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三用”驻村第一书记

“乡头村头田头地头苦头甜头样样在心头,国事家事大事小事难事易事默默去行事。”这是朋友在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郁山镇铜锣村驻村第一书记黄培华的微信公众号上写的一幅对联,写的是他的驻村工作。这幅对联是黄培华用心用情用力当好党组织的信息员、村干部的协调员、老百姓的勤务员的有力“助推器”和最好“见证者”。

——用心谋,当好党组织的参谋员

驻村驻心。2021年5月7日,重庆繁盛机电技术进出口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董事黄培华,受重庆对外经贸集团推荐、市委组织部派遣,作为市农业农村委帮扶集团的一员,入驻郁山镇铜锣村任第一书记。下沉到农村后,他甩开膀子、卷起裤腿,将一颗真诚的心也驻下来,通过谋规划、谋支持、谋转变,在组织振兴方面初见实效。

谋规划。为上情下达,尽快调研村情、编制规划、引导方向,黄培华遵照组织“吃在村、住在村、干在村”的三要求,迅速沉入幅员10平方千米的山山岭岭间,开始对664户、2860人进组入户走访。每到一个组,他就通过面对面说、院坝会讲、一对一沟通等方式,向村民们传达党的方针,宣传上级政策,了解脱贫情况,掌握富民动态。扎根铜锣四个月,他不仅摸清了铜锣的村情,了解了民意,还对种植、养殖、外出务工三大产业了然于心。8月底,黄培华立足本村秉赋实际,着眼长远发展,主笔高质量编制了《铜锣村2021-2025年乡村振兴规划》,列出43个村级发展项目,为铜锣的乡村振兴标注了“路线图”,列出了“时间表”,成为了村民们发展致富的“指南针”和“定盘星”。

图1:黄培华入户走访了解群众生活现状

谋支持。为下情上报,他经常独自一人开车到老百姓家中走访交流,通过和老百姓当面沟通、微信群聊等方式,充分掌握社情民意;通过个人公众号“黄硕视点”刊发《致天南地北铜锣人的一封信》、微信公众号评论留言等多种方式收集百姓对党的呼声和要求,做到知己知彼。针对公路修通多年不能硬化等老百姓“急难愁盼”的问题,一方面正面解释梯次推进;另一方面积极向有关部门争取支持。一年多来,他通过向派出单位、镇县部门等口头和书面汇报工作,争取了市县有关部门负责人到村指导工作。同时,他还积极制订方案争取项目,目前,冯家坝河道整治、人居环境美化、冯(家坝)天(星池)公路和山坪塘等大项目有望落地建设。

谋转变。初到村不久,个别村干部对他安排的“打扫卫生、打印材料、打开座位、打起精神、打从内心”对待每一位检查指导人员的要求不以为然。黄培华便以每月一次的主题党日为契机,将其当成转变党员干部思想观念的党课。他牵头党建引领,强化基层基础,灵活开展学习、“三会一课”,申请派驻单位支援数字投影设备,解决电教手段,精心策划活动,活跃学习形式,吸引党员参与,使党建工作呈现出软件不软、硬件更硬的态势。通过一年的办文、办会、办事培训,干部素质也整体有了质的提升。为开阔村组干部眼界,他要求每位干部上知党情、下接民心,扑下身子、沉下心来;组织外出学习考察,转变基层干部等靠要的思想,改变了基层干部“思路打不开、手脚打不开,情面打不开”的被动局面。他全程参与并顺利完成了村、组干部换届,选齐配强了带领群众致富的五位引路人;还充分发挥乡贤五老等力量,推动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用情促,当好村干部的协调员

驻村用情。一年多来,黄培华总是把“脚下沾满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作为座右铭刻在心尖,秉持一片诚心,怀着深厚的驻村感情工作,通过优才助力、修建廊桥、谱写村歌等,促进村支两委在人才振兴、文化振兴方面迈开了坚定的步伐。

促人才。2021和2022年高考结束后,得知考上大学的部分学生家庭经济不宽裕的情况后,黄培华多方争取集团领导、身边朋友以及村里乡贤的支持,共募集资金17万元,设立“铜锣村乡村振兴优才助力计划”为43名山村大学生学习助力,探索出一次性奖励和全过程资助相结合的乡村振兴助学方式。村民们高兴的说:“黄书记这样帮助农民子弟上大学,以后村里的人才一定会越来越多”。这件事也得到新华网、人民网、央广网等十多家国家权威媒体和地方媒体的广泛宣传,对郁山镇铜锣村提供了强大正面宣传,对营造乡村振兴人才环境起到了积极作用。此外,他还利用个人资源帮助村里大学毕业生就业,为2名小学生捐款捐物3000多元。

图2:2021年8月30日,黄培华通过所在单位筹资13.5万余元,启动实施乡村振兴优才助力计划

促旅游。在136户562人的五组走访中,黄培华了解到村民们闲时都喜欢聚在村里一座桥上拉拉家常,但桥上却无凳可坐。为解决村民乘凉聊天、外地游客观光游览的双重问题,他向帮扶单位重庆对外经贸集团争取捐款30万元,镇政府支持17万元,规划建设了一座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铜锣风雨廊桥。今年7月下旬,这座标志性的建筑已竣工迎客,成为了村民纳凉沟通的好去处和外地游客打卡的必去点。当地老百姓对此纷纷赞叹不已,将它称为“顺民心的民心工程,得民心的放心工程、满民意的文化工程。”

图3:铜锣风雨廊桥

促文化。驻村一年多时间里,黄培华了解到很多村民自改革开放外出打工后就很少回村,家中年迈体弱的老人两地分居,两代思念。于是,爱好广泛的他,在耳濡目染中深情填词为村写作了一首《铜锣恋歌》,还自掏腰包2万元,邀请著名专家到铜锣采风、为铜锣谱曲,邀请重庆著名音乐人为铜锣编曲,邀请一线专业演员演唱,邀请行业专家专门为村录制了一首MV。“有一个美丽的地方,日夜叫人念想,那里山清水秀,住着我年迈的爹娘……”“有一个幸福的地方,时时叫人向往,那里乡村振兴,住着我未来的梦想……”。这首铜锣人的村歌,文词走心、旋律优美,被央广网、凤凰网等挂网传播,被作为乡村振兴典型歌曲在民间传播。

2021年7月被彭水县委授予优秀基层组织的铜锣村,正在黄培华的倡导下,聚焦乡村振兴塑形铸魂的要求,围绕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采取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创新开展以“一面铜锣敲响‘地域文化’、一座院落传承孝亲文化、一架廊桥承载历史文化、一曲村歌颂唱乡村文化、一支队伍活跃群众文化”的“五个一”活动,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找回“乡愁”记忆,用文明之风滋润美丽乡村。

——用力抓,当好老百姓的勤务员

驻村出力。黄培华在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过程中,发展产业、整治环境、支持民生,在产业振兴、生态振兴方面,为村民办了不少实事。

抓增收。黄培华深入扎实开展“两不愁三保障”巩固情况“回头看”,建立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稳定兜底救助政策,加强对低保对象、残疾人员、重病特困人员的重点帮扶。全村119户360名脱贫人口,没有出现返贫现象。在他的帮扶下,4户监测户退出动态监测,4户进入最低生活保障体系,2户纳入监测对象。为帮助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村民增加收入,黄培华着力在派出单位和铜锣村之间搭起一座连心的桥梁,邀请集团所属企业赴村开展消费帮扶,购买农户生猪、牛羊、鸡蛋、擀酥、三香等农副产品10余万元,为农民实实在在增加了收入;着力扩大村级集体经济经营范围,发挥红薯窖储藏种薯,村级集体经济赢利近10万元。

抓环境。一年来,黄培华遵循“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不断强化“五大振兴、四生同步、三园同在”的发展理念,助力全村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升级改造村组电网线路;协助硬化6.8千米公路、水磨便民服务中心院坝。助力盘活红薯产业基地,储藏薯种繁育,延伸品种供应链;探索两季红薯技术,打造红薯产业链;重视红薯后端加工,拓展产品效益链思路更加成熟。2022年,已争取全国甘薯新品种对比试验展示基地落户铜锣;依托市农科院和西南大学等科研机构,实地组建专家工作室,培育适合彭水产业大县的紫薯、菜薯、食用薯、淀粉薯等,大力提升科技示范影响力。目前,铜锣葵园成型,便民服务中心附近花带竣工,农耕体验园启动,儿童游乐园对外开放,人居环境正在逐渐改善。

图4:黄培华组织村组干部送水30余车600余立方,为红薯基地送水、浇水

抓民生。黄培华以力所能及的方式帮助村里解决民生实事。始终严密抓好防疫接种,用个人车辆接送年老体弱者接种疫苗300多人次,全村3岁以上村民应接尽接新冠疫苗。对接争取彭水县司法行政系统党史学习教育暨法治助力乡村振兴现场会在铜锣村召开,赢得经费2万元,添置了法治调解室办公设备。今年秋旱,他与村组干部一起给村民送水480多立方。他还经常与村民交朋友、拉家常、谈发展,并自筹资金5000多元帮助10多位村民解决他们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一年多来,黄培华往返于300多千米的城头村头,行程4万余千米,换了4个轮胎,修理3次车辆,经历多次惊险,没有向村报过任何费用,没有向人诉过苦衷。他克服妻子多病、女儿高考等困难,开展4次大走访,掌握全村重要信息,写满7本民情日记,与村民建立了深厚的鱼水情谊,出色担当了乡村振兴工作中党组织的信息员、村干部的协调员、老百姓的勤务员角色。

黄培华说,朋友的对联,是对驻村第一书记这个角色的认同,是对驻村工作的理解,是对驻村干部最大的精神鼓励。他会坚持“乡头村头田头地头苦头甜头样样在心头,国事家事大事小事难事易事默默去行事”。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