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原)一口气讲清楚古代各种将军名号到底都是什么意思?

说出吾名吓汝一跳,再说吾名,逗汝一笑。看过新三国的朋友都知道,这是著名的零陵上将军邢道荣说的。

那么问题就来了,看过古装剧,尤其是三国演义的朋友,就会发现,有很多奇奇怪怪的将军的称号,光是刘备手下,

除了名气响亮的五虎大将之外,还有秉忠将军孙乾,昭德将军简雍,安汉将军糜竺等等,而曹魏、孙吴那边有各类将军头衔的人,更是乌央乌央的,在往后发展的一千多年时间里,各朝各代封的各种将军更是数不胜数,有的威武霸气,有的极其中二,那今天咱们就聊聊从先秦到汉末,各种“将军”头衔,是怎么被发明出来的,他们的命名又有哪些讲究呢?

其实“将军”这个官职,还真不是汉代原创,早在春秋中晚期的诸侯各国里就有,当时的称呼还很朴素,没有什么花里胡哨的前缀,从字面看,将军,是带领指挥军队的人,所以,就是用来称呼临时指挥军队的统帅,国家也只有遇到战事,才会任命将军,但是任命谁呢?

在周礼里就有这么个说法,叫“万有二千五百人为军,王六军,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军将皆命卿”

可见,一般都是卿大夫做将军,最次也是士这个阶层,在贵族的序列里有他一号,而带兵出去打仗这个动作,就叫出将。

所以,当时“将”还不是国家常设的官职,而是一种更接近于临时性的差事,但到了战国时期,随着战事越来越多,而且文武方面的专业开始分化,属于武官的头衔开始变多,原因也简单,毕竟时代变了吗?

随着兵力、兵种、用兵策略的丰富,周代设立的一国一将制度,很明显就跟不上现代化了,所以一个国家,尤其是经常打仗的国家,往往会选拔、储备,好几位靠谱的指挥官,那问题又来了,怎么区分这些指挥官呢?

这就需要给他们安个名号。

战国时期的人其实也还算实诚,指挥前军的就叫前将军,指挥后军的就叫后将军,

左侧就是左将军,右侧就是右将军。久而久之,这些将军就成了常设的官职,而将军之下其余的武官大都称为“尉”,而这套将军 尉官的体系,就一直影响到当代,而真正把将军头衔发扬光大的,还得说是汉朝。

虽然汉朝没有完全承袭秦代的将军制度,但汉朝的皇帝们整出了一个新活儿,将军的分级:

因为历史发展到汉朝这个时候,很多事情就比秦朝时期要复杂的多了,一方面,随着国家统一,高级别军官数量肯定是增多了,为了便于指挥,高低的名分肯定要有,比如,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地位高于诸将。

到了汉景帝时期,为了平定七国之乱,外戚窦婴被封为大将军。

另一方面,因为皇帝们对于权力更加敏感,手握大权的将领,自然最容易受到皇帝的忌惮,比如韩信功成名就之后被诛了三族,窦婴最终也被斩首放市。

到了汉武帝时期,因为要对付心腹大患匈奴人,这就需要有个总指挥,还得封官许愿,激励人才,普通一个将军肯定不够刺激了,而位高权重的大将军又像一个催命符,怎么办呢?

要不说秦皇汉武呢,军事天才汉武帝,有招儿。

他的计划分三部分:

第一,找个根基浅,不敢违抗自己的人当大将军,而且这个头衔因为是临时的,也就可以不算在由丞相领衔的官员序列里,这么一来,汉武帝就拥有了一颗用来平衡外朝相权,而且好用的棋子,那么关键问题来了,这个人选是谁呢?

小舅子卫青,他出身低微,但能力超群,不仅聪明而且还低调,最终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得以善终的大将军。

第二,就是设计了一个将军序列,让大将军不再孤单,而只是这个序列上的第一名,这意味着随时可以被后来者居上。

问题来了,这个序列上的其他人该怎么称呼呢?

比如排第二的,就是骠(骠)骑将军,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担任这个头衔的就是北击匈奴,饮马瀚海,封狼居胥的霍去病。

那第三名呢,别急,在西汉初年,车骑将军灌婴先后参与了,朝廷对付臧荼,韩王信,陈豨、英布的内战,虽然战后他就卸任了,但车骑将军参与征伐的传统就留了下来。

到了汉文帝时期,文帝的舅舅,外戚薄昭就当过车骑将军。

汉景帝时期参与平定七国之乱的周亚夫也当过,到了汉武帝时期,无非就是继承传统。

再往后,就是卫将军、和四方将军这种传统头衔,这就削弱了大将军的唯一性,而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前、后、左、右将军,这八个头衔的排序到了东汉就被彻底固定下来。

也就是著名的东汉八大重号将军。

第三,就是设置一些临时工,

还是汉武帝时期,随着整体国家的发展,国策从最开始的休养生息、备战待敌,变成了目标敌阵、全军突击。

高级军官如果就这些,好像不够用,各位试想,一个集团军作战,各兵种杂糅,光靠前后左右根本分不清职责,再有,一旦局部地区发生叛乱,直接派重号将军,有点过于大炮打蚊子了,派尉官呢又有点寡淡,比如南越国的国相造反,不仅杀了国王和太后,还把汉朝使节给杀了,这种事,你想汉武帝能忍?

于是派大军平叛,可这统帅应该叫什么名字呢?

想来想去只有四个字:杂号将军。

于是,他封主帅路博德做了伏波将军,很明显,这是汉武帝希望路博德能够平定南方波澜,得胜归来。

之后,路博德不负众望,平定了这次叛乱,得到消息的汉武帝自然是大喜,然后不久,就撤销了这个临时的将军头衔。

所以后世史学家就评价这种杂号将军,虽然也是高官高爵,但无非是因战而设,战罢即废。

多说一句,其实汉代只有两位伏波将军,除了西汉的路博德外,还有东汉的马援,马援出生于西汉末年,崛起于两汉之际,辉煌于东汉时期,他把女儿嫁给了汉光武帝刘秀的儿子刘庄,也就是后来的汉明帝,而马援的女儿也成为了明德皇后,马援成为国丈一级的显赫人物,而且战功赫赫,在暮年远征交阯平叛,最终死在前线,还留下了马革裹尸的典故。

而马援有个后代,叫做马超。

总之,通过给小舅子排座位掺沙子,汉武帝时期的将军非但没有对皇权构成威胁,反而成为他执政四十五年中,用于驱用国力,四方征战,使匈奴远遁,西羌平定,西域凿通的见证者和参与者,那对于这些临时扩招,用完就撤的杂号将军。跟西游记里那位卷帘大将,各位觉得哪个更憋屈呢?

除了这些将军之外,还有一类,就是没有具体指向,完全是突出一个气势,比如奋威将军,建威将军等等,到了汉武帝晚年,因为迷信长生,还给一些练气的方士封过将军,什么文成将军,五利将军,天士将军,地士将军等等,可以说是一看头衔猛如虎,一问战力只有五,总之,翻看汉书,杂号将军至少有四十多个。

尤其是到了王莽篡汉,各种将军开始井喷出现,王莽就对标汉武帝,也要来个封官许愿,所以一方面效法周礼,把很多官员的称呼愣是改成古代称呼,另一方面,又在汉武帝的基础上,拿一堆迷信小道具,批发大量杂号将军,比如折冲将军,奋冲将军等等,这就是著名的托古改制。

可王莽忽略一点,就是汉武帝时期那些杂号将军是有专门且明确的职责的,都是为了解决具体问题,可你王莽这是干嘛,照葫芦画瓢,搞了一堆滥竽充数的人出来,打算靠名头镇住反抗势力,结果就是让当时的人们一听到将军两个字,就跟现在理发店听到托尼老师一个反应,都麻了,根本就没有威慑力。

不过也确实拜他所赐,东汉将军的数量是真的多,首先八大重号将军依旧沿用,东汉初期,刘秀为了平定天下,也设置了征东、征南、征西、征北四大将军,不过名号听着霸气,也属于临时性的方面军总司令,不算常规设置,直到东汉末年,曹操掌权,这些头衔才逐渐固定,获此殊荣的有因为八百破十万而获封征东将军的张辽,

同年的西线战场,先后击败韩遂、宋建的夏侯渊被拜为征西将军,此后曹魏这边干过这俩位置的还有征东将军曹休、满宠、王凌、诸葛诞等,征西将军张郃、夏侯玄、郭淮、邓艾等,

那曹魏这么一干,其他俩家自然不甘落后,不过有点不同,就是曹魏名义上有“四征”。

但刘备是撺掇曹操干掉吕布之后才被封为左将军,到了晋位汉中王的时候,手底下的将领里关羽只是荡寇将军,张飞是征虏将军,黄忠是征西将军,马超是平西将军,这么一看,是一个重号都没有啊。明显排面不够,团队成员没有上升空间,没有正式编制,谁还跟着你打天下?

所以等刘备当上汉中王之后,立刻册封诸将,如关羽就封了前将军等。

那这就得多说一句,虽然是五虎大将,但赵云的头衔只是个翊军将军,这个头衔其实真的是刘备的自创,包括赵云之前的头衔牙门将军,都是他的首创,其实刘备作为从中原到荆州,再到益州,一路走来,不同地域的人加入自己团队,他需要平衡各方势力,同时还得遵循大汉的制度传统。

只要那位汉献帝还在位,一切重要的晋升,擢拔,都必须上表给皇帝,哪怕他是个傀儡,所以身为以大汉皇室正统自居的刘备,没办法随意册封四大重号将军,只能册封前后左右四方将军。

可即便如此,他也想表明他对赵云的看重,所以这种特设头衔,在下属的心目中,更彰显上级对自己的关心,而在三分归晋之后,各朝代在安排将军名号的时候,大都沿用了两汉到季汉的设计思路,当然也不乏奇葩的设置,比如南北朝的侯景,自封“宇宙大将军”,明代朱厚照自封威武大将军,

聊到这,其实各位也应该有感觉了,重号将军也好,杂号将军也罢,只是一种外化的形式,本质上还是对人才的一种激励、信任的体现,各种设置还是取决于团队的发展规划需要,如果使用不当,就算叫玉皇大帝也救不了你,如果使用得当,就算是草根又怎样?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