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后祭祀,90后在途

传统节日给了某个群体一个统一的传承。但是群体越大,就越需要个体。随着改革进程的加快,父母和年轻人的假期被包裹在现实和传统中,他们因为不同的世代和人际关系而做出不同的选择。这些选择的背后是观念的变化,当然也包括消费。

鞭炮

早上7点多,老张拿着铲子,放上昨晚准备好的一堆纸钱,向山上走去。还有五天就清明节了,正好今天清闲,老张要去给祖先扫墓。

60岁的老张住在河南省南部的一个小镇上。他活着的时候出去打零工,不活着的时候呆在家里。本来他最近一直在外面工作,因为清明节快到了,为了给祖先扫墓,昨天才从外地回来。

“扫墓还是要的!”老张淡淡地说道。他认为祖传的传统不能丢。另外,春天来了,祖先的墓碑旁长满了杂草,要抓紧时间清理。不然别人看到会觉得这个家没落了。当然也有“来看看”的意思。

“现在大家都很忙,也没怎么看到自己的祖先。在我这个年龄,我们需要看看他们。”老张淡淡地叹了口气。

其实老张膝下还有一儿一女,目前都已结婚成家。女儿女婿在当地学校教书,儿子儿媳在上海工作。

说起儿子,老张显得更加失望,点了一支烟。“他上大学之前,我每年都带他去扫墓。他帮我清理墓碑上的杂草,我给他讲了这个扫墓的传统和规矩。自从他在外地上了大学,就剩下我一个人干这个了。现在快15年了,不知道他还记不记得这里的规矩。”

中国太大了。虽然我们庆祝同一个节日,但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习俗。清明节前一周去扫墓是老张老家的习俗。这家人会在门上插上柳树,以示春天的到来和辟邪,然后在清明节在家煮些好吃的。

“以前每到清明节,街上就有小孩子拿着柳条和柳条帽跑来跑去。现在很少见了。”

老张掐灭了手中的香烟,表情肃穆地跪在祖先的墓碑前,掏出火机点燃纸钱,嘴里说着:“让祖先保佑你。”烧完钱后,他正式向墓碑磕了三个头,顺手熄灭了明火,准备下山。

突然,老张看了看手里的打火机,嘟囔了一句:“总觉得味道不对。”

老张感觉不对,因为今年扫墓少了一个放鞭炮的过程。虽然还有很多其他的家庭在山上扫墓,但是整座山都很安静。往日山中鞭炮声、烟火声此起彼伏,给静谧的山林带来一丝烟火气息。

老张告诉我们,这是他花钱最少的一次扫墓,只买了一捆十几块钱的纸钱。从去年开始,为了保护环境和减少森林火灾,政府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并关闭了大量的烟花爆竹工厂。

老张所在的城市从去年清明节前夕开始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并在5月31日前关闭所有烟花批发企业和零售店,库存的1089640箱烟花爆竹全部销毁。

据《一看经营》报道,老张所在的地方是烟花爆竹消费的重点区域。春节、元宵节、清明节、婚丧嫁娶都需要燃放大量的烟花爆竹。以前当地有很多烟花爆竹生产企业。据官方统计,虽然全县只有30万人口,但去年春节期间烟花爆竹销售额近亿元,正月十五销售额占整个春节销售额的40%以上。邻近县的风俗和当地一样。每年春节期间烟花爆竹销售额超过2亿元,元宵节超过1亿元。老张镇上的许多人靠生产或销售烟花为生。

“虽然现在空气氛好了一点,森林火灾也减少了,但很多人需要寻找新的谋生方式,节日越来越淡了。”

“我孙子从出生到现在都没见过扫墓,也不知道这个传统。十几年过去了,清明节恐怕没人知道怎么过了,孩子都在外面。我死了以后,恐怕没人再给我扫墓了。”

对于这样的现状,老张已经失望很久了。

花篮

对于老张的感叹,远在北京千里之外的李成此时并没有空去想。

李成是95后。他以为自己是1978年北京的“老北京”。高中毕业后,他跟着父母在北京石景山鲁谷的花鸟市场,经营一家花摊生意。对于清明节,他最深的印象是他很忙。

鲜花是北京清明节祭祀必不可少的,以菊花和百合为主,这是李成忙碌的根源。

“每次去清明节,鲜花都会迎来销售高峰。我是家店批发市场,住三点。”李成把店里做好的花篮拿到门口介绍。"今年的销售高峰比以往来得早。"

事实上,春节期间大多数人都待在北京,因为疫情政府号召过年。为了让清明假期更圆满,很多人选择提前祭扫,以便在清明节出游。所以从清明节前一周开始,祭祀用花的需求就开始增加,花鸟鱼市场各个摊位的祭祀花篮早早就搭起来了。

祭祀一般都比较早,所以这几天,李成总是早上五点起床去批发市场进货,然后在九点前把新鲜的花篮放好开始卖。

“今年花的价格普遍比去年高。菊花和百合在清明节会更贵。比如这个花篮,今年卖30,去年才20。”李成有点激动。“去年,疫情给许多云南花农造成了重大损失。虽然我们的市场是3月份以后才开业的,但是大家都没有出门,人流少了很多,生意也比较惨淡。今年疫情快过去了,但因为一方面种花的人少了,另一方面购买的需求在增加,供不应求,花的价格自然就上来了。”

随着近年来互联网的发展,鲜花电商越来越多。因为更大的补贴和折扣,年轻人更喜欢在网上买花。

对于李成来说,虽然对鲜花电商略知一二,但他承认至少在地摊层面,还没有感受到网络的冲击。“现在大众对鲜花的需求越来越大,但无论从新鲜度还是价格上,电商都无法在短时间内取代花鸟市场,但它们可能会对社区花店产生一些影响。”

《一看商业》了解到,经过几年的发展,由于客单价、品控、物流成本等各种问题。,鲜花电商最后只有花呗、花钱等几个头部玩家。,重点关注高频高复购的“周花”。

据了解,在清明节的营销计划中,除了每周一花时间和金钱,他们还会聚焦情人节、520、七夕等年轻人更热衷的节点。

“今年以来,受国际大环境影响,鲜花价格开始明显上涨,成本也在持续上涨。我们可以预见,在即将到来的520,玫瑰的涨价会非常明显。”华相关负责人告诉《一看商业》。

虽然目前电商对他们的影响不大,但李成认为还得从长远考虑。为此他还玩起了流行的“私域流”。在日常卖花过程中,李成加了很多企业和客户的微信。只要企业或者客户需要,他就会闪或者送货上门。接下来他准备尝试外卖平台,也想给家里的生意带来点不一样的东西。

“毕竟父母年纪大了,我更喜欢这个行当。我以后可能要管这个花鸟鱼虫市场店了。”

李成对自己的祖先崇拜知之甚少。

“我几乎没参加过这个活动,也不知道具体怎么做。我小的时候,我父母经常这样做。后来他们来北京开花店,就很少回家了。高中毕业后,我也跟着去了。近年来,扫墓一直是爷爷奶奶和家里亲戚的代理。另外,我们走不开。清明是我们一年的第一个旺季,去了亏大了。”李成的话里透露着些许无奈。

青团;甜绿饭团

放眼杭州,距离北京1280公里,周青骑着电动车,提着大包小包送货,穿梭在城市里。

周青是一个饥饿的送货员。20岁时,他来自豫北的一个小县城。高中毕业后,他在家呆了两年。今年,他刚和一个老乡来杭州送饭。

他发现,大约20天前,在他收到的外卖单中,有一种用塑料食品包装的青色饺子食品特别醒目。而且随着清明越来越近,这样的榜单也越来越多。最近几天,他每天的外卖订单几乎有七八单都只是青色的饺子。

从北方来的他,一开始并不知道这个蓝色的饺子是什么,只是觉得绿色的,很好看。后来有工友告诉他,这种蓝色的饺子叫青团,是南方清明节吃的一种食物,他也不知道是什么味道。

起初青团主要用于祭扫清明节,与太平天国将军李秀成也有一定关系。但随着时间的发展,团拜作为祭品的功能逐渐弱化,更多的人将其作为春游的小吃。如今为了迎合年轻人,口味也从传统的豆沙口味发展到了芋泥、南瓜芝士、泡泡茶等多种口味。

经历了清明节的一场疫情,今年清明节青年群体的消费尤为凶猛。据丁咚的买菜数据显示,自清明节临近以来,青年团销量大幅增长,较去年同期增长63%,并于3月27日达到近期峰值,当日平台上青年团销量接近2万份。饿吗?平台上的青团外卖消费热已经持续了近一个月。3月以来,青团外卖订单量同比翻番。

而这些对于周青来说,他并不关注,只知道每天一单一单的送货,空有空的时候,试试这种在北方一无所获的东西。

但他也说,青年团有点贵。据了解,豆沙最常见口味的一盒六个青团子现在需要接近30元,其他更贵的口味需要几百元。对周青来说,需要几次外卖旅行才能挣钱。

一天晚上,周青的房东送给他一盒青团,他尝了尝。虽然是豆沙最常见的味道,但他很感动。

面对我们的采访,周青显得非常激动。“这是我至今第一次离家,也是第一次做外卖。这里的人很好,工友们教会了我很多,团契也挺好吃的,就跟我家乡的巴赞一样。”

对于清明节,周青倒是略显淡定。

“我是来赚钱的,吃了团圆饭,我想还要过一个南巡清明。至于老家,我在家的时候,自然会去祭祖,按规矩扫墓。如果我不在家,我会在心里默默纪念。至于传统,如果我们应该留下,我们将永远留下。我们活着的人都要向前看,不是吗?”

在途中

在家牺牲,在路上选择不在家。

山东姑娘小文正在收拾行李,准备周五(4月2日)下班后坐高铁回老家。她在北京的一家互联网公司工作。年前,小文因呼吁过年未能回家。

小文告诉《一看商业》,其实早在过年前一周,她就已经抢到了回家的高铁票。半年没回家的小文已经买好了年货,准备回家和父母团聚。但由于疫情原因,小文最终退掉了高铁票,选择和舍友留在北京。

在北京,春节平淡无奇,没有了浓浓的老家味道。从2019年国庆算起到今年清明节,她已经一年半没回家了。

从3月16日起,北京宣布来自中国低风险地区的人和在北京周边通行的人不再在北京检查核酸证书。随着清明假期的到来,小文早早就买好了回家的高铁票,一定要弥补不能回家过年的遗憾。

她对清明祭祖不太了解,也不关心。在山东,这样的事情是家里男生和爸爸的责任,她喜欢一家人团聚的感觉。

因为疫情原因,和小文有同样经历的人还有很多。根据飞猪的数据,清明节回家度假的“补偿返乡”人数激增。过去一周,飞猪清明机票预订量较上周增长超过150%,跨省长线游预订量较前一周增长超过170%。

小文的室友欣欣却觉得祭祖有点重,家里都是长辈在管,目前还轮不到她。因此,清明来了,在家里呆了几个月后,她决定利用清明假期去Xi旅游。

事实上,清明节起源于远古时代的祖先信仰和拜春习俗,具有自然和人文双重内涵。它不仅是一个自然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又称踏青节、踏青节、三月节、祭祖节。所以除了祭祖,踏青也是清明的一大传统。

还有很多年轻人像欣欣一样选择出去玩。来自京东旅行的数据显示,清明前后(4月1日-4月5日)机票预订量自3月以来呈现明显上升趋势。随着假期的临近,机票量激增,3月第三周比第一周增长了4倍多。

从飞猪的出行线路热度来看,飞往京、杭、昆、Xi安、海口、郑州、珠海、大连、厦门等目的地的机票预订量增速最快。

与小文和欣欣对清明出游的期待不同,梁麟对自己的旅途礼物充满期待。

在南京工作的梁麟此时最大的愿望就是家乡的父母能尽快收到他们买的团契。

今年,梁麟经常嘲笑自己被困在城市里。他是陕西榆林人,在南京工作多年。因为怕去年疫情不能及时回南京,正月初三他从老家开车回了南京。今年,南京一方面鼓励就地过年;另一方面,为了避免意外,春节期间妻子和儿媳都留在了南京。他们的孩子将在几个月后出生。不知道今年疫情怎么样了。不知道会不会回去过年,清明节也回不去过节了。

一个疫情就是两年不能回老家。梁麟对此印象深刻。

昨天,梁麟在JD.COM超市订购了三个各种口味的青年团,寄回老家,希望南方清明节小吃能跋涉近2000公里,代表他和父母一起度过清明节。

今天下午,梁麟给我们发来一条微信,说他青联的父母收到了,并给我们带来一句话:“祝你节日快乐。无论我们年轻时多么叛逆,岁月都会让我们想回家,想继承传统。但是,成年人最大的悲哀,是身不由己,只能尽力而为。”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