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读书笔记

马原读书笔记

马克思的《资本论》的第一卷,又称为政治经济学批判,是作者1859年发表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续篇。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单个商品表现为这种堆积的最基本形式,因而作者的分析也就围绕着“商品”----这最难理解的部分开始的。几千年来,人类的智慧在这方面进行了艰苦的探讨,但并没有得到什么结果,而对更有内容和更复杂的形式(经济形式)却至少已经接近于成功。因为已经发育的身体比身体的细胞容易研究,同样的分析经济形式必须用抽象的推动力来代替。对于资本主义社会来说,劳动产品的商品形式,或者商品的价值形式,就是经济最细小的单位。

作者的研究对象是当时已经基本完成工业革命,初步建立的较完整的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英国,以英国为实例推演西欧诸国,一个国家应该而且可以向其他国家学习。作者在第一卷中用了很大的篇幅来叙述英国工厂法的历史,内容和结果。一个社会即使探索到了本身运动的自然规律,他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规律。“但是它能缩短和减轻分娩的痛苦。”

价值理论是马克思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形式的基础,而商品和劳动价值理论是这一分析的基础。马克思的理论说明了商品的社会实体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的人类的无差别劳动。从而为剖析资本主义资本的生产,产品的分配和社会结构奠定理论基础。

马克思在资本论的开卷第一篇充分阐述了劳动价值论:

1.商品的两个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商品是使用价值的价值的统一体,价值是其社会属性。物的有用性使物成为实用价值,他决定于商品体的属性,离开了商品体就不存在。

2.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的二重性:作为相同的,无差别的,抽象的人类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而作为具体的劳动,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

3.价值形式或交换价值:从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发展到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再过渡到一般的价值形式,到最后最终出现货币形式的胚胎。

4.商品的拜物教性质及其秘密:其实质是“把生产者同总的劳动社会关系反应成存在于生产者之外的物与物之间的社会关系”。

5.决定商品使用价值的价值量决定于社会必要的劳动时间,或社会必要劳动量。

6.商品的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格,价格是物化在商品内劳动的货币名称。商品的价值量是一种必然,价格和价值量之间存在不一致的可能性。

同时马克思还建立了货币理论,货币的本质是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他是商品交换不断发展,范围逐渐扩大的产物。商品交换的前提条件是社会出现分工,不同的人生产不同的产品,当产品过剩而且已经不能满足生产者的使用需要的时候(即过剩的产品对生产者没有使用价值),才会出现因为不同的需求而交换,才产生了商品,交换的扩大又进一步促进社会的分工。最初并不是为了交换而产生的社会分工,而是社会分工催生了交换,这一点是符合唯物史观的。

货币的职能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其基本职能,也是最初的职能。随着交换的进一步扩大,货币的其他三种职能逐渐衍生出来。

以这两个理论为基础马克思分析了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本质以及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发展趋势:

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本质:剩余价值理论

劳动力商品被资本家购买以后,就离开流通领域进入生产过程。资本主义生产是以雇用劳动力为基础的商品生产,其生产过程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是生产实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另一方面是生产剩余价值的价值增值过程。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

在雇佣劳动中,被雇佣者出卖自己的劳动力,资本家支付劳动者的工资由劳动力的价值决定。劳动者的劳动时间,大于劳动力价值所包含的时间。这两者的差值就产生了剩余价值,这个剩余价值被资本家所占有。

从第一卷的第二篇到第六篇,马克思分析了货币转换为资本,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与劳动者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1.货币转化为资本。货币本身不是资本,随着商品交换的扩大,但交换发展到一定程度时,货币可以在市场上买到劳动力商品,这时货币就转化为了资本。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关键前提是劳动力转化为商品。从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社会需要有一定的原始资本积累,早期的贩卖黑奴和圈地运动产生了大量的劳动力商品为这种积累提供了条件。从近代中国来分析,鸦片战争敲开了中国国门,大量的国外商品涌入中国。外国先进的生产力,高效的机械大大降低了手工业生产同一件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中国传统手工业生产的同样商品比较,更加物美价廉,因而更有市场竞争力。许多传统的手工业者因而破产不得已出售自己的劳动力,为资本主义的产生创造了条件(但中国最终没有进入资本主义社会,这是当时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决定的)。

2.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与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价值增值是生产的目的,劳动过程是价值增殖的手段。资本主义的劳动过程的一切因素都属于资本家,劳动过程是他消费其所购买的劳动力的过程,因而工人的劳动属于资本家,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劳动,劳动产品全部归于资本家。资本家的目的是获取剩余价值,资本能带来剩余价值。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的形式存在的,生产资料成为资本,不是由他们的自然属性决定的,也不是他们能用于生产一定的使用价值,而是由于他们是生产剩余价值的手段。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资本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剩余价值不是由全部资本产生的,也不是由不变资本产生的,而是由可变资本产生的,即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产生的唯一源泉。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为确定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

3.剩余价值率正确反映剥削程度。由剩余价值率的公式可以看出,资本家若想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一般可以通过两条途径:提高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和增加可变资本总量。

4.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而产生的剩余价值。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资本家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的剩余价值生产方法。两种提高剥削程度的方法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阶段上起着不同的作用。在资本主义生产的初期,由于生产工具没有重大的变化,生产力的发展比较缓慢,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主义加重剥削的主要方法。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科学技术在生产中广泛应用,生产力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从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就日益突出了。资本家总是想方设法地从工人身上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就是剩余价值规律,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和动机是追求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

在书的第七章,作者用资本积累理论阐释了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发展的基本趋势。

资本家与封建地主,奴隶主不同,他不是把剩余价值主要用作个人消费,而是要将剩余价值的大部分转化为资本,这种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就是资本积累。资本积累的规模越大,资本家可以获得的剩余价值就越多。随着资本的不断积累,导致严重的社会经济后果

1.相对人口过剩。相对人口过剩是资本积累的必然产物,同时反过来又成为资本积累的杠杆,甚至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的一个条件。劳动力商品是资本主义经济存在的前提,因而会受到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调节。相对人口过剩意味着在资本主义社会,失业问题是制度性的,是不能依靠自身的调节而更正的顽症。

2.平均利润率下降趋势。资本家把剩余价值转化为了资本,必然导致劳动生产率和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其他的因素不变时,表现为利润率的下降。利润率的下降表现为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剩余价值的现实之间的矛盾;生产的扩大和价值增值之间矛盾;资本过剩。(人口过剩,商品过剩和资本过剩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产物和表现形式,他们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

生产的不断扩大和使用价值的大量增加,需要社会购买力的相应增加作为保证,没有社会需要的相应增加,社会再生产过程就会中断。因而不断地出现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作为矛盾的对立面相互转化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推动着事物的发展,推动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但由于矛盾双方的起因是由资本主义本身决定的,是不能靠自身解决的。这种矛盾的发展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终必然为更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的新的生产方式所代替。一定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这与唯物史观是相一致的。

马克思之后,资本主义社会又进行了长期的发展,相继出现了帝国主义,垄断,生产社会化,经济全球化和现代资本主义。资本主义以新的形势适应不断发展的生产力,但仍然不能掩盖更不能解决其自身的矛盾。

马克思的资本论科学的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及其存在的矛盾,为无产阶级的斗争指出了正确的方向。同时在论述的过程中渗透着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的思想,是一部光辉的著作。

同时读过这本书以后,有这样一点想法。资本主义社会是有矛盾的,以往的社会制度比如封建社会,奴隶社会都是会有的,那么是不是所有的社会都有自身的矛盾的,那么人类最高的社会形式-----共产主义社会有没有社会矛盾呢?

既然社会生产力决定社会生产关系,而生产力是不断发展的(事物都是不断运动发展的),那么会不会出现共产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不适应共产主义生产力的情形呢?会不会有比共产主义社会更高级的社会形式呢?这都是我们要探索的。

高老头读书笔记 格林童话读书笔记 高尔基童年读书笔记




这是水淼·WellCMS站群文章更新器的试用版本更新的文章,故有此标记(2022-04-13 13:58:16)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

    作者信息

    zydadmin
    文章 601683篇|1评论
    聚合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