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来历

端午节的来历

端午节,又称“重五”、“午日节”、“端阳节”等,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始于中国古代,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端午节源于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也是纪念古人民抵御瘟疫、除害避凶的节日。具体来说,端午节主要有以下几个来历与传说。

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公元前278年,屈原因忧国忧民,关心江南百姓的疾苦和社会变迁而辞官。他写下了著名的《离骚》等多首爱国诗篇,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之一。

公元前277年,诸侯如楚国的蔡国、郢国联手进攻楚国,屈原的家乡楚国也受到了攻击。他回到故乡,欲为国家和家乡做出更多的贡献。但楚怀王信用谗言,误信奸佞,最终屈原身陷谗言陷阱,被放逐到湖南的岳阳楼上杀身殉国。当地百姓得知后,饮食减肥,划龙舟下河,千里送行,以示哀悼和缅怀。

后来,这种划龙舟、缅怀忠烈的活动逐渐演变成为端午节。

祛疫避凶的传说

相传,在古代的夏商时期,五月初五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日子。当时,人们普遍认为这一天是疫气最猖狂的日子,居民们常用蒲扇驱散疫病。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逐渐将战胜疫病的蒲扇变成了制作艾草香囊,并用彩纸制作五色彩线,披挂在腰间,祈求避疫消灾。

此外,还有另一种传说:在古时候,江河水猖狂,会导致灾害和祸患。一些人就想到,在五月初五划龙舟可以增加祈福的效果,同时也可以保佑生命不被水波所淹。

手工制作粽子

与端午相关的著名特色食品,就是粽子。粽子是用糯米加上枣枸、豆蓉、蛋黄、花生、香菇、鸡肉、咸蛋、火腿等馅料,再用竹叶或荷叶缠成的粽子。每年端午节,家家户户都会制作粽子,并且品尝。

到了现代,除了民间的划龙舟和赛龙舟活动之外,还会有政府组织的端午文化节、演出和庙会等形式,华丽的舞龙舞狮表演,以及传统的兽面舞等歌舞活动让人们尽享端午节的欢乐。

总之,端午节是一个充满了传统文化和民间习俗的重要节日,它弘扬了中华民族的爱国精神、道德规范和优秀传统文化,值得我们倍加珍惜和传承。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