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时期朱熹的诗词
朱熹,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祖籍徽州府婺源县,生于南剑州尤溪。中国南宋时期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小编在此整理了南宋时期朱熹的诗词,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南宋时期朱熹的诗词1
1南乡子·落日照楼船
朱熹〔宋代〕
落日照楼船,稳过澄江一片天。珍重使君留客意,依然,风月从今别一川。
离绪悄危弦,永夜清霜透幕毡。明日回头江树远,怀贤,目断晴空雁字连。
这是一首描写离别的小令,分上下两阕,共四句。每句都有一个直指或暗示时间的词,建立了这首词时间流动的架构:黄昏——前夜——后夜——清晨,在这段时间内,空间相应变换,景物和人物感情相应变换等,浓浓的离情别绪经过逐步变换,最后化为一片清澄,为这首小令的特色。
2墨梅
朱熹〔宋代〕
梦里清江醉墨香,蕊寒枝瘦凛冰霜。如今白黑浑休问,且作人间时世装。
3水调歌头(次袁仲机韵)
朱熹〔宋代〕
长记与君别,丹凤九重城。归来故里,愁思怅望渺难平。今夕不知何夕,得共寒潭烟艇,一笑俯空明。有酒径须醉,无事莫关情。
寻梅去,疏竹外,一枝横。与君吟弄风月,端不负平生。何处车尘不到,有个江天如许,争肯换浮名。只恐买山隐,却要练丹成。
南宋时期朱熹的诗词2
1咏岩桂二首 其一
朱熹〔宋代〕
亭亭岩下桂,岁晚独芬芳。叶密千层绿,花开万点黄。
天香生净想,云影护仙妆。谁识王孙意,空吟招隐章。
2白鹿洞书院
朱熹〔宋代〕
昔人读书处,町疃白鹿场。
世道有升降,兹焉更表章。
矧今中兴年,治具一以张。
弦歌独不嗣,山水无辉光。
荒榛适剪除,圣谟已汪洋。
亦有皇华使,肯来登此堂。
问俗良恳恻,怀贤增慨慷。
雅歌有余韵,绝学何能忘。
3日用自警示平父
朱熹〔宋代〕
圆融无际大无馀,即此身心是太虚。不向用时勤猛省,却于何处味真腴。
寻常应对尤须谨,造次施为更莫疏。一日洞然无别体,方知不枉费功夫。
南宋时期朱熹的诗词3
1赋水仙花
朱熹〔宋代〕
隆冬凋百卉,江梅历孤芳。
如何蓬艾底,亦有春风香。
纷敷翠羽帔,温艳白玉相。
黄冠表独立,淡然水仙装。
弱植晚兰荪,高标摧冰霜。
湘君谢遗褋,汉水羞捐珰。
嗟彼世俗人,欲火焚衷肠。
徒知慕佳冶,讵识怀贞刚?
凄凉柏舟誓,恻怆终风章。
卓哉有遗烈,千载不可忘。
2鹧鸪天(江槛)
朱熹〔宋代〕
暮雨朝云不自怜。放教春涨绿浮天。只令画阁临无地,宿昔新诗满系船。
青鸟外,白鸥前。几生香火旧因缘。酒阑山月移雕槛,歌罢江风拂玳筵。
3再和
朱熹〔宋代〕
久矣投装返旧墟,不将心事赋闲居。
荷锄带月朝治秽,植杖临风夕挽蔬。
三径犹寻陶令宅,万签聊借邺侯书。
木瓜更得琼琚报,吟咏从今乐有馀。
南宋时期朱熹的诗词4
1中元雨中呈子晋
朱熹〔宋代〕
徂暑尚繁郁,大火空西流。兹辰喜佳节,凉雨忽惊秋。
晼晚兰径滋,萧副庭树幽。炎气一以去,恢台逝不留。
刀笔随事屏,尘嚣与心休。端居讽道言,焚香味真诹。
子亦玩文史,及此同优游。
2次韵四十叔父白鹿之作
朱熹〔宋代〕
诛茅结屋想前贤,千载遗踪尚宛然。故作轩窗挹苍翠,要将弦诵答潺湲。
诸郎有志须精学,老子无能但欲眠。多少个中名教乐,莫谈空谛莫求仙。
3答王无功问故园
朱熹〔宋代〕
我从铜州来,见子上京客。
问我故乡事,慰子羁旅色。
子问我所知,我对子应识。
朋游总强健,童稚各长成。
华宗盛文史,连墙富池亭。
独子园最古,旧林间新坰。
柳行随堤势,茅斋看地形。
竹从去年移,梅是今年荣。
渠水经夏响,石苔终岁青。
院果早晚熟,林花先后明。
语罢相叹息,浩然起深情。
归哉且五斗,饷子东皋耕。
南宋时期朱熹的诗词5
1次韵雪后书事二首 其一
朱熹〔宋代〕
晴烟袅袅弄晨炊,雪屋流澌未觉迟。拟挈冻醪追胜践,聊穿蜡屐过疏篱。
扫开折竹仍三径,认得残梅祇数枝。不耐岁寒心事苦,滔滔欲说定从谁。
2题赤城观
朱熹〔宋代〕
落日空山秋气清,泠泠古木乱蝉鸣。仙人一去鹤不返,剑客重来丹已成。
静对竹炉烟缕直,细看月窟桂华生。此身旧有蓬瀛约,玉简归来问姓名。
3冬雨不止
朱熹〔宋代〕
忽忽时序改,白日藏光辉。重阴润九野,小雨纷微微。
苍山寒气深,高林霜叶稀。田家秋成意,落落乖所期。
旷望独兴怀,戚戚愁寒饥。事至当复遣,且掩荒园扉。
轶事典故:
为官正直,体察民情
公元1167年秋天,福建崇安发生大水灾,朝廷派他前往视察灾情,他曾遍访于崇安各山谷之间。在视察中,朱熹发现“肉食者漠然无意于民,直难与图事”(《文集》卷10)。他说:“若此学不明,天下事决无可为之理”(同上)。由于灾情严重,粮食无收,地方官不认真救济,到次年青黄不接之时,就在崇安发生了饥民暴动。这时,朱熹与知县诸葛廷瑞共同发起,要求地方豪富,用藏粟赈救饥民,他又请求朝廷以“六百斛赈济”,这才平息了饥民的暴动。由此,朱熹便想出了建立“社仓”的办法,并建议朝廷广为推行,作为解决农民在青黄不接之时的口粮问题的机构。他规定“社仓”的任务,是在青黄不接之时贷谷给农民,一般取息20%,这就可以不向豪民高利贷粮,若发生小饥,息利可以减半,若发生大饥、则可免除利息。当然设立社仓的最大好处可以防止农民暴动。为此,朱熹于公元1171年在其家乡首创“五夫社仓”,作为试点,并上疏朝廷,建议按其办法在全国范围推行。由于此法对官僚地主和高利贷者不利,因而未能广为推行,只有极少地方,如福建建阳和浙江金华等地实行了这个措施。
南宋时期朱熹的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