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习题)教师招聘每日习题-2023.02.08
原标题:【习题】教师招聘每日习题-2023.02.08
教招·笔试速记巧练
教招·面试一本通
教基·11套卷
D类·知识点专练
01
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是( )的发展。(单选)
A.教育规律
B.教育价值
C.教育现状
D.教育问题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1.【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及任务。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教育问题是指反映到人们大脑中的、需要探明和解决的教育实际矛盾和理论疑难,是推动教育发展的内在动力。题干中,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是教育问题,因此D选项正确。
A选项,教育规律是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教育规律既有普遍意义的基本规律,又有作用于某一局部的具体规律。教育学的根本任务是揭示教育规律。
B选项,教育价值是指作为主体的人、集团和一定的社会对教育的需要与作为客体的教育及其属性之间的一种满足关系。这种关系具有的用途,是追求教育的最好的效果。
C选项,此选项为干扰项。
ABC项均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择D选项。
02
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其教育思想中的“博学于文,约之以礼”是指( )。(单选)
A.教学纲领
B.办学方针
C.教学原则
D.学科知识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2.【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孔子的教育思想。孔子的学说是以“仁”为核心和最高道德标准,并且把仁的思想归结到服从周礼上,强调忠孝和仁爱;继承西周六艺教育传统,教学纲领是“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因此,A选项正确。
选项B,孔子提出的办学方针是“有教无类”,意为:主张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不因为贫富、贵贱、智愚、善恶等原因把一些人排除在教育对象之外。
选项C,孔子提出的教学原则有很多,例如启发性教学原则、因材施教教学原则等。
选项D,孔子提出的学科知识继承了西周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教育的传统,科目是六经,即《诗》、《书》、《礼》、《易》、《乐》、《春秋》。
选项B、C、D均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A。
03
“下列选项中,不是出自《论语》的是( )。(单选)
A.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C.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D.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3.【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论语》中的古语。
选项A,“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意思是不以向地位、学问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耻,形容谦虚好学。该句话出自《论语·公冶长》。
选项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的意思是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经常把学到的东西拿来检查自己的言行,遇到事情就可以不糊涂,行为也就没有过失。此内容出自先秦荀况的《荀子·劝学》,该项符合题意。
选项C,“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意思是指学习而不觉满足,教诲别人而不知疲倦。此内容出自《论语·述而》。
选项D,“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意思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真正的智慧。此内容选自《论语·为政》。
选项ACD均出自《论语》,与题意不符,选项B出自《荀子·劝学》,故本题答案选择B。
04
课外是课内的延伸和拓展,课内是课外的深化和提升,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才能真正促进孩子的发展。下列表达了这一思想的是( )。(单选)
A.“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
B.“发然后进,则扞格而不胜”
C.“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
D.“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4.【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记》中的内容。
选项A,“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出自《学记》,它的意思是安心于他的学术才亲近他为自己的老师,开心与他为友是因为信奉他的追求。这样即使离开了师长和朋友,也不会违背他们的教育。其体现的是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学生发展的重要影响。
选项B,“发然后进,则扞格而不胜”出自《学记》,意思是如果等到事情发生以后才去禁止,就要遭到阻力,不易纠正了,其体现的是预防性原则。
选项C,“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出自《学记》,意思是学习需要按照时序进行,既要有正式的课业,此外课后休息时也得有相应的课外练习。其体现了课内外相结合的原则。该项符合题干描述。
选项D,“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出自《学记》,意思是如果学习中缺乏学友之间的交流切磋,就必然会导致知识狭隘,见识短浅。其体现了讨论法。
题干中的描述是课内外相结合的原则,故本题正确选项是C。
05
发生在周朝的事情是( )。(单选)
A.学在官府
B.文翁兴学
C.焚书坑儒
D.书院盛行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5.【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西周时期的教育特征。“学在官府”是西周教育的显著特点,是对西周教育制度的高度概括,也是我国奴隶社会教育制度的重要特征。学术和教育为官方所把持,国家有文字记录的法规、典籍文献以及祭祀典礼的礼器全部掌握在官府。故选项A正确。
选项B,文翁兴学是西汉最早兴办地方官学之举。
选项C,焚书坑儒是在秦朝。
选项D,书院盛行是在宋朝。
选项B、C、D均与题干不相符,故本题答案选择A。
06
《学记》的主要教育思想是( )。(多选)
A.学不躐等
B.教学相长
C.有教无类
D.学以致用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6.【答案】AB。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记》的主要教育思想。
A选项,学不躐等的意思是学习不能超越次第,应循序渐进。这句话出自《学记》。
B选项,教学相长,原话是“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这句话出自《学记》。
C选项,有教无类,是孔子的思想。
D选项,学以致用,意思是为了实际应用而学习。这句话出自《为有源头活水来》。该项不合题意故排除。
结合题干“《学记》的主要教育思想”,故本题答案应选择AB。
07
下列有关孔子的教育思想的表述正确的有( )。(多选)
A.在教育作用上,强调“为政以德”、“性相近,习相远”
B.在教育目的上,强调“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C.在教育内容上,提出“《诗》《书》《礼》《乐》《易》《春秋》”六艺教学
D.在教学原则和方法上,突出“因材施教”“启发诱导”“藏息相辅”“学思并重”等原则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7.【答案】ABC。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孔子的教育思想。孔子从探讨人的本性入手,认为人的先天本性相差不大,个性的差异主要是后天形成的,所以他很注重后天教育,主张“有教无类”,希望把人培养成“贤人”和“君子”。孔子大力创办私学,培养了大批人才。此外孔子提倡因材施教、循循善诱、不耻下问、身体力行、学思结合、温故知新的教学方法,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学态度等。
选项A,关于教育作用,孔子认为教育对国家稳定、社会的发展有作用,提出了“庶、富、教”的观点,认为人口、财富和教育是立国的三个要素;提出了“性相近,习相远”的哲学命题,强调后天环境对人发展的影响。
选项B,关于教育目的孔子致力于培养一批“士”和“君子”,以完善人格为教育的首要目的。孔子提出由平民中培养德才兼备的从政君子,即“学而优则仕”。
选项C,关于教育内容《论语?述而》记载:“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文”指文化知识,包括“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又称“六艺”。行、忠、信是道德行为规范要求。在孔子的整个教育中,道德教育居于首要地位。孔子的教学内容偏重社会人事,文事,轻视科技与生产劳动。
选项D,关于教学原则与方法,孔子主张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全面教育、巩固性原则。“藏息相辅”出自于《学记》中。故排除。
题干中,ABC为孔子的思想,符合题意。D选项“藏息相辅”出自于《学记》中。故排除。
故本题选ABC选项。
08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现象”,任务是揭示“教育规律”。( )(判断)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8.【答案】√。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学的概念。
教育学是研究培养人的教育现象及其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其涉及面包括根据什么来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用什么去培养人、怎样培养人等。在这一定义中,强调了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现象”,任务是揭示“教育规律”,学科性质为“社会科学”。教育现象是指人类各种教育活动的外在表现形式;教育规律是指教育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及其教育现象自身各个要素之间本质的、内在的、必然的联系或关系。综上所述题干表述正确。
09
孔子主张学思结合、因材施教和化性起伪。( )(判断)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9.【答案】×。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主要教育思想。孔子提出的教育方针有有教无类、启发诱导、因材施教、温故知新、学思行结合等。荀子提出化性起伪思想。因此,本题中的本题化性起伪不属于孔子思想。故本题说法错误。
10
请简述赫尔巴特的教育主张。(论述)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10.【参考答案】中公教育解析:
赫尔巴特是现代教育学之父、传统教育学派代表人物,著作是《普通教育学》,教育思想有:
(1)将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将心理学引入教育学的第一人;
(2)强调教师aa的权威作用,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形成了传统教育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特点;
(3)提出“四阶段教学”理论。将教学过程分为清楚、联想、系统和方法四个阶段。后由他的学生齐勒修改为预备、提示、比较、总括、应用五段,称“五段教学法”;
(4)教育性教学原则:“我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正如相反方面,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
资料
教招笔试专练
广西教招寒假作业-D类
针对事业单位教师岗
备考计划 习题
点击下图1.1元学习 ??
广西教招寒假作业-教基
针对广西教师自主单招
11套试卷 视频讲解
点击下图1.1元学习 ??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