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必背古诗词清明节
清明节,让人缅怀先人,它是怀旧的,它是悲伤的,它是激动人心的,其中蕴含着很多先人的事迹,当他们死去时,他们的故事结束了,剩下的,只让人怀念!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小学生必背古诗词清明节,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清明节1
瑞龙吟·德清清明竞渡
词牌名:瑞龙吟|朝代:宋朝|作者:吴文英
大溪面。遥望绣羽冲烟,锦梭飞练。桃花三十六陂,鲛宫睡起,娇雷乍转。
去如箭。催趁戏旗游鼓,素澜雪溅。东风冷湿蛟腥,澹阴送昼。轻霏弄晚。
洲上青苹生处,斗春不管,怀沙人远。残日半开一川,花影零乱。山屏醉缬,连棹东西岸。阑干倒、千红妆靥,铅香不断。傍暝疏帘卷。翠涟皱净,笙歌未散。簪柳门归懒。犹自有、玉龙黄昏吹怨。重云暗阁,春霖一片。
翻译/译文
⑴德清:县名,在今浙江省湖州市南,苕溪傍。竞渡:即龙舟竞赛,为江南一带风俗。
⑵簪柳门归懒:一本作“算柳娇桃嫩”,一本作“簪柳门犹嫩”。
⑶霖:一本作“霏”。
赏析/鉴赏
此词应作于公元1224年(宋宁宗嘉定十七年)左右。根据夏承焘《吴梦窗系年》,是时,吴文英约二十五岁,重游德清(今属浙江)。
“大溪面”三句,点龙舟赛的地点及远观赛场。“大溪”,即指苕溪。言在清明时节的德清苕溪水面上,有人组织了一次龙舟竞赛。远远望去,水中、岸上彩旗飘扬,香烟缭绕,条条打扮得五彩缤纷的龙舟像飞梭般地穿过了白练似的溪面。“桃花”三句,述竞渡时的声威。“三十六陂”,“陂”,本指池岸、湖岸,这里指宽阔的苕溪,曲折漫长如一个连一个的大小湖泊。此言在曲折漫长的溪岸两傍遍植桃树,桃花映水,更增喜庆气氛。龙舟像水晶宫中刚睡醒的神龙般威风,并且龙舟上的赛手们还齐声呐喊和发出雷鸣似的锣鼓声壮阵、指挥;岸上、舟中的看客也发出了嘈杂的助威声,各种声响汇聚成了炸雷般的轰鸣声。上片遥观龙舟竞渡。
“去如箭”三句,言龙舟竞渡需要争出高低名次,因此每条舟中的划桨手都是齐心协力,使龙舟驶得如离弦之箭般的快速。船首上有人拿着号旗上下翻飞地指挥、协调,舟中锣鼓声声催急,众舟齐发在溪面上劈波斩浪激起条条白练和雪花似的白沫。“东风”三句,转述清明天气。言温润的春风拂面而来,夹带着龙舟上新漆的桐油味,时间已经不早,天上逐渐聚起了灰云,遮阴了阳光,微风中开始飘起了毛毛雨,使看客们也渐渐感到了寒冷意。中片是近观龙舟竞渡的细节描写和印象。
“洲上”三句,言溪中的小沙洲边飘浮着青青的绿萍,来这儿参加清明竞渡而互争高低的赛手们的热烈气氛和看客们营造出来的节庆氛围,早已冲淡了为悼念屈大夫的死,而流传下来的划龙舟的记念意义。“怀沙人”,即指屈原怀沙投水而亡的传说。“残日”四句,转述赛场情景。言时近黄昏,夕阳西坠,一眼望去两岸的桃花林已成朦胧一片。远处屏障般的群山也被夕阳烧成了酡红色;近观溪中,竞渡结束后停着的龙舟以及看客们的乘船几乎把整条溪面都塞满了。“阑干倒”六句,述观赛的看客。言因为了要观看这次竞渡比赛,四处赶来的乘舟纵横交错地放倒阑干停靠在两岸边,船舱敞开着以利观赛。舟中的女眷们又在开始敷粉施脂整理观赛时弄乱的脸部、头发,以致溪面上弥漫起一股浓郁的脂粉香。更何况天色虽是近晚,比赛也已经结束,但主人的余兴却未尽,所以通过高卷舱篷的船舱,还可以见到舱内管弦齐奏,娇娘莺唱的寻欢场面。“阑干倒”句紧接“连棹”句而来。“千红妆靥”是为了要取悦于夫婿或主人们也,即所谓“女为悦己者容”。“簪柳门”三句,状歌妓,也是紧接“笙歌”句而有感而发。此言在乘舟中的歌妓,因为白天抽空上岸尽兴游玩,临晚头簪柳枝姗姗来迟,已是疲劳不堪了。但是主人有令重开歌宴,她不敢不遵。所以从勉强吹奏出来的玉笛声中,传递出一种哀怨的氛围,笼罩着黄昏中的水面,以示其身不由己的苦衷。“重云”两句,兴尽归家。一“阁”字,可释为赛手和看客们居住的楼阁、庭阁,家中之阁也。此言大家回家后,已是乌云四合,室内一片昏暗,顷刻之间大雨就跟着下来了。结句与中片“澹阴送昼”,“轻霏弄晚”的天气遥相呼应,并点题“清明”,突出了一天之中忽晴、忽雨、忽阴、忽霖的“春天天气孩儿脸”的气候特色。下片写看客们(包括词人)观赛后兴尽而归,又无淋漓之苦的结局。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清明节2
湘春夜月·近清明
词牌名:湘春夜月|朝代:宋朝|作者:黄孝迈
近清明,翠禽枝上消魂。可惜一片清歌,都付与黄昏。欲共柳花低诉,怕柳花轻薄,不解伤春。念楚乡旅宿,柔情别绪,谁与温存?
空尊夜泣,青山不语,残照当门。翠玉楼前,惟是有、一波湘水,摇荡湘云。天长梦短,问甚时、重见桃根?者次第、算人间没个并刀,剪断心上愁痕。
古诗简介
《湘春夜月·近清明》是南宋词人黄孝迈的词作。这是一首伤春之词,上阕写黄昏时分的心情,下阕进一步抒写词人夜间独宿旅舍的情景和感怀。词人通过对湘水之滨春江月色的描写,抒发了自己惜春不忍别的情愫。全词清丽淡雅,意境凄美,结构严谨,构思绵密,不愧为一篇佳作。
翻译/译文
临近清明时分,枝头上翠鸟的叫声凄婉动人。可惜这一片清歌,都付与寂寞的黄昏。想要对柳花低述衷曲,又怕柳花轻薄,不懂得人的伤春之心。我独自漂泊在南国楚乡,满怀柔情别恨,有谁能给我一点儿温存?
空空的酒杯仿佛在为我哭泣,青山无语宛如在为我伤心,一缕残阳斜照着院门。在华丽的楼前,只有那一池悠悠的湘水,倒映着悠悠轻荡的湘云。无聊的白日是那样漫长,梦境却短得可怜。请问苍天,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和恋人见面?这情景真令人心酸。就算整个人间,也没有任何一个并州的刀剪,可以把我心中的千愁万绪剪断。
注释
湘春夜月:词牌名,是黄孝迈的自度曲。
翠禽:翠鸟。
柳花:指柳絮。
空尊:空樽,空酒杯。
翠玉楼:即前文“楚乡旅宿”。
桃根:出于东晋的《桃叶歌》:“桃叶复桃叶,桃叶连桃根。相怜两乐事,独使我殷勤”,后词中多代指意中人。
者次第:“如此种种”的意思。者,同“这”。
并刀:并州(今山西太原)的剪刀,当时以锋利著称。
赏析/鉴赏
这是一首伤春之词。词人通过对湘水之滨春江月色的描写,抒发了自己惜春不忍别的情愫。
《湘春夜月》这个词调,是黄孝迈的自度曲。其内容与调名切合,描绘湘水之滨的春夜月色,抒发“楚乡旅宿”时的伤春恨别的情绪。上片着重写伤春,先从枝头的鸟声写起,点出“近清明”的节令。“翠禽”,犹言翠鸟,泛指羽毛美丽的小鸟,“消魂”,是情为之动、神为之伤的意思,给鸟声注入了人的思想感情。下文“可惜一片清歌,都付与黄昏”二句,是对“消魂”所作的说明。"清歌”与“黄昏”所含的情绪本是相反的,前者引人愉悦,后者使人忧伤,相反相成,其结果是益增忧伤之感,故此二句表现为极其沉痛的感叹口吻。接下来,作者进一步采用了拟人手法,将具有感知的品格赋予了柳花,想对它低声倾诉自己的心事,转而又:“怕柳花轻薄,不解伤春”。可见作者忧思之深重。“伤春”二字,点出了作品主旨之所在。再下面,是作者自己感叹当时旅行在湘水之滨,独自投宿在旅舍时的孤寂心情。明明要写冷落,却偏用“温存”的字眼,再用“谁与”来作反诘,这种写法突现了一种炽烈追求的意愿。写到此处,已近过片,须得由伤春向恨别过渡,故而“柔情别绪”四字的安排也就是相当巧妙而颇具匠心的了。
这首词的下片更为精采。前几句,作者紧紧抓住“湘春夜月”的景色特点,将深沉的离愁别恨熔铸进去,造成了动人的艺术效果:“空樽夜泣,青山不语,残照当门。翠玉楼前,惟是有、一波湘水,摇荡湘云。”这个境界是由众多形象构筑起来的一个整体,七宝楼台固不应拆碎,然而,倘求观察得细致,却无妨从局部着眼。“空樽夜泣”,表示心情的极度忧伤,是一个凝炼警策的句子,其造语则显得老辣,与姜夔《暗香》词里的“翠樽易泣”相同。“青山不语”,山峰不会说话,而作者却好像认为它原是会说话的,只是此时此刻无话可说罢了,以这种方式描摹环境的幽静,其艺术效果则更为强烈。“残照当门”,意谓残月照在门前,门外唯见残月。残月象征离别,正是由于它的情调凄恻。“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等常见的例子,已经足以说明用残月抒写离别之情的艺术表现力了。“翠玉楼”,即前文“楚乡旅宿”,“惟是有”,同义重叠,起着强调下文的作用,而它以“平去上”的声韵作为引出下文的铺垫,从而使“一波湘水,摇荡湘云”一句更富有诗意,显得更加突出。从“翠玉楼”望去,月色下的湘江,一片朦胧迷茫,水面上只看到隐隐的波光,天空飘动着朵朵浮云,阵阵微风吹来,又将水天“摇荡”在一起了。然而这轻微的摇荡却不能打破“青山不语,残月当门”的静寂,正像“蝉噪林逾静”那样,反倒更增强了这种静寂之感;同时,在静寂之中,“湘春夜月”的景色更显得空灵深邃,它启迪着人们对生活的沉思。
下片的后几句,像上片点出“伤春”一样,又将“恨别”的题旨点明了。“天长梦短,问甚时、重见桃根?”“天”是宇宙,“梦”是人生,“天长梦短”与吴文英在的“春宽梦窄”(《莺啼序》)构思相同,富有哲学意味。如梦的人生既然短暂,离别的愁苦就更使人难耐,于是又自然地产生了一种急切的希望尽快地“重见桃根”。桃根,出于东晋的《桃叶歌》:“桃叶复桃叶,桃叶连桃根。相怜两乐事,独使我殷勤。”相传为王献之所作,桃叶是他的妾名。后人经常用桃叶、桃根指代意中人。结句的“这次第”虽只是一个“点”,分量却是相当沉重的。愁绪扰人,自然产生剪除的意愿,这也是人们的共同心理。然而这首词中,合理的意愿却是用否定方式、喟叹的口吻表达出来的,因为“算人间没个并刀,剪断心上愁痕”,遍寻人间也找不到能够剪断这种愁绪的剪刀。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清明节3
清明夜
朝代:唐朝|作者:白居易
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
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
古诗简介
《清明夜》是白居易在唐朝元和年间所作的七言绝句。此诗主要描写了在清明节的夜晚,白居易独自步行在回旋的走廊中,唱着歌,听着远处的弦声,欣赏着眼下的花。此诗表现了诗人的闲适心情。
翻译/译文
译文
清明节夜晚时,清风习习,月夜朦胧,用碧玉做成的栏杆和用红色的砖砌成的墙是刺史的府宅。
独自步行在回旋的走廊中唱歌,远远的听到弦声,默默的欣赏花。
注释
①清明夜:清明节的夜晚。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四月五日前后。旧俗当天有扫墓、踏青、插柳等活动。
②砌(qì):台阶。
③独:独自。
④回廊:回旋的走廊。
⑤遥:遥远,远远。
⑥看花:赏花。
赏析/鉴赏
第一句,描写出诗人所处的环境是宜人的,月色是朦胧的,美好的月色使诗人迷醉于清明之夜,对环境的交待衬托出了诗人对美景的爱惜,也表现了诗人的闲适之情。
第二句,在微风拂过的月色朦胧的清明之夜,诗人处在碧玉栏杆和红砖墙下的府邸里。诗人用“碧和红”字显示了自己愉悦的内心,在夜晚所望之处全是一些美好的色彩,以及精雕细琢的建筑,喜笑开颜,好不爽朗。
第三句则写了诗人独自踱步在回旋的走廊中歌唱。诗人处在如此清明之夜迷人的月色中,喜上心头,开怀歌唱,在回廊里唱着歌抒发着内心愉悦的情怀。
第四句,交待出诗人思绪飘向了远方,恰又听到了远方的管弦之声,于是诗人安静下来认真倾听着弦声,自是不休闲。从另一方面,“遥听”和“暗看”却也写出了诗人对现实的关注。
整首诗妙在未写清明之夜的清冷,却有它的自成一格,虽有清明,却意在纸外,写出怀春少女的幽情,一句“又是清明过了”,别有韵味,此诗取材,构思都别具一格;此诗也展现了诗人留恋美景,深恐春天将去的微妙心理,但无一字直抒胸怀,而诗人惜春之意无疑自显。
踏青。又叫探春、寻春、郊游。其含义就是脚踏青草,在郊野游玩,观赏春色。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清明前后正是踏青的好时光,所以成为清明节习俗的一项重要内容。古时妇女平日不能随便出游,清明扫墓是难得踏青的机会,故妇女们在清明比男人玩的更开心。
《清明夜》是白居易的一首清明日外出踏青游玩的习俗。
在古代,踏青又称“寻春”、“春禊”,晋代已盛。清明时节也是人们春游的大好时光,在春光明媚的清明前后,尽情地亲近自然,到郊外踏青游玩,这是清明节俗的另一项重要活动。目前普遍认为,这一项清明节俗是继承了形成于春秋末期的三月上巳节传统。上巳节的一项重要内容便是男女青年到野外踏青,自由择偶。
但这首诗妙在未写清明的清冷。有它的自成一格,虽有清明,却意在纸外,写出怀春少女的幽情,一句“又是清明过了”,不禁让人要笑问:“可是愁嫁?”
对白居易一向颇有好感,虽然当初《琵琶行》《长恨歌》曾经让我背得痛不欲生,但是长大以后细细回味,其名句却处处可用得,选他这首,是因为意境的清朗,和颜色对比的鲜明却不刺眼,诗人在夜里听乐看花,怡然自得,但绕着回廊行而复歇,却含蓄点出了此闲适后的诗人的真正心意。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清明节4
浣溪沙·清明
词牌名:浣溪沙|朝代:宋朝|作者:朱淑真
春巷夭桃吐绛英,春衣初试薄罗轻。风和烟暖燕巢成。
小院湘帘闲不卷,曲房朱户闷长扃。恼人光景又清明。
翻译/译文
春天,街巷里的桃花灼灼开放。刚刚换上轻薄凉爽的春衣,想去街上游玩。那吹面的软风、树梢上升起和暖的袅袅轻烟,令人感到心情舒朗。在屋檐下,啁啾飞过的燕子衔泥筑起了小巢。然而,她却走不出这深深庭院,湘帘低垂,朱户长闭,回廊曲折幽深。外面的明媚春光多好,可是一到清明后就再也看不到了。
注释
①夭桃:以艳丽的桃花起兴作比,赞美新娘年轻美貌。绛(jiàng)英:红花。
②湘帘:用湘妃竹做的帘子。
③曲房:内室,密室。朱户:泛指朱红色大门。扃(jiōng):关闭。
赏析/鉴赏
起句便是一句"春巷夭桃吐绛英",似乎很清亮地展示出了一种绯红色的情怀。显然,这春巷桃花吐蕊绽放,在自幼饱读诗书的朱淑真眼里展示的正是这样一幅热烈美好的景象,引起了她情不自禁的联想。换上春衣的她洒浴在春光里,看到屋檐下的双双春燕正衔泥筑巢,心头也悄然萌动着这样一种美妙的意蕴:这样的季节里,连燕子都成双成对建起了新家。那么她的未来呢?想到这里,她不禁惆怅起来。眼中的景象也忽然变得幽寂而沉闷。湘帘闲不卷,朱户闷长扃,让她心头刚刚燃起的激情与幻想骤然遭遇到冰冷的现实:外面的世界姹紫嫣红,她的世界却只有眼前这份孤寂与落寞。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清明节5
江城子·清明天气醉游郎
词牌名:江城子|朝代:宋朝|作者:秦观
清明天气醉游郎。莺儿狂。燕儿狂。翠盖红缨,道上往来忙。记得相逢垂柳下,雕玉珮,缕金裳。
春光还是旧春光。桃花香。李花香。浅白深红,一一斗新妆。惆怅惜花人不见,歌一阕,泪千行。
翻译/译文
晴朗的天气陶醉了外出游玩的少年郎。黄鹂和燕子都肆意地飞舞。车马和行人在大道上往来匆忙。还记得我们在垂柳下相逢,戴着雕刻的玉佩,穿着整齐精致的衣裳。
春光还是以前的春光,桃花和李花依旧飘香,浅白深红的花争斗着自己新的妆颜。可我伤感那个爱惜花朵的人已经看不到了。我唱一首歌,留下数行的泪。
注释
清明:清澈明朗。元稹《西县驿》去时楼上清明夜,月照楼前缭乱花。
莺:黄鹂的别称。
狂:作毫无拘束讲。
翠盖:装饰有翠羽的车盖,用来泛指华美的车辆。
红缨:用红色的丝线或绳子做的装饰,常为帽子。
阕:量词,歌曲或者词一首称之为一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