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应物的诗-古诗文韦应物的诗
韦应物的诗:诗歌中的墨客精神
韦应物(737年—799年),唐代文学家,《唐才子传》中被誉为“骚醇神远,天人合一之士”,其诗歌洒脱飘逸,虽然不易渗透,却蕴含着极为深刻的思想,有着独特的韵味。
文学风格
韦应物的文学风格特别擅长运用对比手法,把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用极为简练并发人深省的形式表达出来,他在自然景物与人事事件的对比和抒发方面达到很高的艺术成就。例如《滁州西涧》一诗:“路曲池深,鹤影松斜,金霞明灭,玉佩崇摇。秋色从谁处来?月明彻夜,风定萤微,素波高下,清猿咽唳。又何必、平生心事瑶光琉璃,千古人间有几人?”,通过描写滁州西涧的山水,貌似表达出对原野的深切崇敬之情的同时,又抒发了士人对生命的颓废与追求的矛盾之感。
墨客精神
作为士大夫的韦应物所持有的墨者之精神,是其诗歌创作的主要源泉,他一直对士人的政治骄傲和道德觉悟表现出崇拜之情。同时,他对江湖浮浪的文化形态,以及对孤独、孟浪、衰老的反思,亦又表现出其同僚进行求索和探索的一种心态。韦应物的诗歌也经常流露出墨客的激情和自在,如《洛阳女儿行》:“见客如见故,常日三迳路。请师何所爱,丹青不知数。寄言博士家,洛下水云路。闻道阊门试,若应无画图。”在此不仅展现了他的胆略精神和豪迈情怀,还体现了当时这一流派的文化内蕴。
最后的总结
作为唐代众多文学家中的佼佼者,韦应物的诗歌不仅表现出极高的艺术成就,更辅以其深邃的墨客精神,使其成为唐代文学中的巨人。其为龙标高举,定制真伪,应付千变万化,若能深究其中的道理和思想,必定能从中获得不少的启迪和灵感。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