藐的拼音和意思
藐的拼音和意思
拼音:miǎo
部首:贝
笔画数:12
结构:左右结构
字义来源:“藐”这个汉字由“艹”(草字头简化为“?”)和“秒”(简化为“秒”)组合而成,在古代汉语中有着丰富的含义。
藐的基本解释
“藐”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频率并不高,但在古文或者正式文件中偶尔可见。它的主要含义包括:
轻微,微不足道:常用来形容事物的重要性或影响力很小,如“藐视”,即轻视、看不起的意思。
远,久远:在描述历史或时间跨度时使用,例如“藐兹”,意指遥远的过去。
藐小:形容体积或重要性很小。
藐在古文中的应用
在古代文献中,“藐”常常用来表达一种谦卑的态度或是对事物的一种评价。例如,《左传》中有云:“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 其中的“不堪”可以理解为“藐视”规则或标准。
藐的成语与典故
“藐”还出现在一些成语中,如“藐视一切”,意思是看不起所有事物;“藐然不顾”,表示对事情毫不在意的态度。这些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人的态度或行为。
藐在现代语境下的使用
虽然“藐”在日常口语中较少出现,但在某些特定场合,如法律文书、学术论文或是文学创作中,它仍然会被使用到,以增添语言的庄重感或是强调某种情感色彩。例如,在批评某些行为时可能会说“这种行为是对自己人格的藐视”,这里就是用了“藐视”的意思来强调对人格尊严的不尊重。
最后的总结
“藐”是一个多义词,它根据上下文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含义。了解这个字及其相关词汇的意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汉语中的古语元素。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