帝打下天下,其余的皇帝只需要经营就可以。

可朱棣从出生开始,他的人生似乎就不太一样。

在1360年,朱元璋的大对手陈友谅一路高歌猛进,已经打下了太平,紧接着就要进攻应天的时候,朱棣呱呱落地,前线战线吃紧,朱元璋满脑子都想着打仗,根本没空理会这个孩子。

这也就意味着,朱棣出生的时候,还并不是皇子。

到了1367年,朱元璋给才好好给孩子们起名,朱棣作为第四个孩子,分到了一个“棣”字。

朱元璋是从“开局一个碗”一路走来,自然懂得军事的重要性,因此,他对于孩子,也是军事化教育。

朱棣和他的兄弟们经常穿着麻鞋,和其他士兵一样到城外远足,待到年龄渐渐变大了以后,他们还需要在演武场上准备练武。

待到朱元璋的天下渐渐稳固以后,他对于孩子们的文化教育也格外重视,朱棣和其他兄弟们一同入学,接受了系统性的儒家思想教育,这也为朱棣后来展现出文人的一面埋下了伏笔。

洪武三年,朱元璋将诸多皇子封为王,其中朱棣为燕王。

十年之后,朱棣来到了北平,他只有少量的军队,那会明朝的北方还是有蒙古人捣乱,燕王朱棣大展身手的时候也就来了,当他将乃尔不花劝降之后,朱元璋都感觉这个儿子成了大气候,高兴地说:“肃清沙漠者,燕王也。”

自此之后,朱棣的威名大振,多次被朱元璋派去北方参与军事行动。

可是,那会的皇帝的继承权不是靠战功赫赫就能拿来的,关键还得靠投胎。

同样是朱元璋的儿子,朱标被立为太子,关键原因还是因为他是第一个儿子,朱棣是看着自己的父亲一路打下江山的,对于这样的安排,他心里自然是有不满,可又不敢多说什么。

可是,太子朱标早早就夭折了,朱元璋无可奈何,只好立了皇太孙朱允炆为合法继承人。

在朱元璋去世后,朱允炆就登基了。

结果,朱允炆丝毫不给那些叔叔留面子,上来之后马上就开始采取削藩的政策,将周王、代王、湘王等都逼得自尽,朱棣本来就是忧患意识特别强烈的那一种,面对这样的情况,自然感受到危机重重。

因此,在建文元年,朱棣抗命,以“清君侧”为由发动了“靖难”,双方开始了一场持续了三年的军事对抗。

燕王毕竟不算是正统,所以起兵的时候只有10万人左右的部队,除了北京那一片,也没有其他什么领土。

远在南京的朱允炆有一支三倍于燕王的常备军,而且他本身还掌控着全国的经济,那些明朝的附属藩国都支持朱允炆平定这场“叛乱”。

可朱允炆从小就在蜜罐子里长大,根本不懂军队如何使用,他只是觉得自己的部队人多。

朱棣麾下的部队,都跟着他很多年了,而且个个都是久经沙场,跟蒙古人打来打去,自然积累了丰厚的经验。

结果,随着时间的推移,朱棣多年来的军事素养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朱允炆这边指挥不当、内部松懈的缺点也影响了整个战局,很快,许多原本效忠于朱允炆的将领都宣布投降了燕王。

建文四年,当朱棣已经来到了南京城下,朱允炆已经知道大事不妙,于是赶紧找来了庆阳公主和朱棣谈判,结果没有成功,之后,朱允炆就下落不明,朱棣登基,改年号为永乐。

这样的事情,对当时来说影响还是非常大的,尽管明朝还是明朝,可很多人都觉得现在的明朝不够正统。

朱棣对于这些人的处理方式也非常简单,他完全继承了朱元璋嗜杀成性的理论和性格,只要是抵抗他的,或者那些在朝堂上闲言碎语的,都难逃一死。

而他的侄子朱允炆,连影响都几乎消失了,就当他没有存在过。

因为他将1402年改为洪武35年,然后把第二年改为永乐元年,这样看起来,似乎合理一些。

虽然说是来路不正,可从统治者的角度考虑,朱棣也确实是一个好皇帝,在他的统治下,出现了一个“永乐盛世”,而著名的“郑和下西洋”也发生在这一时期。

由于朱棣的文化程度同样也很高,所以他对于那些议论才格外重视,为了堵住别人的嘴,他也重新修了史书,并且希望天下的文人都能够认同他的身份。

《永乐大典》就是那个时代的见证。

朱棣想要的,是一个土地和思想兼顾的“统一大明”,他还专门考虑到蒙古人的侵略,因此将明朝的首都从南京迁到了北京。

在他的考虑下,这样不仅可以进一步控制住东北地区,还能随时下中原,紫禁城的规模,也就是从此时奠定下来的,从那里最初的布局,都能感受到朱棣的思想。

他的心中,一直都有一件事:便是想要威震当代,留名青史。

朱棣自己内心也知道,无论有多么大的理由,都不该直接将自己侄子的统治给推翻掉,可若是不那样做,倒霉的又是自己。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朱棣知道自己这样的做法很可能被人所效仿,若不是他的军事素养足够强大,他的皇位也很难坐稳。

除了打仗、威震四海之外,朱棣的《永乐大典》才是得意之作,他认为,通过编写出这样一部书籍,就能表达自己所统治的时代是一个盛世,以此来歌功颂德,向世界表明自己是一个极为优秀的皇帝。

似乎,他在不断强调着:我这么优秀的一个人,难道不应该当皇帝吗?

彭印山巧对皇帝 位同亮 现代家教

马修松. 永乐帝对外部世界的认识——以王赓武眼中的永乐帝为视角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