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小报

端午节小报

端午节,也叫“重五”,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每年农历五月初五。这个节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民间传说也很多,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个特别的节日吧!

源起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的古代,据记载最早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讲述了他的生平和不幸遭遇。他为了不忍心看到国家沦落和人民疾苦,触犯了当时的政治权力,最后投江自尽。为了纪念这位民族英雄,人们开始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在江河湖海中赛龙舟、吃粽子、挂菖蒲、包艾草等一系列活动,以表达对屈原先生的怀念和祭奠。

赛龙舟

端午节最受欢迎的活动之一是赛龙舟。龙舟比赛是屈原溺江之后,人们在江上用船来打捞屈原遗体时的情形,后来成为了习惯和传统,成为端午节不可缺少的活动。现在,每年到了端午节,人们会组织一些划龙舟比赛,赛场上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吃粽子

端午节还有一个习俗就是吃粽子。粽子是一种以糯米为主料,包裹肉、豆沙等多种馅料的食品。每到端午节,人们都会忙着包粽子,送粽子给亲戚朋友,或是自己在家享用。粽子吃出浓浓的传统味道,也是中华五千年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挂菖蒲

挂菖蒲是端午节的传统之一,它也有屈原的故事。据说在屈原投江结束后,人们很担心屈原的尸体会被鱼虾蛇龟吃了,于是就在江面上撒下一群龙虎虬枝、桃叶等植物,让这些生物不敢靠近。后来人们想起了屈先生的这个故事,就用菖蒲草来取代了以前的植物,表示对屈原的纪念。每到端午节,人们都会挂上一束菖蒲,给自己和家人祈求平安、消灾解厄。

包艾草

端午节还有一个习俗是包艾草。关于这个习俗,有一个古老的传说,说是在古代,有很多江河湖海里生活的蛟龙,它们经常伤害人民和破坏家园。后来人们发现燃烧艾草可以驱赶这些蛟龙,于是就开始在端午节前后烧艾草,并制作成艾草囊挂在门上,以驱赶蛟龙。现在人们包艾草也是为了祈求平安、消灾解厄。

总结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之一,拥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和深远的历史渊源。赛龙舟、吃粽子、挂菖蒲、包艾草是端午节最具代表性的传统习俗。随着社会的发展,端午节的庆祝活动也越来越多样化,但传统与现代一样,都值得我们珍惜和传承。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