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关于《人是机器》的读书报告

化学课程与教学论 学号:20100822 姓名:来玲玲

法国J.O.拉美特里的著作。作者因出版《心灵的自然史》一书被迫流亡荷兰时写成,1747年匿名发表。拉美特里根据大量医学、解剖学和生理学的科学材料,证明人的心灵状况决定于人的机体状况,特别着重证明思维是大脑的机能和道德源于机体的自我保存的要求。《人是机器》假定一切生物都具有所谓“运动的始基”,它是生物的运动,感觉以至思维和良知产生的根据。书中明确指出,运动的物质能够产生有生命的生物、有感觉的动物和有理性的人。公开表明唯物主义和无神论的立场,驳斥心灵为独立的精神实体的唯心主义观点,论证精神对物质的依赖关系。《人是机器》在自然观、认识论、社会历史观、无神论和伦理学等许多方面还提出一系列后来为其他法国唯物主义者进一步发展了的思想。它是18世纪法国第一部以公开的无神论形式出现的系统的机械唯物主义著作

这本书刚开始读时很难读下去,因为还不太习惯国外学者的思维方式表达技巧。后来读着读着渐渐佩服作者的机智的话语,严谨的思维。全文主要围绕人是机器这一观点进行论证。由于学识有限,我仅仅就文中的某些观点表达一下自己的看法。

按拉美特里的观点,心灵依赖于身体,是肉体的一部分和原动力,因而都是由物质造成的,都服从于机械运动的规律。人的身体是一架钟表,不过是一架巨大的、极其精细、极其巧妙的钟表。人生而具有智慧和一种敏感的道德本能,而又是一个动物。作者认为人的思想、性格、品质、心灵都与身体、人体这架机器的运行状态有关。

作者认为健康的身体是一切事物的基础。美丽的心灵、伟大的意志,只有在身体条件允许它的时候,才能发生作用。为了保证心灵的健康,常常是保证身体的健康。这种说法虽然不能让所有人认同,但谁又能否认作者所言也极有一定道理?

“尘土的心灵”——“管他的心灵是个什么起源呢,如果这个心灵是纯洁的,高尚的,崇高的,它就是一个美丽的心灵,它就使任何赋有它的人都很可敬。”

作者强调想像的作用和地位,认为想象就是心灵,因为它起着心灵的所有作用。由于想像作用的生动的笔触,从而使理性的冰冷的骨骼得到了活跃的鲜红的血肉。

作者认为行善、知恩、感恩可以给我们带来快乐和满足,对于那么罪行累累的人,内心的不安、良心的谴责已经惩罚他们。

除了这些,我觉得书中值得肯定的是:

关于动物,作者认为动物和我们人类一样有着同样的情感,同样的痛苦,同样的欢乐。但有些时候我们人类比一些动物还野蛮、凶残、蹂躏他人,肆意发动战争。作者认为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尊重。人与人、人与动物都应该尊重自然规律。

作者认为从自然得来的品质才是可贵的品质,并不是经过不断地反思和努力得来的才能才是有价值的东西。我们只是凭借自然,才有可贵的品质,我们之所以是我们,一切都是自然之赐。不管什么是美德,也不论它是从哪里来的,都是值得珍惜的,问题只在于善于节制和利用它。我们人类应该敬仰自然,因为我们的一切都是自然之赐,自然的法则不可磨灭!

作者强调教育的重要性,认为教育是仅次于机体组织的第二美德。认为只有教育才能把我们从动物的水平拉上来,最终使我们高出动物之上。教育可以改变一些人的坏习惯。

作为一位学者,作者反对笛卡尔,但他也同时认为假如哲学的领域里没有笛卡尔,那就和科学的领域里没有牛顿一样,可能是一片荒原,因为笛卡尔把动物的性质认识清晰了,他第一个完满地证明了动物是纯粹的机器。这是作者所赞同和钦佩的,从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学者的高尚情怀!现在我们的许多学者由于一己之私,利用媒体网络大肆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诽谤,简直一点学者风范都没有。我们广大群众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学会明辨是非,而不能人云亦云!做别人的“刽子手”!

我个人认为书中也有一些观点有失偏颇:作者认为想象不仅适于艺术,同样科学也离不开它。这是对的,但是他把那些思想家、科学家的成就都归功于想象作用,我觉得有些夸大了想象的作用。同时作者对聋子、先天盲人、白痴、疯子等丧失想象能力的人,则隐含有轻视的态度,认为“只有躯体而没有精神的人,是没有资格在野兽之外自成一类的”。我不赞同这种说法!还有作者认为美德和憎恶可以从父母传给儿女,无疑,人的发展有遗传因素的影响,但倘若将其认为是影响我们每个人发展的唯一因素,则忽视了后天的环境、自身努力等方面的作用。

总之,在那个年代,作者拉美特里敢于站在无神论、唯物论、从人是机器这一观点重新审视我们人类、社会的一些道德现象、自然的发展等,我觉得是思想界的一朵绚烂的奇葩!以上就是我个人的一点小小看法!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