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一语双关古诗词鉴赏
题临安邸
南宋 林升
直:简直。
【赏析】
这是一首写在临安城一家旅店墙壁上的诗,是一首政治讽刺诗《题临安邸》当时社会背景的诗。
公元1126年,金人攻陷北宋首都汴梁,俘虏了徽宗、钦宗两个皇帝,中原国土全被金人侵占。赵构逃到江南,在临安即位,史称南宋。南宋小朝廷并没有接受北宋亡国的惨痛教训而发愤图强,当政者不思收复中原失地,只求苟且偏安,对外屈膝投降,对内残酷迫害岳飞等爱国人士;政治上腐败无能,达官显贵一味纵情声色,寻欢作乐。这首诗就是针对这种黑暗现实而作的,它倾吐了郁结在广大人民心头的义愤,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忧虑。
诗的头两句“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抓住临安城的特征:重重叠叠的青山,鳞次栉比的楼台和无休止的轻歌曼舞,写出当年虚假的繁荣太平景象。诗人触景伤情,不禁长叹:“西湖歌舞几时休?”西子湖畔这些消磨人们抗金斗志的淫靡歌舞,什么时候才能罢休?
后两句“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是诗人进一步抒发自己的感概。“暖风”一语双关,既指自然界的春风,又指社会上淫靡之风。正是这股“暖风”把人们的头脑吹得如醉如迷,像喝醉了酒似的。“游人”不能理解为一般游客,它是特指那些忘了国难,苟且偷安,寻欢作乐的南宋统治阶级。诗中“熏”“醉”两字用得精妙无比,把那些纵情声色、祸国殃民的达官显贵的精神状态刻画得惟妙惟肖,跃然纸上。结尾“直把杭州作汴州”,是直斥南宋当局忘了国恨家仇,把临时苟安的杭州简直当作了故都汴州。辛辣的讽刺中蕴含着极大的愤怒和无穷的隐忧。
这首诗构思巧妙,措词精当:冷言冷语的讽刺,偏从热闹的场面写起;愤慨已极,却不作谩骂之语。确实是讽喻诗中的杰作。
墨梅?王冕(元)
吾家洗砚池边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
只留清气满乾坤。
东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也却有晴
石灰吟(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
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
(这两首一是登上山后人比山高,还有表示一种豪气)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高出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说一下第二层意思,暗指位高难以自持)
千里共婵娟(月亮 和 思乡 情人)
春风不度玉门关 (第二层意思是皇帝的很难恩及关外士兵)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上面几句的表面说的都是一种现象,暗含的一种道理(可以是哲理也可是情感)
我建议你看看唐朝刘禹锡的事,他的诗大部分是以物寓理
什么是双关修辞手法
一、什么是双关
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词的多义和同音的条件,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这种修辞手法叫做双关。
二、双关的作用
双关可使语言表达得含蓄、幽默,而且能加深语意,给人以深刻印象。
三、双关的分类
双关可分为语音双关和语义双关。
1.语音双关。利用同音或近音的条件而构成的双关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竹枝词》(刘禹锡)
分析:“晴”表面上是说晴雨的“晴”,暗中却又是在说情感的“情”,一语相关。
2.语义双关。利用同一词语有几种义项构成的双关。
《红楼梦》中“将那三春看破,桃红柳绿待如何?把这韶华打灭,觅那清淡天和”。
分析:此句中的“三春”表面指暮春,内含《红楼梦》一书中元春、迎春、探春三个人物的境遇。
1.a.自然界,西风吹拂,肃秋到来,大自然景色发生变化,由美景变为凄景,令人伤嗟;b.社会中,异族入侵,国家沦亡,大好河山破碎,改朝换代,令人悲恸。
2.清冷寂静的氛围。表达了作者孤独无依、悲伤寂寞、念国怀人的情感。
简言之:
1.明写:恼恨西风使季节变换;暗写:痛恨元朝统治者使南宋灭亡,从而使得自己沦落天涯。
2.作者用落雁、明月、芦花三个意象,营造了一种色彩黯淡、凄凉冷清的意境,表达了自己的亡国之痛和漂泊悲苦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