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18课刘胡兰课堂笔记内容

刘胡兰——沂蒙山的烈士

刘胡兰,女,1927年出生于中国山东省临沂市费县城关镇北许屯西峰村,是一名热爱祖国、勇敢无畏的革命烈士。1947年在沂蒙山革命根据地中被捕,坚贞不屈地坚持革命信念,最终英勇就义。

刘胡兰的成长环境

刘胡兰的父母都是农民,生活贫困,家里的饭食常常不够吃。因此,刘胡兰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帮助家里干农活,但她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学习。在多次被迫中途辍学后,她还是努力地攻读完了小学和中学的课程,真正体会到了“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

刘胡兰的入党和参军经历

1945年,刘胡兰考入了临沂女子师范学校,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她主动请缨,参加了沂蒙山革命根据地的革命斗争,成为一名党的战士。她把自己的未婚夫送回了家,自己留在队伍中坚持战斗。在随后的几场战斗中,她一直担任护士和炊事员,虽然没有参加作战,但始终保持着战斗的紧张状态。

刘胡兰的业绩和被捕

1947年5月14日,刘胡兰所在的根据地被国民党军队攻占,她和其他同志不得不逃到山上躲藏。5月18日,当地农民因曝光了国民党的暴行而引爆了一起起义。于是,刘胡兰和几个同志决定组织一支游击队,帮助受难农民。不久,他们被敌人盯上,进行了残酷的追杀。在经过一周流亡和山中重重围堵后,她和战友郭化文在6月5日被敌人抓获。在狱中,她坚持用节衣缩食的方法,为党组织提供更多的信息。

坚定不移的信仰

在严刑拷打和各种威胁下,刘胡兰身体非常虚弱。但她仍然坚定地表达了对党和人民的忠诚,表示即使受尽折磨,也永远不会向反动派低头。最终,她在1947年9月7日烈士就义,年仅20岁。

刘胡兰的影响

刘胡兰烈士生前深爱祖国和人民,传承革命精神,把自己融入革命事业之中。她的英勇事迹和无私奉献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投身于革命事业中,用生命捍卫国家和人民的正义。

刘胡兰用烈士的方式重申她的信仰,坚守理想,为后人立好了榜样。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