啼-词语-成语啼的拼音和组词

啼_词语_成语啼

啼,是一种发出哭泣声的动作,通常被用来形容人或动物因为悲伤、痛苦而发出哭泣声。今天我们要讨论的则是三个和“啼”相关的词语和成语,分别是“啼笑皆非”、“啼声叫骂”和“啼饥号寒”。

啼笑皆非

“啼笑皆非”是形容一种无从表述的感觉,既有哭,也有笑,但两者都不太真实,或者说夹杂着太多的情绪。这个词语最早出现在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中:“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啼笑皆非恰似倩,两人一席第一功”。这首诗以描述男女主人公之间的情感纠葛为主,与“啼笑皆非”这个词语的意义相符。

啼声叫骂

“啼声叫骂”是形容哭泣声和叫骂声混在一起的状态,通常表现在情绪极度激动的人身上。在古代小说《水浒传》中,有一个人物就是这种状态的典型代表,他就是时迁。因为时迁身体弱小,长期受人欺负,所以他在遇到困难和打击时,很容易情绪失控,发出哭泣声和叫骂声。在小说中,时迁的这种状态被称作“啼声叫骂”,成了他的一种特殊标志。

啼饥号寒

“啼饥号寒”是形容极度饥肠辘辘和感到冷的状态,通常是在野外或者是灾害面前的人体现出来的。例如,在《红楼梦》中,薛宝钗和宝玉在庐州郊游时遇到了大雪天气,恰巧又没有携带足够的食物,薛宝钗和宝玉就有了“啼饥号寒”的感觉。他们饥肠辘辘的时候,哭泣声和打颤声交织在一起,形容极为凄凉。

总的来说,“啼笑皆非”、“啼声叫骂”和“啼饥号寒”这三个词语和成语都是形容一种情感极度激动,或者是极度落寞的状态。它们都是文学作品或者说小说中的经典描写手法,用以烘托出小说人物内心的真实感受。我们也可以在生活中运用这些词语和成语来描述我们自己或者别人的心情状态。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