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人拼命努力的成语.docx免费下载(word版可打印)
焚膏继晷:形容人拼命努力的成语
在汉语的长河中,有许多生动形象的成语,它们不仅浓缩了古人的智慧,还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焚膏继晷”便是这样一个富有表现力的成语。这个成语出自《庄子·逍遥游》,原句为“朝三而暮四”,后被误解和演变成为“焚膏继晷”。实际上,“焚膏继晷”的正确出处应是唐代韩愈的《进学解》:“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它用来形容人们为了达成目标,夜以继日、不辞辛劳地工作或学习。
昼夜不舍的努力象征
“焚膏继晷”描绘了一种非常态的工作或学习状态,即通过燃烧灯油来照亮夜晚,以便继续白日未完成的任务,直到天明。这种做法在古代是十分艰辛的,因为当时的照明条件远不如今天,持续点灯需要耗费大量的灯油,这对普通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然而,对于那些怀揣梦想、追求知识的人来说,这些困难都不足以阻挡他们前进的脚步。他们愿意牺牲休息时间,甚至健康,也要全力以赴地向着自己的目标奋进。
现代社会中的应用与体现
虽然时代变迁,但“焚膏继晷”的精神并未过时。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中,许多人依然保持这样的拼搏精神。科学家们在实验室里争分夺秒地进行研究;创业者们为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常常加班加点;学生们为了考上理想的学校,也必须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尽管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得我们不再需要真正点燃灯油来延续日夜,但那种为了实现理想而不惜一切代价的精神,却是跨越时空的共鸣。
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对于个人而言,“焚膏继晷”的态度有助于加速成长和进步。当一个人能够长时间维持高强度的学习或工作效率时,他将更有可能突破自我极限,获得意想不到的成果。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过度劳累也可能带来负面效应,如身体疲劳、心理压力增大等。因此,在提倡勤奋刻苦的我们也应该注重劳逸结合,确保身心健康。
最后的总结:传承与发扬
“焚膏继晷”所代表的那种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学习和实践。无论是在学术领域还是职场生涯,只要我们能秉持这份执着与热情,就一定能在各自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我们也应当合理规划时间和精力,让“焚膏继晷”的精神在新时代下发挥更大的价值,既成就事业,又享受生活。
本文是由每日作文网(2345lzwz.com)为大家创作
点击下载 形容人拼命努力的成语Word版本可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