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写高考作文-行货与主宰
考题选择:上海卷
原作文题:
生活中,人们常用认可度判别事物,区分高下。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认可度”的认识和思考。(70分)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写作者:张雨佳,大学生,2022年参加高考,考入复旦大学,高考作文分数未知,写作用时89分钟。
人无往不在认可度之网中。以认可度为标准衡量一件事、一个人,似乎高下立判。作为社会有机体的一个“细胞”,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认可度?在这张网中,我们应该如何驶向心中所往?王小波曾言:“人该是自己生活的主宰,不是别人手里的行货。”这一警句或许能给我们答案。
认可,是人们基于事物是否符合自己心意而发表的看法。每个个体都能发出认可,其标准见仁见智。而认可度,则是社会中众多个体认可的总和,是社会对事物的普遍赞同程度,它基于评判事物高下的主观评价。认可度是社会中人们认可的最大公约数,反映的是社会的主流价值导向。
诚然,寻求社会认可,是个体近乎本能的行为。人是社会性的动物,“没有人是一座孤岛”,追求认可是人类潜意识里在意他人评价、关注“社会我”形象的表现。
然而,究其根本,个体对于认可度的态度,不是如何看待自我与他人关系的命题,而是一个人与自我的关系的命题。感知别人对自己的认可度是一面镜子,我们从中领悟社会对自己的判断,从而在镜子中观照自己,形成对于自己的认识,即“镜像自我”。
那么,对个体来说,它是否能成为个体评判自我“高下”的参考呢?我认为,不尽如此。
一方面,认可度是多维的,基于某种特定标准的认可度,并不能衡量一个人的成败。清代小说作家蒲松龄科举屡次不中:三十六岁,第七次考试,落第;四十一岁,第八次考试,落第;四十二岁,第九次考试落第……从当时社会的标准来看,通过科举成就功名方为正道,蒲松龄是不受当时社会认可的。然而,这样一位受认可度不高的“失败者”,却在文学领域熠熠闪光,其所做的《聊斋志异》风行天下,世人竞相传抄,为他赢得了赞誉。倘若蒲松龄只停留在一种认可的维度认识自己,仅以科举成败量度自身而偃旗息鼓,不利于在其他道路上书写人生价值。
另一方面,认可度不是人生的唯一指南针。史铁生说:“且视他人之疑目如盏盏鬼火,大胆地去走你的夜路。”《月亮与六便士》中思特里克兰德,为我们揭示了不受限于他人评判的认可度的另一种人生可能:他放弃了广受认可的生活,辞掉证券经纪人的工作,抛下妻子,背井离乡,追逐着心中的月光,把生命注入绚烂的画布。冲破认可度之网,不纠结于“社会我”的形象如何,转头去追逐心中所向。
归根结底,在认可度的评判中,他者成为主体,被评判的个人沦为客体,然而在每个个体的生活中,逻辑却是相反的——个人才是自己生活的主宰。也因为这种根本逻辑上的不同,个体在看待他人对自己的认可度时,不应该任由认可度摆布,让认可度成为框定人生成败的标准,而要成为自己生活的舵手,跟随自己内心的方向。
然而,不受认可度束缚并不意味着只追求标新立异,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成为活在梦幻泡影中的堂吉诃德。应该看到,个人所爱与社会认可的轨迹有其重合之处。喜看稻菽千重浪的袁隆平,用杂交水稻技术为粮食问题做出贡献;深耕中医药行业的屠呦呦,研制出抗疟神药青蒿素。是热爱与耕耘,是在其所爱之事上主体性的发挥,与社会需要撞个满怀,让他们赢得了社会认可。
由此,成为王小波意义上的行货,还是成为生活的主宰?答案逐渐明晰起来。我认为,一味以认可度为准绳衡量自身,有沦为“行货”的危险。而成为生活的主宰,在自己所爱领域发挥主体性,高认可度或许就会不请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