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山堰-词语-成语它山堰

它山堰——一道水利工程的传奇

它山堰是一道位于中国四川省南充市顺庆区的古代水利工程,是中国古代灌溉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被誉为“东方古代水利工程的丰碑”,曾经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它山堰的历史背景

它山堰始建于公元前256年,是古蜀国时期的一项重要水利工程,它的主要作用是利用其特异的地形,在嘉陵江上建起一道横跨两岸的大型水利工程,供灌溉周边的耕地,增加农民的收成,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

据史书记载,它山堰的建设者是当时蜀国的一位名叫李冰的大臣,他在长期探索研究之后,发现该地地势险峻,但是水资源非常丰富,于是他便想出了将激烈流动的嘉陵江分割成多段,利用各段水势的大小差异,来推动水流向上灌溉田地的机智方法,从而开创了水下引水灌溉的新纪元。

它山堰的建筑特点

它山堰是一座笔直的石墙,高约30米,长约500米,呈“丁”字形,石墙内有619个球洞,在远古时期人们用筛石头的方式挑选细小的石子,将这些石子塞入球洞,球洞内的石子能使闸门在绕流时更加平稳,并起到固根筑坝的作用。

而最值得一提的是,它山堰石墙的建造手法堪称“大无畏”的技艺表现,全靠手工施工,没有机器设备和工具辅助,主要由那些来自临近山区的苦力劳动者挑水、运石和施工。由于它山堰所建在的地势十分险峻,施工条件苛刻,而建造者采用了精密的水利工程设计和恰到好处的人工劳动,让它山堰成为能够抵御洪水、抗震的人类杰作。

它山堰的文化价值

它山堰不仅是一座富于实用价值的伟大水利建筑,更是一座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文化遗址。它山堰经过几千年的风吹雨打、历史的沧桑变迁,已成为一座宝贵的史料,它见证了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发展历程,是中国水文学、地质学、土木工程学的重要研究对象。另外,由于它山堰的独特构造方式和深厚文化含义,多年来一直吸引了大批旅游爱好者前往她的身旁,感受着历史和文化的瑰宝。

最后的总结

值得一提的是,它山堰在经历了古老和现代、历史和现实、文化和生态的磨砺之后,即便在今天,它依然奇妙而古朴。如果你曾经有过静观它山堰的机会,你一定会被它独特的手工工艺、精美的水利技术、深厚的文化内涵所震撼,这里除了有着浓厚的历史底蕴和人文氛围,更是一道融文化遗产、科普教育、旅游体验、生态保护于一体的综合旅游景点,相信未来它山堰会愈加美丽,吸引更多人去探寻它所囊括的奥妙和精粹。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