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周梦蝶-诗词周公梦蝶
庄周梦蝶
庄周(约公元前369年—约公元前286年),名周,字子车,汉族,山东高平人。庄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文化名人,被誉为“道家门派的祖师爷”。庄子主张“自由无我”,提出了“无我化万物”的思想,对后世哲学、文学、美学、艺术等领域的理论与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庄子·逍遥游》中有这样一段著名的故事:庄子梦见自己变成一只蝴蝶,飞翔在天空之中,尽情享受自由的乐趣。当他醒来的时候,他不知道自己是蝴蝶还是人,他起身而行,不断地思考这个问题。
诗词周公梦蝶
周公(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1046年),姓姬,名旦,字子产,周武王的宰相、文官。周公的《周易》被誉为中国古代三大经典之一,周公对于其它诸多方面也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现代著名诗人顾城曾经以周公梦蝶的故事为题材,创作了一首附有强烈哲学色彩的诗词。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虽无人处见,断有物如仙。”
这首诗以庄周梦蝶的故事为背景,把它引申到了人生的方方面面。从人物描写到意境渲染,词句铺展得恰到好处。整首诗词在渲染唯美情感和清静意境的还融入了周公梦蝶的思想内涵。
庄周梦蝶的哲学思考
庄周梦蝶的故事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哲学上的思考。各种解释均有不同之处,有人认为庄子借蝴蝶寻求人生的真谛,有人认为庄子已经进入了梦境,没有稳定的自我,没有生死、世俗的纷扰,这就是一种极致的自由,而这样的自由只有在死亡时才能得到。
对于庄周梦蝶的解释,我们可能达到一种共识:生活中我们所感受到的事物、思想、情感,归根结底都是来自于我们的感知和体验,并非物质或符号的本身,正如庄子所言的“大梦也,觉而不觉,其亦大乎?”。
庄周梦蝶的哲学思考也就是提出了根本性的问题:人的本质是什么?我们所获得的,能超越现实、现象世界向更高层次的事物吗?因此,庄子的思想成为了古代哲学中一颗独特的珍珠,对于推动古代哲学发展、传承后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