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每句的解释(白话金刚经原文全注译文)

白话金刚经原文全注译文解读

金刚经是佛教中最常被引用和阅读的经典之一,被誉为“般若之王”。它通常被认为是佛陀晚年的讲说,包含了佛教中一些最基本的信条和理念。下面我将为大家详细解读这一经文,让您对佛教有更深刻的理解。

一、法无所得

这句话的意思是,佛法的境界是不能被把握的。我们不能把佛法看作是某个静态的东西,我们也不能试图用语言、概念或其他工具来完全表达它。相反,佛法是一种动态的、无形的、无所不在的现象,只有通过个人的修行和经验才能真正领悟它的真谛。

二、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这句话的意思是,通过修习般若波罗蜜多(即涅槃的智慧),我们可以获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个词通常被翻译为“完全的开悟”或“证悟”,是佛教中最高的境界。这一句话表明了修行智慧的重要性,只有通过修习智慧,才能获得真正的开悟。

三、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们所经历的一切都是暂时的、虚幻的、会消失的。这个生命中的一切——我们的想法、情感和经历——都不是永恒的,最终都会消失。这个真相的理解可以帮助我们放下执念和執著。

四、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们不应该拘泥于任何一种思想或概念上,或把自己绑在任何一种情感上。相反,我们应该保持一个开放的心态,接受一切事物,无论它是好的还是不好的。只有通过无条件的接受,才能真正地谈起自己的心。

五、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这句话的意思是,物质世界和心灵境界并不存在分别。物质世界、我们的身体、感受等,都是由于我们的心灵而存在的。换句话说,我们的思想决定我们的境界。理解这一句话的真理可以帮助我们超越尘世的种种纷扰。

六、若以色界见性,即是不见;若以非色界见性,即见如来

这句话的意思是,只有当我们从物质世界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我们才能真正地认识到世界的本质。只有超越那些物质的、感性的东西,我们才能真正意识到生命中的本质和目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看清来自流言蜚语贪欲等的各种扰乱。

七、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这句话的意思是,物质世界的实在并不存在。任何物质、形态和颜色都是虚幻、暂时的。只有通过直接经验,我们才能逐渐认识到这一点。我们的意识通过我们的感官、理念和思维来创造从而看到来自非常微积的存在与变化,只有超越着一些束缚,我们才能真正地体验到所谓的“空”。

八、如是三摩地者,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这句话的意思与第七句类似,着重强调了三摩地(静坐冥想)所实现的精神境界。只有在深度三摩地的境界,我们才能认识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真理本质。通过专注和冥想,我们可以获得开悟的洞见和寂静的心灵体验。

总结:

金刚经不仅仅是佛教的经典,更是一本对人生有着极深启发的哲学著作。这部经文涵盖了佛教中重要的道德准则、思考方式和生命哲学,为我们指出了人生道路的方向。阅读和研究金刚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面对生命中的挑战和困难,同时提高我们的智慧和启迪我们的灵性。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