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孺子赏月-诗词徐孺子赏月
徐孺子赏月
徐孺子赏月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的一首诗。诗中描绘了徐孺子在月光下独自品味人生,表达了诗人对徐孺子高尚品格的崇敬和对清幽景色的赞美。
月下思古
诗中的徐孺子是历史上的徐干,其曾经任太庙祝(主祭司)和典宿卫(护卫宫廷的部队)的职务,却以清修自守著称。诗中写到:“年来皆此夜,独坐谁相伴?”表现出徐孺子在月下思古之际的孤独感。这种孤独感是受当时社会背景影响的产物,唐朝中后期,官场腐败,朝廷繁杂,徐干之类官僚士人颇为厌倦,因此他们更加追求空灵的东西,包括清幽的月色。
品味人生
诗中的徐孺子对明月的赏析也是对人生的思考。“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忧愁不能寐,明朝忘相思。”明月高悬,照亮了徐孺子内心深处的迷茫与不安。他看着月亮,想起了此时在官场中流连忘返的同龄人,忧愁得合不上眼,忘记了那些纷杂的思绪,也抛开了心头的相思之苦。
赏月思齐
诗中的徐孺子在品味月色之余,也省思了人生的大道理。“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三人中,只有徐孺子一个人是实实在在的存在,其余两位只是月光下形成的影子。这是极具哲学色彩的描写,也是诗人杜甫对徐干品性高洁的赞美,说明他不随波逐流,明辨是非。徐孺子在赏月中读懂了人生,也启示我们,要保持独立思考,不被周遭环境左右。
最后的总结
徐孺子赏月这首诗意蕴深刻,其表面上描绘了一个清秀隽永的官僚士人夜赏月的情形,但其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反映了当时士人对于门阀僵化和权奸腐败的反感。这首诗通过文学形式,将作者对于清幽的景色和坚守清修自守原则的徐孺子的崇敬表达出来,也启示后人,在快节奏的生活中要保持内心的清明,坚守自己的信仰。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