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瑞卿的成长小故事
罗瑞卿同志从青年时代起就投身革命,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建立了光辉业绩。
1926年,他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在大革命失败后的白色恐怖中,他不怕坐牢,不怕杀头,一心跟党走的信念更加坚定,于1928年10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在上海从事党的秘密工作。
1929年,党中央派他到苏区从事武装斗争,先后担任红军大队长、团参谋长、纵队参谋长、纵队政治部主任、师政治委员、军政治委员,参加了古田会议和中央苏区反“围剿”作战。他坚决拥护和贯彻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正确路线,为红军的发展壮大作出了贡献。在二万五千里长征中,他任红军先遣队参谋长、军团政治保卫局局长、方面军政治保卫局局长等职,在极端艰险的情况下,出色地完成了保卫毛泽东主席、保卫党中央安全的任务。
1936年起,他任红军大学和以后的抗日军政大学教育长、副校长,坚决贯彻执行毛主席制定的教育方针,辛勤工作,尽心竭力,为各抗日根据地培养、输送了大批优秀军政干部。
1938年,在毛主席的直接指导下,他撰写了《抗日军队中的政治工作》这一重要着作,向全国介绍了人民军队的政治工作经验。
1939年7月,他根据中央决定,率领抗大总校向晋东南挺进,历时半年,行程1500多公里,突破日伪军多条封锁线,胜利地把培养抗日干部的大本营扎在敌后根据地,增强了敌后抗战的力量。
1940年起,他任八路军野战政治部主任,参与了“百团大战”的组织指挥。在转战太行山区期间,深入部队调查研究,总结抗日游击战争政治工作经验,对八路军政治工作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解放战争时期,他先后担任晋察冀军区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晋察冀野战军政治委员、华北军区政治部主任兼第十九兵团政治委员等职,在正太、石家庄、太原、平津战役中,坚决贯彻党中央、中央军委的战略意图和战略决策,积极领导部队的思想政治工作,鼓舞官兵战斗士气,对国民党军队展开强大的政治攻势,为战役胜利立下了功勋。
新中国成立后,罗瑞卿同志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为国防和军队建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任公安部部长、政务院政治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公安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等职务,在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加强对敌斗争和治安管理,建设一支忠于党、忠于人民的政法公安队伍等方面都有重大建树。
1959年4月,他任国务院副总理,同年9月又兼任国防部副部长,中共中央军委常委、秘书长,总参谋长,后又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国防工业办公室主任。
1962年9月,罗瑞卿同志在党的八届十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周边环境,在党中央、中央军委的领导下,他坚决罗瑞卿和陈赓指挥作战贯彻党中央、中央军委的决策指示,参与组织战备,指挥保卫国家海、边防作战,为扞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作出了重大贡献;积极进行战略谋划,加强部队思想政治工作,参与领导发展尖端武器装备,组织实施全军群众性练兵活动,有力促进了部队的全面建设和战斗力的提高。“文化大革命”期间,他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进行了坚决斗争,虽然遭受残酷迫害,依然宁折不弯,坚信党和人民的事业一定会胜利。
1975年8月,他被任命为中共中央军委顾问。1977年8月,任中共中央军委常委、秘书长。他积极支持和参加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讨论,旗帜鲜明地反对“两个凡是”,全力协助邓小平同志领导军队的整顿工作。他不顾病痛,以废寝忘食的精神积极为党工作,为清除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对军队建设的影响,为恢复和发扬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军队的拨乱反正和各项建设发展,倾注了全部心血。
罗瑞卿同志对党忠诚、矢志不渝,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他投身革命后,历尽艰险,百折不挠,在各种严峻考验面前,始终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他党性坚强,胸怀大局,始终维护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坚决同一切危害党和人民利益的行为作斗争。他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赤胆忠心,忘我工作,始终保持旺盛的战斗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把自己的一切献给了党,为共产主义事业不懈奋斗了一生。
罗瑞卿同志坚持真理、实事求是,具有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他常说,学习马列着作和毛主席着作,目的是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他始终坚持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人民军队建设的实际相结合,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坚持实事求是,反对教条主义,善于抓住主要矛盾,注重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对工作抓不出成效不撒手。他一贯坚罗瑞卿和朝鲜人民军战士合影持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学风,为我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罗瑞卿同志文武兼备、勇于开拓,具有杰出的领导才能。他长期担任重要岗位的领导职务,有时身兼数职,无论在革命战争年代领导军事教育、作战指挥、政治工作,还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担任党、国家和军队的重要领导职务,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善于从感性到理性,进行认真探索和总结,运用典型指导工作。他既是优秀的政治工作领导者,又是优秀的军事指挥员,他的革命实践活动特别是在军队政治工作方面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探索,为人民军队建设和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丰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