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写高考作文-记住啊熊孩子,这个世界没有一劳永逸
改变命运的,不只是一张录取通知书,更是那个全力以赴的自己。又到一年高考时,澎湃评论连续第八年邀请评论员、大学生同写高考作文,为千万考生加油、鼓劲。
考题选择:新课标I卷
原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应用,越来越多的问题能很快得到答案。那么,我们的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写作者:李记,媒体人,2002年参加高考,考入信阳师范大学,高考作文分数58分(总分60),写作用时60分钟。
自从你上了小学高年级后,总会在放学的路上,问我千奇百怪的问题。比如最近,你从杂志上看到了一些人工智能的话题,又开始问个不停。背着沉重的书包、拎着巨大的乐器时,你总会问能否买条机器狗帮忙背着。我说这狗很贵,咱们现在还买不起。碰到不会的“鸡兔同笼”问题时,你总会念叨马斯克的“脑机”咋会研发这么慢。我说这个距离普及怕还得好多年,慢慢等吧……
和你们这些熊孩子“盼望着,盼望着”相比,最近和几位叔叔聊天,谈到人工智能时,他们都有莫名的忧虑,夹杂着淡淡的恐慌。
比如一位程序员叔叔,虽然已经在用ChatGPT帮自己找程序的Bug,但他更担心的还是自己饭碗,担心自己是否有一天被这玩意儿彻底取代。另外一位叔叔是高校教师,前一段审看学生的论文时,他总是要不胜其烦地去分辨哪一段、哪几句是AI代笔。也就是说,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应用,在帮很多人解决问题的同时,又在为他们制造很多新的问题,并且为他们的未来预设了很多“肉眼可见”的问题。
老家有句俗话,“过日子比树叶还稠”。意思是细水才能常流,别总想着一劳永逸。这句俗语讲的道理简单,但用在这里,仍然贴切。说到底,不管是国外的ChatGPT、Claude,还是国内的华为云盘古、文心一言,我们要乐于拥抱、不断学习、积极融入技术的发展和进步。
但必须明白,技术手段归根结底,还是技术本身。技术能够解决很多问题,但技术绝非万能。总会有林林总总的问题,技术无法即时给你满意的答案,或者无法给你最适合的“标准答案”,或者需要你更进一步的学习才能得到答案。
为什么这么说?一个“爹味十足”的“辩证法”是,暂且搁置对会员制等问题的讨论,在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面前,人人都是平等的。你要明白,对个人和机构而言,越来越多的问题,能通过技术手段又好又快地得到答案,那么,对其他人和机构来说,也是如此。
而我们知道,不管是个人价值还是社会价值的实现,都需要那些不断能解决更为复杂问题的人与机构。连AI都知道,需要不断积累与迭代,才能解决千变万化不断更新换代的复杂问题,我们更需要不断进步与“升级”,去逾越一个个门槛,攀越一个个山峰,不断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
也许AI能“制造”和合成出宛转悠扬的旋律、无懈可击的演奏,但其最终无法替代音乐会那扣人心弦的现场;也许AI能告诉你一个问题的一千种答案、一万个办法,但你未来哄女朋友开心时,还是得绞尽脑汁,找到适合你们的方式;也许在你们的未来,“脑机”等装备是所有人的标配,但必须明白“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你所有用到的一切都“标有价格”,你必须努力才能得到自己心仪的那一款……
所以,接下来,等机器狗大面积推出市场时,我们也去买一条玩玩如何?不过,要想熟练操控他们,也需要不断学习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