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不置可否什么意思 不予置否是什么意思

1,不可置否可以理解为不可以说不。

2,不置可否是成语,意思为:没有说行也没有说不行。

3,不置可否,是汉语词汇,汉语拼音为bù zhì kě fǒu,置:放,立;可:行;否:不行。不可置否形容不可以否认某某事物。

4,【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表示不敢发表意见

【例句】:发言人对这件事不置可否,含糊其词。

【近义词】:不置褒贬、不置一词、模棱两可

【反义词】:泾渭分明、斩钉截铁、旗帜鲜明

从古到今,公务文书就是人们在公务活动中,按照特定的体式、经过一定的处理程序形成和使用的书面材料,其写作方式和使用各式都有一定的固定模式可遵循。然在历史上,一些大秘和官员们在实践中竟然别出心裁、任意驰骋,闹出了不少笑料:

宋代大秘依样画葫芦

宋代朝廷对公文写作很是重视,朝廷设立专门的机构,延揽这方面的人才,提升公文写作水平,提高工作效率。但是有时也会闹出不该发生的笑话,说明那时用人也不是多么严肃,让一些庸才混了进来。

当时有两个翰林学士,一个叫胡卫,一个叫卢祖举,同为内知制诰之职,就是专门为皇上起草公文的官员。这两个人都喜欢卖弄自己的才学,经常生编乱造一些半通不通的词句,闹出了不少笑话。

一次他俩负责起草《明堂赦文》,开始写了“江淮尽扫胡尘”一句,可又认为这样写似乎少点什么,便画蛇添足地在里面加上了个“于”字,变成了“江淮尽扫于胡尘”。这样一来,使本来的意思打了个颠倒,变成了“胡尘尽扫江淮”了。皇上看后大为不悦,对他们训斥了一顿。此事传到了太学,太学生们很是嘲弄一番,并写诗一首予以讽刺:

胡尘已被江淮扫,却道江淮尽扫于。

传语胡卢两学士,不如依样画葫芦。

身为给皇帝起草重要文件的官员出现如此低级的错误,理所当然应该受到批判。语言的表达方式虽然说多种多样,但不管采取什么方式,都必须合乎规范,如果在一句话里胡乱增添字词,不仅显得累赘,有时还要发生歧义。尤其是公文写作更是要杜绝。

明代小官签名写大字

文件起草过程中需要审阅和传送,期间需要负责人签字才能生效。而在明代,有一种职位不高的御史(监察官员),且员额较多,其地位与主事(各部、司官职中最低的一级,多由新进士担任)平行。可是在相互移送公文时,御史们自认为高人一等,便有种优越感,在签署自己的名字时,故意把自己的名字写得很大。有个叫李伟的兵部主事,对此看不顺眼,他就写了一首加以嘲讽:

诸葛大名垂宇宙,君今名大欲如何?

纵于事体全无碍,只恐临池费墨多!

这首诗的第一句引用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之五的首句。诗很快传开了,李伟的一个朋友看后暗笑,此人性情很是滑稽,他就代那位御史回复了一首:

诸葛大名垂宇宙,我今名大亦从先。

百凡事体皆如此,费墨文房不值钱!

这首和诗把刚愎自用、又好文名的御史的嘴脸暴露无遗。李伟写完诗不久,就升任兵部侍郎(国防部副部长),官做大了,有朋友劝他今后签名需要写大些了,以显出自己的威严。李伟听后,不予置否,只是又写了一首诗给与回应:

诸葛大名非用墨,清高二字肃千秋。

于今一纸糊涂账,满眼松烟不识羞。

李伟新的一首诗再次传开后,那些经常签名写大字的御史们终于有所收敛了。

清代秘书葫芦继续画

到了清代,朝廷颁布公文的方式有了一些变化,凡是重要文件,先由内阁学士拟出草案,并将一些批答之词,抄写在票签上,然后才能送给皇帝批阅,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票拟”。“票拟”是件极其严肃的事情,一旦发生差错,轻的要受到斥责,重的要遭到罢黜,甚至可能受到文字狱之祸。因此,一些内阁要员为了避免发生错误,就想了个简便的办法,把以往经常使用的“票拟”文件汇集起来,分门别类地装订成册,然后需要使用时,对照着去做新的“票拟”,就可以了。这样一来,就省事多了,也不容易出错,不要说内阁成员轻车熟路,就是新入阁的进士干起来也是易如反掌,一时间官员们皆大欢喜,有人写诗打趣说:

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

画成依旧葫芦样,要把葫芦仔细看!

如此抄出来的“票拟”当然不会出错,可是雨行旧路,没有了新鲜感,工作如何创新,真是“官样文章不嫌老,老是爱抄旧篇什!”

在这样的氛围下,清代各级行公文就无奇不有,什么样的奇事都可能发生。那时,基层衙门内办理一般公文,大都由具体承办发的胥吏先起草稿,交给师爷审核,再送上司画行,然后转胥吏印发。手续并不复杂,职责也很分明。可是,有些案卷需要摘录另一案卷的文字,或者在这一稿上重叙前一稿的事实,这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必须认真加以处置。可是有些办事的胥吏嫌太麻烦,便想出了省事的办法。若需要转述,常用如某案卷“云云”二字代替。这样写法当然也有好处:一是免去誊抄之苦,二是上面看起来也会省事。按说“云云”二字并无不妥,许多衙门的胥吏相沿成习。

可是,有个县的胥吏办事极不认真,也许是习惯这样使用了,竟然糊里糊涂地将“云云”二字写进了上呈的正式公文,如此一来,这“云云”二字可就算放错了地方,成为对上司不敬的用词。上司发现后,很气恼地在公文上批道:

官亦云云,幕也云云,书办也云云,本部堂不解云云。究竟若何云云,着即禀复云云,以便批示云云。

不用说,这“云云”来“云云”去,那位胥吏的饭碗哪还保得住。呵呵!

民国县长妙批“该”字改文风

到了民国,公文写作和格式有了新的发展,在公务活动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形式主义的问题,这些问题在基层体现比较突出。但是有一些地方官员能够发现并抵制这种风气。

湖南衡山县人曹馥,民国三十年(1941年)到任本省武冈县长,他为政清简,极讲究文字,凡上行、平行、下行公文,每字每句,必斟酌悉当,然后画“行”。对属员呈稿,如国文教师阅学生文卷,细加批改,佳者奖誉,劣者批评。有一个秘书,在写稿时连用九个“该”字,曹县长看到不高兴了,即批诗一首:

一个公文九个“该”,一“该”该出祸事来。

该员从此该努力,不该“该”处莫“该该”!

这位秘书从此再也不敢马虎了,精雕细刻,公文质量大为提升,受到了曹县长的表扬。有一天,下属的蓼滨乡乡长曾馥前来拜见,曹县长一听他的名字说:

“君姓曾,我姓曹,字形相近,我名馥,君也名馥,两人一个字。馥者香气也,君为乡长,我为县长,愿同其馨。”

曹馥说罢大笑,接着又问:“君乡公文甚佳,君之笔乎?抑属员之笔乎?”曾乡长答道:“职之笔。”曹县长大喜,便从抽屉中取出好几件公文给他看。曾馥起立去看,每件公文中都有几处浓圈密点。连忙致谢:“职实无文,县长谬奖,深为惭愧!”在曹县长身体力行的倡导下,武冈县的公文文风大为改观,好的文风盛行起来。

*作者:刘永加,鱼羊秘史签约作者。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