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月-诗词咏月

咏月

月,是诗人笔下最常出现的意象之一。无论古今,东西,人们都对月嗟叹不已,咏月之诗也在诗坛上屡见不鲜。月的形态各异,月亮的大小、光辉、颜色、位置等都引发人们的咏叹。今天,我们一起来咏月。

咏月中的爱情

最常见的是咏月中的爱情。月是爱情的代表,月亮明亮时,是众人赞叹的中心,也代表着爱意。古人把月看成是情人之间互诉衷肠的桥梁,每逢月圆之夜,人们总喜欢牵着伴侣的手,一起在月光下漫步,讲一些情话,俨然成为浪漫之极的景象。李白曾咏叹道:“长安一片月,万户捉衣看”。

咏月与思乡

古人在远离家乡时,常常会咏叹月来表达思念之情。月是安慰离愁别恨的灵魂之音。月亮常让人们怀念故土,思念远方的亲戚朋友或是爱人。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此诗中写到:万山远,空留俺一人独泪流,想当年跟妻小在家坐,头戴纱帽,脚踏草鞋。生活在异乡,咏月时,总想到千里之外的家,泪水难禁。

咏月与清凉

在夏夜,月亮会给人带来别样的气息,在空气清新、湿度适中的夏季,走在清凉的夜晚,望着洁白的月亮,心情舒畅,感受到大自然的清新之美,顿感万籁俱寂,眼中只留下清幽的月光。《长恨歌》中就有“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描绘的美景。

咏月中的肃杀

在月色之下,有时也会赋予某种肃杀之美。有些文学作品中的邪恶人物或者战争场景都是在月明之夜展开,赋予了这种咏月的另一种意境。在古代传说中,嫦娥奔月的故事也充满了神秘和杀气。《庐山谣》中写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这句话也表达了弱者的无助和寒凉。

最后的总结

在这五彩斑斓的世界中,月亮是一种特别的存在,它既是美丽的、引人注目的,也是神秘的、不可理解的。咏月之诗中的每一句话都蕴含着人们的情感,寄托着人们的渴望。无论是思乡,还是爱情,都让我们感受到了月亮的奇妙。咏月是中华诗词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将美好的愿望、情感、思想和文化相结合,成为了我们文化的瑰宝。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