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对月-诗词高台对映月分明

中秋对月

  中秋佳节,人们都会赏月,而在古诗词中,月亮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两篇经典的诗词——《对月》和《高台对映月分明》,以此来感受古人祭月、赏月的情怀。

《对月》

  “对月”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这首诗通过对赏月人物的描写,表达出赏月者内心的孤独和思念之情。全诗如下:

  庭前芨菜已成丝,暗送杯盘到户知。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疑。

  光影闪闪铺如毯,眼前似有轮华染。

  寂寞空庭春欲晚,梧桐树色新蘂结。

  白居易在诗中以“芨菜已成丝,暗送杯盘到户知”来形容人们家中庆祝中秋节所准备的美食,借此描写出一个空无一人的家庭。接着他又写道“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疑”,赞美了高楼之上的月光之美,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在赏月时的孤独感和寂寞感。

  在最后两句诗中,白居易运用梧桐树新鲜、翠绿的色彩来比喻秋天的到来,并配以 “寂寞空庭春欲晚” 描述赏月的诗意场景。

《高台对映月分明》

  苏轼的《高台对映月分明》以婉约的笔调品味着中秋月光之美,颂扬了人们群体性的赏月活动。诗如下:

  文屏二十五于人家,松房百尺临湖赊。谷口风来低竹合,船头月过小桥斜。

  云散月明常照堂,青门柳影带黄光。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全诗写的是苏轼在中秋赏月的情景。他站在高台之上,远观群山千峰,近观湖面皎洁的月影。诗中“云散月明常照堂,青门柳影带黄光”一句暗示着赏月者的欢愉和团聚之感。

  在构思该诗时,苏轼特意选用较为抒情的句式和语调,将赏月者绝妙的观景经历融入其中,同时也抒发了对抒情意境的追求。

最后的总结

  《对月》和《高台对映月分明》两篇古诗词很好地诠释了中国人对于中秋节的思维和表达。在中秋佳节中,无论我们身在何处,都可以随时随地聆听月亮的呼唤,感受古人祭月、赏月的情怀。

  中秋团圆之际,祝愿世界和平,福泽人间。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