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古诗15首(一年级课本的古诗有哪些)
小学一年级古诗15首
小学一年级是学习古诗词的开始,课本中收录了许多简单易懂、富有意境的古诗,让孩子们在朗读中领略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回顾小学一年级课本中的古诗15首吧。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诗歌,表达了他在夜晚思念故乡亲人的心情。语言简单直白,意境深远,深得人们喜爱。
《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赠汪伦》是唐代诗人李白写给好友汪伦的一首诗,描写了朋友又见面时的欢愉和不舍。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登鹳雀楼》是唐代诗人王之涣所作,古诗的内容是登高远眺,感叹自然的壮美和无穷无尽。
《渔歌子》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渔歌子》是唐代李之仪所作,以渔夫唱曲来描写江南水乡的风景和生活情趣。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登高》是唐代王之涣所作,叙述登高观赏自然景色的迷人之处。古诗气势恢宏,意境深远。
《悯农》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悯农》是唐代诗人李绅写给农民的一首诗歌,诗中表达了他对农民苦难的同情和思考社会问题的态度。
《小石潭记》
先生离日,小儿来悲。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小石潭记》是唐代文学家兼文化名流黄巢所作,以小儿观情为线索,交织了许多形象的美景和广博的哲理,形成了一篇充满诗意和哲学思考的叙事散文。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是唐代诗人王之涣所作,即是破寨烧营时著名的《送陈使君》。
《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咏柳》是唐代诗人贺知章所作,描绘了柳树在春日的婀娜多姿,清新脱俗,引人入胜。
《鹅》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鹅》是唐代诗人骆宾王所作,是中国著名的儿歌之一,内容简单易懂,语言通俗明了,适合儿童朗读。
《登飞来峰》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登飞来峰》是唐代杜甫写的一首游览名胜的诗篇,展现了对美景的强烈感受和对人生价值的思考。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是唐代李白所作,它以独特的视角观察自然神态,令人感受到自然之美的辽阔和无限的力量。
《梅花》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梅花》是唐代诗人王安石所作,写了寒冬腊月中,淡淡的梅花散出阵阵幽香凝香,却是百花之冠。
《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登幽州台歌》是唐代诗人陈子昂所作,以幽州之高瞻望四方,让人回思辽阔、厚重之历史,以及皇权、地位、富贵等问题的兴衰和无常。
《大风歌》
岂弟君子乎,靡所适从容。
于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
《大风歌》是北齐诗人佚名所作,通过大风的表现,反映了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困苦。
《登高》(节选)
登高望远天地阔,不足忘我怀素老。
寂寞空山何处春,啼鸟霜多野草贱。
《登高》(节选)是宋代文学家陈师道所作的一首古诗,诗人借登高远看之时自省人生,表现凄凉、孤独、追悼之意。
以上就是小学一年级课本中的古诗15首,每一首都有其独特的意境与神韵。珍惜每一个机会,去感受、体验、品味,在阅读中领悟其中的人生哲理,领略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