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诗词(惊蛰古诗精选24首)

惊蛰诗词——诗歌中描绘春雷惊醒大地的美好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也是春天的开端。在这一天,雷声初响,万物开始“惊”醒。古代诗人们喜欢在诗歌中描绘惊蛰节气的情景,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一些惊蛰诗词吧。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登舟望秋月,空悲切。

惊蛰过后,又到了一个秋风送爽的十月。古代诗人李白在这首《夜泊牛渚怀古》中,描绘了一个江边秋夜的美景,以明月为名景,表达了自己的心情。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在这首唐诗中,白居易写出了四月初的腊梅与春日满山桃花的对比。在惊蛰过后,春天开始继续进发,大林寺里的桃花如此美丽,如画般的景色萦绕在白居易的文字之中。

杜甫《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以登高的方式来描绘四时的变化,此篇是春天的代表。风、天、猿、渚与鸟的想象,表现出大自然春日的风貌。

刘禹锡《竹枝词》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这是一首动情的爱情诗,以盛开的山桃为象征,表达了刘禹锡对恋人的思念之情。也是惊蛰后春天美丽景色的生动描述之一。

李商隐《无题·重帏深下莫愁堂》

重帏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

重帘遮挡人的视线,诗人在深闺中心事重重,唯一的挚爱只在梦中与自己相伴。惊蛰之后,春光明媚,但是诗人的内心仍是愁绪缠绕。

王之涣《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这首诗描绘了壮阔的山河与巍峨的建筑景象,意在表达自己人生的追求和向上的精神。春天万物复苏,万象更新,正是一个锐意进取的好时机。

杜牧《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此首诗描绘的是秋季的山间景色,春天壮美的风光也必不可少。停车坐爱枫林晚这句词,也非常符合春日绿林的情怀。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涉及到杭州西湖的诗歌经典,多达数百首。在此举例此一句诗,独具匠心地运用与西湖自然环境相关的意象,表现出诗人对西湖风光的热爱。惊蛰之后,正是钓鱼、春游的好时候。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辛弃疾的诗歌多是反映人生和时局的感慨,少有具体景色的描摹。但此诗却写出了建康繁华,富贵名门的对比,描绘出了秋日湖畔的闲适景象和诗人的愁绪万千。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白居易在这首赋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生命的领悟。从自然界中寻找灵感,体验离别的忧愁及草木之生长老化的自然规律。

李清照《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李清照的七言绝句多具有声情并茂的艺术特色,紧承抒情爱情。在这首如梦令之中,梦境与现实的主题做了巧妙的调和。中文语言能将人自然地带入情感之中,惊蛰的春雨洗涤大地,也是一个寄托思想的好时机。

苏轼《江城子·沙鸥翔集绕红楼》

沙鸥翔集绕红楼,语乐高声清入云。琴瑟胡琴一时绝,春风不染尘埃尘。

苏轼的词文情致独具,善于描摹春天的盛景和生命的多情。此篇以惊蛰为背景,写出了春光明媚的景色,也是人情往来渐趋明朗的时节。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凰楼送秋波。

元宵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也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节日。辛弃疾在词中写出了热闹繁华的场面,给人们留下了美好的记忆。

陆游《钗头凤·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这首《钗头凤》是陆游晚年的代表作,写的是世态炎凉,家国艰难。但是,这首词没有沉沦于悲伤,而是在悲伤和愤怒之中体悟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李煜《钗头凤·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五代时期南唐后主李煜与南唐随亡北。终日想念女儿、妻子和江山,这首《钗头凤》正是李煜在战争之中萌生的思乡之情之作。

宋祁《青玉案·元夕》

春节和元宵姐是一个节日,相互衔接,所以宋祁的青玉案同样写元宵。他通过描绘元宵的情景,深化爱情与美丽结合的含义,表达了自己对幸福和完美生活的向往。

杨万里《采桑子》

采桑子·重阳,人事如棋,慨于年华。

杨万里斩钉截铁的一句话,如一锤定音,唤醒人们对时间流逝的警觉。人生就像下棋,走棋不得悔棋。春天的到来,更是时光的积累与积极进攻的新起点。

陈与义《登高台·春未老》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

此首词是陈与义的早期作品,描绘了春天初期的景色,展现了苍翠欲滴的山川风光和细腻的细节描写。登高之时,花和水两种自然元素交相辉映,令人神往。

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首《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可以理解为林则徐的最后遗书,以水墨淡雅,黯淡清冷的色彩渲染着孤独寂寞,同时也渲染了古代清人同样如此的背影。

陆游《钱塘湖春行》

钱塘湖春行,起雾泛舟,美画不写人中处。渔家傍晚笑声深,翻身入枕绿潮声。

诗人追求自然美,描绘出了在惊蛰之后的渔夫生活,反映了农民生活的现实。如此如意自在,又怎会不让人生生向往呢?

杜牧《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杜牧的诗往往在反映生命与人性的观念中抒发出对社会寒冷的悲哀。《月夜忆舍弟》则穿插着对壮志未酬的愤怒和迷茫,同时展现了弟弟在自己心中的位置。

白居易《才调集·其一》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唯有湖上鹭,飞向画中仙。

白居易用简洁的气象描写、巧妙的意境渲染,营造出了一个独具感染力的环境气氛。而这种宁静、冷静、超脱的精神世界,却是惊蛰之后才得以真正领会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岸芷卉、净洛城南。回看天际下中流矶,岩上无心云相遇,暮去朝来颠簸声。

白居易的这首词,类似于人生感慨之作,不同的是他选择的意象是钱塘湖的景色。春天的钱塘湖,美不胜收,唤起了诗人的良心和所谓的情,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水满江红,竹空庭秀。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雨霖铃》中的一个小节,虽小却含情脉脉。这里描写的是一个正在襟怀感触春景之悲伤的妇女形象。用细小入微的角度揭示了人心在生活琐事中的转换与变化。

辛弃疾《青玉案·腰轻》

此心安处是吾乡,何处不开颜?

辛弃疾,文武雌全,他的词曲就是一面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