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古诗
清明节古诗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每年的四月五日或六日为清明节,人们在这一天慎重对待祭祀祖先和逝去的亲人。在中国的文人墨客中,有不少人以古诗的形式表达了对清明节的思考与感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这些清明节古诗吧。
唐代:杜牧《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牧所作,描绘了一个雨天的清明节,路上行人纷纷避雨,并对酒家的位置向牧童询问,最后得知酒家在杏花村。杏花村是唐朝长安城(今天的西安市)郊外的一个小村庄,杜牧曾在此寓居,此诗恰好将清明节和他的离开融合在了一起。
宋代: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独游寒江千尺干,
熏风微度蜡烛残。
一蝉声世界,
万木霜天童子看。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巨匠苏轼所作,诗歌描绘了一幅深秋的清明节夜景。寒江干(gan)是指江河两岸的山石坚硬的部分,而江水中间则叫做江干,寒江千尺干意味着苏轼以身置乎江滨,视寒江而游。
明代:杨慎《临江仙·滁州卢氏别业》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杨慎所作,诗中描绘了一个秋高气爽的清明节,深秋时节,滁州卢氏逸居,满山的秋意,清凉的景象让杨慎情难自禁,深深地被景色所吸引。
清代:袁枚《上巳郊游记》
四月八日,上巳节。朝廷例祭南郊 太庙故事已详,勿再説。是日大观公主始行 “幸元妙观”。前有“会元师”于汉中路,乃先到华山,绕之登其玉京峰,晚到洛阳。“五老庙”以肆祀,公主命祠神无主者,便补神一具,大使皆督席共食。排却公家设仪,则赭袍君坐归来,大皋沽酒已滌出面闱矣。
这篇散文是清代文学家袁枚所写,描绘了他与朝廷大观公主一同游玩的上巳节。在这一天,袁枚所描述的事情的详细程度以及写作技巧都是达到极致的,给人很强的想象力,同时也给人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最后的总结
古诗是文化的宝库,清明节古诗不仅是一种文化传承,更是历史的记录。虽然时光不可逆,但是古人留下的诗篇中,人们可以借着对诗人的思考彻底地了解清明节的文化内涵。
因此,让我们在这个清明节里,回归祭祖的本源,端正精神思考,诵读古诗,回忆先人的辉煌成就,传承优良的文化传统,弘扬美好的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