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故事绘本

二十四节气故事绘本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传统的农事节令,以太阳黄经为基础,分为春、夏、秋、冬四季。每个节气都有其独特的风俗文化和习俗,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天文气象和人文风俗等多方面的内容。下面,我们为大家呈现一本有关二十四节气故事的绘本。

立春:让蛤蟆冬眠的故事

立春这天,蛤蟆们都会叫唤,庄稼就会长得好。有一年,春天来得非常早,蛤蟆们还没来得及冬眠,就开始叫唤。这样一来,庄稼就极易遭到霜冻,农民们非常苦恼。有个聪明的老虎,知道这个情况后,就跑去和蛤蟆们商量,让它们暂时停止唠叨,让农民种下庄稼再继续唤叫。蛤蟆们听了后,答应等庄稼种好再开始唤叫。结果,庄稼得以安全种植了。

惊蛰:村庄里的春龙

惊蛰时节,农民们开始忙着准备春耕。这个时候,村里的春龙也开始活跃起来了。春龙是由村民们手工制作的,可以用来祈求好的收成和风调雨顺。一次,春龙搞丢了它的头,村民们急得不行。但最后在一个小男孩的帮助下,春龙平安找回了头,引来全村欢呼和喜庆。

清明:扫墓祭祖

清明时节,是以祭奠逝者、扫墓为主要活动的日子。做为一个传统节日,清明也意味着重建万物生长的故事。据传说,古代有个名叫“越”的大将从一座古墓里找到了蕴含刚出土嫩芽的水稻籽,他保存好了这些神奇的种子并开始培育。最终,这些种子获得了十分丰收的成果,后来也被当做祭品来祭奠祖先。今天,我们依然要尊重和坚持这个古老的传统。

小满:神奇的荷花

小满这时节,天气热了起来,正是荷花茁壮成长的时候。据传说,古时候有一位大仙女在此节时下凡。这位仙女非常喜欢荷花,她在池中修炼成仙,并把荷花供奉在池中。从此,荷花变得异常美丽,全村人都知道这一神奇的荷花故事,并且来观赏荷花、祈求幸福与安康。

夏至:拜太阳的节日

夏至是全年白昼最长、夜晚最短的节气,也是夏季的开始。从古代开始,人们便会在夏至这一天拜太阳。拜太阳是中国古代祭祀太阳的仪式之一。传统上,人们要一早起来向太阳拜祭,祈求五谷丰登,风调雨顺,以及人民安康吉祥,这个仪式现在依然被许多地方保留传承。

大暑:一起去采桑叶

大暑这时节,气温已经相当高了,而此时正是采桑蚕食桑叶的时候。虽然采桑是个辛苦的工作,但由于可以喂养蚕宝宝,古代妇女们都十分注重这个工作。有个古老的故事就是,女诗人蔡文姬在琴台上吟诵诗篇时,听到家乡附近的蚕嚼食桑叶的声音,触动了她的心灵。后来,她带上短茎铜斗、草帚和细绸翎毛,回到家乡采摘桑叶、奉献蚕宝宝,用她的诗歌记载了这段美好的记忆。

处暑:打秋老虎

处暑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此时夏季逐渐过去,秋季即将到来。古代有个俗语叫“打秋老虎”,意味着夏天的酷热即将消退,开始迎接温暖的秋季。有个有趣的话说,如果你到处找不到“秋老虎”,说明你遇到了顺风而行的季节线路,而正如一年四季有春、夏、秋、冬,人生也有起起伏伏,顺境逆境都是命运的必然准备,我们需要更多的坚持与耐心。

白露:垂钓秋色里的情愫

白露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5个节气,也是秋天开始的时候。此时夜晚开始变得凉爽,白露这个名称也由此而来。在这个有些含糊的节日中,人们会欣赏秋景,垂钓、晒书、吟诗工作也会变得更加常见。有个美丽的故事中讲到,有一对年轻夫妻在白露时节去垂钓,夫妻俩在钓竿中垂下爱情的幸福,它们终于在白露的秋色里得以结成良缘,不管是欢乐或悲伤,回忆都是一生一次。

寒露:谷雨之后,寒气已到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8个节气,也是秋季末期。其主要特征是温度下降,秋季过去,寒冬来临。古代有个俗语叫“十月十日寒露降,到冬半阴半晴。”伴随着这个节气降临,人们也会感觉到寒气开始上涌,万物开始进入了“冬眠”状态。还有一个民谣说,“谷雨之后,轮到寒露”。因此,我们要积极做好防寒保暖措施,迎接即将到来的冬季。

冬至:一家人共度冬至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2个节气,也是全年最短的白昼、最长的黑夜。过冬至,意味着进入了一年中寒冷的冬季。在这一天,家人通常会聚在一起,共度一个美好的冬至夜。古代有个传统,就是在冬至这天,要大家一起吃饺子。据说吃饺子是为了祭祖,也是家人之间爱意的象征。除了吃饺子外,还有煮汤圆、吃桂花糕等习俗,丰盛的食物让我们一家人感受到了温暖。

大寒:围炉子的季节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最后一个节气,也是严寒的季节。此时寒流持续不断,让人们感到更加寒冷。因此,家家户户都会燃起烈火围炉。古代,只有官府的官员才可以享用火腿,而在大寒这个节日中,普通百姓也可以品味到了美味的火腿肠。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和吃喜糖和家庭聚餐等习俗。相信只要全家团聚在一起,风雪中的寒冷也可以被温暖和美好的回忆所取代。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