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原)老人常说 “三代不祭祖上,祭祖便断后”,指什么意思?有道理吗?
导语:我一直非常认同的一句话就是,农村才是中国文化和传统的发源地和保留地,中国所有的习俗和传统,只有在农村才能真真切切的被人体现出来,才能完整的呈现在人们跟前。我自己本来是一个农村的孩子,从小见惯了家里人和本村人对于传统的遵循。
我的爷爷奶奶都是50年代的人,他们从小就教导我们这些孙子们要尊敬祖先,从小注重礼仪,尊重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及农村的一些传统习俗,我们村的人整个人风气都特别好。没离婚协议,年轻人对于长辈特别尊敬有礼。
每年过年的时候,大年三十晚上我们村的风俗就是,把先人接回家,上香摆饭,等到初三下午再送到坟地上进行焚烧,也是对于去世亲人的一种祭奠和缅怀,还有就是到清明节的时候就会上坟祭祖。
如果家里有三年未过去世的亲人,他们就会被叫做新灵,家人们要按照阴阳写的东西,按照固定的时间进行祭祀,只有给去世的人们做好这些事情的时候,后世的儿孙家人才能活得更加平安。
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愈来愈快,农村里面待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为了养家糊口,他们不得已外出打工,甚至有一部分人,如果工作稍微好一些就会在城里甚至外地买房,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
如果家里父母已经去世,而且三年已过,他们又经常在外面,所以他们也没有了回家的渴望和寄托。祭祖的事情也会被搁浅,慢慢地就没有人给祖先上坟了,那种坟地会显得越来越荒凉。
所以现在有时候回到老家的时候,经常会听到农村的老人坐在一起说,现在的年轻人凭着自己能挣钱了,都已经把自己的家乡忘了,把自己的根忘了,清明时节都不会回家上坟祭祀自家的祖先,这样的人未来也好不到哪里去。
所以在农村地区流行的一句古老的谚语,说“三代不祭祖上,祭祖便断后”。他们说的这些话都要成真了。农村老人之所以说这些话,其实也是有一定的说法,他们的依据主要来自于这几个方面。
一、祭祖大事在我国流行了几千年,农村人必须去遵守
在农村地区,祭祀祖先是一种非常正常的生活习惯,到了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对于农村来说已经成约定俗成的事情。如果到过年或者清明的时候,因为每家都会去祭祀祖先,谁家的坟地上空空的,啥也没有,就会成为村里人的笑柄。
我们村就有一家子,因为生活条件比较好,他们搬到了西安去生活,每到祭祀祖先的时间,村里人都非常热闹,每家每户都把这件事作为近期最重要的事情。但是就是他们家大门紧锁,坟地也非常荒芜,人们看见后都会成为茶余饭后的话语。
二、三代无人祭祀祖先,就说明这家已经家道中落,家中已经没有男丁
每个生命都是家庭一代一代地延续,农村人重男轻女的思想意识非常深厚,因为家里生了女孩子,以后要出门嫁人,只有男孩子才是家庭的希望才能传宗接代,为这个家族绵延子嗣,让整个家族经久不衰。
甚至有一些农村地区的风俗习惯,是禁止女性到坟地等一些比较庄重的地方。所以家里如果没有男孩子,而女人又不能去坟地上,你的坟地便会变得杂草丛生,荒凉无比,这时候很多人都知道这家的根已经断了。
三、尊敬长辈是我国流行几千年的传统美德
亲人在世的时候,我们孝顺他们的方式非常多,但是等到他们百年之后,只能通过上坟的方式表达对他们的怀念,后代也是先祖生命的延续,祖先对我们铺垫,也就没有后代人幸福美好的生活。祭祀祖先也是对于生命的尊敬。
祖先是我们的根,祭祀祖先也是我们对故人的一种铭记方式,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根都忘了,那么这样的人就没有什么道德可言,走到社会上也不是什么能干大事的人。
总结:
我自古以来就是文明大国,国家对于传统的礼俗都非常尊崇,首先是我们每个人的根,无论生在哪里。对于我来说,祭祖大事永远都不能被人忘记,人们连这样的事情都忘记,那么他的未来也不会有多大的出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