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琴绝弦是什么意思(琴断弦是什么意思)

断琴绝弦是什么意思?

“断琴绝弦”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它在古代常被用来形容艺术家或文人因为某种原因而放弃自己的才华和激情的状态。这种状态往往与失意和沉思紧密联系在一起。断琴绝弦的形象十分生动,也因此成为了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意象之一。

文化背景

最早的被记载的“断琴绝弦”故事来自《左转》,具体内容是:

“春秋时,晋国有一个名叫“长柄”的人,他在十几年的时间里,将四百多个钟,用竹筹分别编制成琴,又以牛筋作为弦线。一次他带着这些琴去拜见齐庄公,齐庄公虽感到这是一个非常棒的礼物,但由于太沉有效而拒绝了。长柄一气之下把这四百多个琴全部摔碎,悲愤之声震动了整个宫殿,这也就是成语“断琴绝弦”的由来。”

这个故事充分反映了古人对于艺术或是对于自己的才华不能被认可的失落和悲愤。

断琴绝弦的象征

断琴绝弦在古代文化中被赋予了非常深刻的象征意义。比如,在《庄子》中有 “…夫盛德之士,乐道者,不求圣人得失之说,不求卑下得人之说,论道如琴瑟声,和而不同,则其未始达也。”的一段话。这段话表达了盛德之士”思考和实践道德观念的过程如同弹奏琴瑟一般和谐,其中的“琴瑟声”就是象征着人们的心声。

所以,断琴绝弦不仅象征着艺术家的失落和沉思,也象征着人们的心灵与道德的升华。同时,“琴瑟声”也寓意着众人心中的积极向上的情感。

断琴绝弦在现代文化中的影响

在现代文化中,断琴绝弦的意象依然被广泛应用在多个领域,比如文学、音乐、电影等等。

例如,著名作家余华在小说《许三观卖血记》中,通过主人公许三观的“断琴绝弦”来描述一个贫穷而又悲惨的家庭历经磨难而产生的无限悲愤。

而在音乐领域,也有不少的名家运用“断琴绝弦”的形象来塑造自己的音乐风格和情感。比如,史蒂文·汤玛斯·海因德尔就运用了这一意象来表达自己对于音乐的满腔热情和投入。

“断琴绝弦”作为传统文化中重要的意象形象,一直延续至今,并在现代文化中拥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