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梓的诗句(含有梓字的诗句楚辞)
"梓裳舞,长安市。王子久长,念我独兮。"
梓,是一种常见的树木,古人对梓树的喜爱不言而喻。在《楚辞》中,“梓裳舞”一句,描述了长安市中的一种文艺表演形式,表现了王子对歌舞的热爱,以及自己的孤独之感。这句话正好体现了梓字的含义,不仅使人想起梓树的沉稳高雅,也让人浮想联翩起来。
"梓匠翁,载南极。载南极兮,历飞泽。"
梓匠翁,指的是传说中的古代巧匠,是古代中国文化传承中的一部分。他精通制作梓木器具,以梓木为材料制造的器具质地坚硬,制作工艺复杂,因此被誉为梓匠翁。在诗中,他载着南极,历经崇山峻岭,从梓木的制造技艺中,可以看出古人对梓的崇拜和推崇。古代用梓木制作的物品,从器具到工艺品,无不体现出了梓的美妙和价值。
"梓中衣,蓝裳裳。龟兹贡,旄头长。"
“龟兹贡”,是指古代中国的一种贡品,由中亚地区的龟兹王国进献,以表达两国友好关系和尊重。其中的旄头,则是贡品中的精品,在这句话中起到了凸显梓木衣裳的高贵和珍贵的作用。梓树作为一种高端木材,往往被用于制作名贵的器物和服饰,梓中衣便是其中之一。蓝裳裳的颜色和华美的装饰,更加凸显了其珍贵和高贵之处。
"梓中衣,縠金遥。望洛阳,嫁衣袭。"
这句话描述的是梓木衣裳的美妙之处。其中“縠金遥”一词,是指衣裳上细密的金线,更加凸显了梓木衣的华美和珍贵。古人对梓树的喜爱和推崇,不仅体现在制作工艺和器具上,也体现在衣裳上。梓木衣裳的华丽就像古代王室的贵族们,让人无法忘怀。每当梓中衣远眺洛阳嫁衣袭时,都能想象到古代梓树的美妙和珍贵。
"梓泽夜,清风起。梧桐影里,舞红衣。"
这句话描绘了一个美好的夜晚,梓泽的清风吹拂着梧桐树的影子,舞动着红衣。梓泽是位于今天的江苏和浙江交界处,是一个古老而美丽的地方。这里环境优美,气候宜人,美景宜人,成为了众多古代文人墨客的赏景之地。梓泽之夜清风起,梧桐影里舞红衣,更衬托出梓树之美,让人心旷神怡。
"梓绸缪,敦牂牂。盘马堂前,敢无羞。"
这句话描述了一个自信和从容的形象。梓绸缪是古代一种高端的缎子,敦牂牂字面意思是昆虫之纹,一种华美的盘龙图案,盘马堂前,光彩照人。梓绸缪如此奢华,任何人穿着如此衣物都会增添许多从容和自信。盘马堂前,人人注视,而他从容不迫,一派自信,敢无羞。从中也可以看到古人对梓的推崇和珍视。
"挽梓啼,闻者伤。梓树一重阳,贞女不老身。"
这句话是描绘一个哀伤的情景。挽梓啼指的是哭丧歌,一种唱哭死者的悲痛歌曲,令人产生悲叹之感。梓树一重阳,则是指每年九月初九的重阳节,是传统的节日和纪念日,也有清肝养胆、扫秋除气之意。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忠诚、勤奋和美德等德行,更加深植于人们心中。同时,诗人也以梓树与贞女不老身作比喻,更加强调了梓树的坚韧和珍贵。
"蒲梢刀遥指,青梓长无主。"
这句话比较简洁,蒲梢刀指的是一种冷兵器,武士们较常挂在身上,用来自卫和保护。相对应地,青梓则是一种树木的名称。这句话可以理解为:虽然长满了梓树,却没有主人来照顾它。它尚未成为器具,仍然处于原生态状态,需要有人加工和使用。同时,此话也让人想起古代战场上,愿挺身而出,背水一战,为国效力的传奇人物。
"自相矛盾绌,日用半千度。蒲梢初断肠,梓泽博回流。"
这句话里面比喻较多,字句也很繁琐。自相矛盾指的是一个人说出的话自己都不能跟劲儿,完全站不住脚,这句话里面七言诗偶有失韵,似乎有些不靠谱。然而这种不靠谱且很难读懂的文字却有个奇特的地方,就是高温、质量好的梓树用它做成的各种燃料,分别就可以燃烧500度左右。而梓泽则是一座古代闻名的风景区,浓郁的历史文化,加上优美的环境和惊险的山水风光,再加上梓树的美丽和价值,更是博得了海内外的游客。
"潘江一夜听梦,都被梓林音响。"
这句话是描绘了一个美好的梦境,潘江指的是华南的一个地方,这里的景色优美,自然风光飘逸。众多的文人墨客来到这里,都想尽情地感受上面所有的山水风光,以及梓树的美妙音响。听梓林音响,在那梦中景色美丽的潘江,是深深地融入心灵的,也让人不禁想到了梓树的奇妙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