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行王禹偁诗歌鉴赏

王禹偁出身贫寒,《东都事略》和《宋史·本传》都说他世为农家,《邵氏闻见后录》谓“其家以磨面为生”。他九岁能文。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983年)登进士第,授成武县(今山东成武)主簿,迁大理评事。次年(984年),改任长洲(今江苏苏州)知县。他对仕途充满抱负,曾在《吾志》诗中表白:“吾生非不辰,吾志复不卑,致君望尧舜,学业根孔姬”。他为人刚直,誓言要“兼磨断佞剑,拟树直言旗”。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王禹偁诗歌鉴赏,来欣赏一下吧。

黄冈竹楼记

朝代:宋朝|作者:王禹偁

黄冈之地多竹,大者如椽。竹工破之,刳去其节,用代陶瓦。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

子城西北隅,雉堞圮毁,蓁莽荒秽,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远吞山光,平挹江濑,幽阒辽夐,不可具状。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调虚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然;宜投壶,矢声铮铮然;皆竹楼之所助也。

公退之暇,被鹤氅衣,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也。彼齐云、落星,高则高矣;井干、丽谯,华则华矣;止于贮妓女,藏歌舞,非骚人之事,吾所不取。

吾闻竹工云:“竹之为瓦,仅十稔;若重覆之,得二十稔。”噫!吾以至道乙未岁,自翰林出滁上,丙申,移广陵;丁酉又入西掖;戊戌岁除日岁除日,新旧岁之交,即除夕。,有齐安之命;己亥闰三月到郡。四年之间,奔走不暇;未知明年又在何处,岂惧竹楼之易朽乎!幸后之人与我同志,嗣而葺之,庶斯楼之不朽也!

咸平二年八月十五日记。

《黄冈竹楼记》是北宋文学家王禹偁于真宗咸平二年(999)被贬为黄州刺史时所写的一篇记文。

本文是借物寓意的名篇。首先说明为什么用竹子建楼,写出黄冈当地的风物特点。接着描写竹楼广揽山光水色,藏纳清幽深远的神韵,抒发了竹楼主人清雅出尘的情趣。从中作者流露出屡遭贬谪的哀怨,也隐含了宁折不弯的精神。

文章写景甚美,文字清丽,层层渲染。有声有色,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行文雅淡,而寄慨深远。

点绛唇·感兴

词牌名:点绛唇|朝代:宋朝|作者:王禹偁

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水村渔市。一缕孤烟细。

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平生事。此时凝睇。谁会凭栏意。

《点绛唇·感兴》是宋代词人王禹偁传世的唯一词作。此词以清丽的笔触、沉郁而高旷的格调,即事即目,描绘了江南水乡的风物景色,并通过描绘江南雨景,寄寓了作者积极用世、渴望有所作为的政治理想和怀才不遇的苦闷情怀。全词寓情于景,因情绘景,风格清丽,感情质朴,在一定程度上开拓了词境,其影响及于两宋词家。

村行

朝代:宋朝|作者:王禹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村行》是北宋诗人王禹偁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是作者即景抒情小诗中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以村行为线索,以多彩之笔逼真地描绘了山野迷人的景色,以含蓄的诗语真切地抒发了诗人拳拳思乡之情。

春居杂兴·两株桃杏映篱斜

朝代:宋朝|作者:王禹偁

两株桃杏映篱斜,妆点商山副使家。

何事春风容不得,和莺吹折数枝花。

《春居杂兴·两株桃杏映篱斜》以触事兴感的形式,通过咏叹风折花枝这样的琐事来曲拆隐微地反映诗人凄苦的生活,并抒发心头的难言之痛。首句写景;第二句落实景之所在,又引出诗人并点明其身分,为下文的发问作铺垫;第三句以发问来抒情;第四句补述所感之由。

春居杂兴·春云如兽复如禽

朝代:宋朝|作者:王禹偁

春云如兽复如禽,日照风吹浅又深。

谁道无心便容与,亦同翻覆小人心。

《春居杂兴二首》是宋代诗人王禹偁的组诗作品。本诗为第二首,诗取意杜诗,并进一步将比喻世事变幻无常的题旨改为对翻云覆雨玩弄权术的奸佞小人的憎恨。这两首诗篇幅虽小而布置得宜,曲折有致。

村行王禹偁诗歌鉴赏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