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燕-诗词迎燕
迎燕_诗词迎燕
燕子是中国的传统文化符号之一,寓意着出门有福和归来无忧。每年的春天,燕子便会从南方飞回北方,成为了许多文化中的主角。在古代的诗词中,燕子更是被赞誉为“飞花点翠”、“春风十里不如你”等,形容它们优雅灵动的身姿和美妙的鸣声。
春风得意马蹄疾,徐行披燕过客稀
这是唐朝诗人杜甫所写的《春望》诗中的一句。诗中,杜甫抒发了诗人对自然春天的赞美和追思故土、怀念家人的感情。披燕过客,指的就是燕子从头顶飞过,非常壮观。而燕子的出现也预示着春天的到来,因此被多位古代诗人视为春天的象征。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一句。虽然没有明确提到燕子,但整个诗中都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其中,“落木萧萧”传递出秋天丰收季节的意味,而“长江滚滚”则提醒着人们永远要谨记大自然的力量和恩赐。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这是宋代文学巨匠苏轼的《江城子》中的一句。苏轼写这首词时已经隐居在江西的黄州,但思念着故乡的二弟苏辙。这句词以“十年”为过渡,借历时之长表达出当时苦难的状况,而“不思量,自难忘”的描写则表达出对故乡和亲人的留恋和思念。
燕归来
这是明代文学家袁宏道所作诗集的名称。其中,燕归来指的是燕子回归北方的意思,暗示吉兆和福音。袁宏道以此命名其诗集,意味着作品中流露出的情感都是积极向上,寓意着喜庆和欣欣向荣。
燕子作为中国文化的符号之一,在古代诗词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传递出的不仅是自然之美,更深刻地表达了人们对家园和亲人的眷恋和思念。相信在未来的岁月中,燕子这一美好的形象还将继续扮演着特殊的角色。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