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早来晚来早晚得来”,对联是如何成为一种中国民俗的?
对联是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同时它也是一项非常有趣的中国民俗,又因它的内容雅俗共赏,所以不管老老少少的中国民众对它都极其喜爱。而火葬场又与死亡挂钩,从古至今,我国对于死亡都抱着十分敬畏、沉重的心理。
而有趣的对联与沉重的死亡相撞,又不知会发生什么奇妙的化学反应,有一家火葬场就出了一副让人觉得倍感不自在的对联:“早来晚来早晚得来,先到后到先后全到”。
对联又被称为对偶、门对、春联、对子、桃符、楹联等等,在其中又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而被叫做楹联。对联是我国古代一种独特的对偶文学,具有中国古人所追求的韵律美,一般都是由人们写在纸、布上或者直接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
对联是中文汉语语言系统中的独特艺术形式,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对联都普遍地应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论是在人山人海的名胜古迹还是不起眼的市井间巷,处处我们都可以会发现对联的踪迹。
甚至早在2005年的时候,就已经把对联习俗列入了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中。对联的习俗在全球存在有华人的地方,甚至是在全世界有人使用汉语的地区,以及与汉语汉字文化有一定渊源联系的民族和文化之中,传承、流播,这无疑对于弘扬与发展中华民族文化有着重要的作用。
对联历史悠久,它开始于五代时期,在明清兴盛发展,它的历史距今已经有一千多年了,早在秦汉以前的时候,中国民间过年就已经开始有了悬挂桃符的习俗,所谓桃符其实就是指对联的前身。
到了五代十国时期,人们就已经开始把联语写在桃木板上了。根据记载,五代后蜀主孟昶,他就曾经趁着除夕到来时,命令学士大臣们作词写上对句,写在桃符上,以此来考校他们的才华。可是最后孟昶对学士们写的词句都不满意,于是他便自己写了一句,放在寝门的左右两侧。
它便是:“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也是我国有记载的正式的第一副对联。
对联的两大直接源头是魏晋南北朝的骈文与唐代的律诗。对联在其自身发展变化过程中,也是在不停地改进发扬的,它逐渐吸收了许多其它文学的优点,比如古体诗、散文、词曲等等的特点。因此就现在而言对联的形式是十分多种多样的,它发展了许多不同且有趣的句式,就比如律诗句式、骈文句式、古体诗句式、仿词曲句式等等。
不同句式有着不一样的要求,有点对仗要宽松些,而有的就要严格些。其中对联以律诗句式的平仄要求最为严格,而古体诗句式的对仗要宽松些,只有对句末平仄是有要求,没有一定要求其他位置平仄相对。
对联的作用很广范,人们往往在结婚、开业、丧事、祝寿等等人生大事上以及言志、劝勉等等方面来说,都非常喜欢使用对联来表达感情。所以因为作用用途的不同,对联的类型也十分丰富多样,主要有这七种:
第一种就是使用最多,几乎人人都会使用的新年专用门联,春联。举个例子:“杨柳吐翠九州绿;桃杏争春五月红”。
第二种是在当人们寿诞、婚嫁、乔迁、生子、开业等等,发生了喜庆事的时候用以祝福他人的贺联。其中的贺联又可以细分为喜联、寿联等等。
第三种是用来哀悼死者时的挽联,常常用于灵堂中。第四种是赠联,顾名思义,这是在颂扬或劝勉他人时,赠送给他人的对联。第五种是写给自己的,它是在自我勉励时可以用到的自勉联。第六种是行业联,一般是由不同行业贴在大门上或者在店内使用。最后一种就是言志联,它可以道出自己的志向。
其实最让人了解的还得是春联,相信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贴过或写过春联。春联也象征着喜庆欢乐。每到春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寓意过年、新年,增加节日气氛,看起来非常喜庆。
在古代,贴春联最主要的作用是辟邪,从传统意义上来说,春联寓意着吉祥如意,象征着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期待,关于添丁兴旺、年年有余之类的吉祥字眼,总是会让大家更为偏爱一些的。而我们现在在春节之所以贴春联,更多的还是为了抒发自己的美好愿望,尊重传统,以及保佑一家人在新的一年里,能够平平安安,阎家幸福。
关于春联的故事有很多。其中,最早也最广为人知的故事应该就是驱赶年。在很久很久以前的一个小村子,小村子旁边的山上有一头怪兽叫做年,每隔一年都会跑下山,挨家挨户的去吃人。每到这一天到来之前,人们都会拖家带口的跑往别处躲起来,希望自己不要被年吃掉。
有一年,到了年快要下山了的时候,来了一位老人到小村子里。老人家告诉村民们,只要大家在家门前贴上对联和春桃,并且在年下山的那一天放鞭炮年就会被吓到,不会再来吃人了。人们按照他说的做了,从那以后,年再也没来过小村子,于是人们就把这一天叫做除夕。
对联不仅仅是一个文化遗产,更是一种特殊的祝福。在一些地方,老人们总会把这一年的愿望或者是还没有达成的目标,写成对联,用对联的形式贴在门口,激励、警示自己。
更何况自己写对联,自己写福字,这都有着浓浓的年味。不过现在大多数的对联都是从市场上购买或者请专业的人写,很少有人能提笔上阵自己写春联了,更别说自己作一副对联了。
史铁生认为,死亡从来都不是一次性完成的。最有理的便是司马迁,他也认为死有轻于鸿毛也有重于泰山之分。某个非洲的部落计算年龄是以60岁为基数倒数,当数字变成零,就是你的生命配额用完了,剩下的时间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属于神的恩赐。
爱基斯摩人对于死亡的认知就更加简单了,他们觉得人的每一次睡眠都是一次死亡,睡醒了就是一次新生,这是每天都要经历的,所以彻底的死亡不过是陷入了永久的睡眠而已。
秦始皇修建庞大神秘的帝陵,相信死亡后可以到达另一个世界,期望能够带着这么多的兵马涌去到那里征战,重新成为千古一帝;埃及法老修筑永恒的金字塔,也只是希望能够死后复生,重返人间,再次执掌帝国。
不少书中都曾提到过,人之所以害怕死亡,其实害怕更多的不是死亡本身,而是人本来就对死亡存在着恐惧,因为人对未知总是恐惧的,这是人面对未知事物的恐惧。从古至今,不知有多少帝王都在追求着长生不老不死,而西方的吸血鬼、东方的僵尸,这些不都是古人期望长生意愿的强烈体现吗?
但所有人都应该明白,世间万物都是公平的,一切都是必须要付出代价的。生与死其实都不可怕,可怕的是在生命的过程中的做毫无意义的事情。
在大多数的时候,不管是哪里,葬礼都是一个十分盛大且重要的事情。尤其是在农村中的葬礼,自有一套烦琐的仪式和无法言说的禁忌。头七天停棺要守灵时,不能被猫一类的动物冲撞了;抬棺的人起棺之后便不能着地,因为落地生根,一旦停下,逝者的魂魄也就留在原地,走不了等等。
葬礼其实不是给逝者看的,是给活着的人看的,葬礼让活着的人记住死亡。不管活着的人对于死亡、对于逝者心怀什么样的想法或者是目的,总归都是要披麻戴孝的走上这一趟。这是源于血缘的必须,也是属于死亡的尊严。
人死了以后都会被埋葬,而坟墓就是可以埋葬逝者的地方,只要有坟墓,活着的人也便不会觉得孤单,无论心中有多少悲痛或者话语,人们可以用一个坟墓来埋葬过往。
在人逝世了之后,火葬也属于是安葬的一种方式。火葬与过去传统的观念有着很大的冲突,在传统观念里正所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身体头发都是不能随意破坏的。在我国古代传统中,对于逝者也有一番讲究、理论,比如死者为大、落叶归根等等,所以就算是尸体也必须保留完好,不能随意损坏。
电视剧《少年包青天》中就有这么一句非常经典的台词:“尸体是会说话的”。因为每一具尸体都会诚实又完整地记录着逝者的一生,从生到死。而从着装、身材、面容、伤病等等每一个微小的细节之中,都可能窥探出逝者藏于心中的一个故事。人们的尸体留下来了,灵魂却离开了身体,这就是死。
但无论是活着还是死去都应该保持尊严,所以不管尸体成了什么样,活着的人都要为他做一番工作,为逝者殓容。
而当对联真的与死亡结合在一起,一家火葬场是这样写对联的“早来晚来早晚得来,先到后到先后全到”。这是一个非常简洁且典型的实用型对联,实用性对联不仅可以用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还可以看出对联的用途,增加了对联的实用性。
这样的一幅阴间对联挂在火葬场的门口,既符合对联文化与火葬场地方的特殊又满足人们对于生死的价值观,这幅对联确实可以说是与火葬场十分的相得益彰,恰到好处。
上联“早来晚来早晚得来”,短短只有八个字,意思就已经十分清楚了,几乎可以囊括每一个来到世间的人的最终结局,人活了百年,终究都是有一死的,没有人可以避免,任何人都无法超脱之外,这就是自然的法则规律。
其实生活中有很多人都害怕死亡,的确,如果能不死的话,谁不想活着呢?不管你对死亡的态度是怎么样的,不论好坏,死亡如期而至。当牛头马面或者死神来临的时候,火葬场或者与之职能相关的场所就会不可避免地被人们提起,人生在世或早或晚,都只有短短数十载。
这幅火葬场对联的上联可以让每一个人都认识到死亡其实就只是是人生的必经之路而已,不必太过担忧,它提醒了我们,要珍惜时光,享受人生的每一分每一秒。
上联这么揭示人生道理,直击人心,下联就更加厉害了。下联“先到后到先后全到”更是直接揭示了在这个世界上,不论是谁,每一个人最后都会去到死亡的终点。这句下联与上联十分配对、堪称绝对,只不过意思都有些沉重与悲伤,让人看了便觉得不自在,心中很是不舒服。
举报/反馈